“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因丈夫“無能”,隨手寫下一首詩,丈夫看完羞愧難當(dāng),第二年就死了!這首古詩卻流傳了千年,絕了....... 1101年,18歲的李清照嫁給21歲的趙明誠,門當(dāng)戶對,才子佳人,兩人興趣愛好相通,可謂珠聯(lián)璧合。 婚后,他們兩也過了一段時間神仙眷侶的夫妻生活,李清照更是抒寫了一首“銷魂詞”主動向丈夫?qū)g,名為《丑奴兒·晚來一陣風(fēng)兼雨》: 晚來一陣風(fēng)兼雨,洗盡炎光。 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意思是:晚上了,我彈過了琴,換上薄薄的輕紗,對著銅鏡淡掃蛾眉,輕點朱唇,絳紅薄綃輕紗,玉骨冰肌,若隱若現(xiàn)......這引誘之意,哪個男人能受得了? 這一首詞雖然有一些些兒“露骨”,但是也真實得有情又有趣。 而,當(dāng)趙明誠因公外出之際,她也會像普通女子一樣翹首以盼,期待著夫君的歸來。 《點絳唇》中寫道:倚遍欄桿,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就在描寫自己對遠方丈夫的思念。 然而,他們的幸福生活只維持了10年,現(xiàn)實帶給李清照的煩惱,卻不僅僅是離愁別緒這么簡單。 公元1127年,北宋王朝在金國鐵騎面前瞬間土崩瓦解,國家陷入一片混亂,各地叛亂開始激增,李清照的生活也再無安穩(wěn)可言。 直到1129年,身為寧州知府的趙明誠,在叛軍入城時,不但沒有堅守崗位指揮叛亂,反而用繩子翻越城墻上逃跑了?。?! 事后,趙明誠因此被革職,而李清照雖未女子卻也有滿腔的愛國情懷,她替丈夫臨陣脫逃的行為深感恥辱。 當(dāng)他們夫妻逃難至烏江岸邊時李清照百感交集,隨口吟誦出了《夏日絕句》: 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全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連用三個典故,可謂字字珠璣,字里行間透出一股正氣,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涌出來,震撼人心。 在外人看來,這首絕句是李清照在追思西楚霸王,而當(dāng)時在李清照身邊的趙明誠卻深知,這是妻子在諷刺自己的“無能”,埋怨自己棄守江寧,趙明誠聽了,羞愧難當(dāng),從此郁郁寡歡,不久染病身亡。 從此,李清照獨自一人在南方漂泊流離,但依然心系家國:“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p> 可見,李清照并不是一個“愛情至上”的女人,李清照的才華,李清照的家國情懷,李清照的膽魄骨氣,足以讓那個時代失色,風(fēng)流無二。 李清照的才華、氣度、修養(yǎng)還有性情,都達到了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也注定了她一生注定要痛苦,要孤獨。陪伴她終老的只有詩詞,而不是男人! 為此在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一詞中,她寫盡了一生的委屈,從而使得這首詞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樨花。 本在鬧市,卻不得不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她的孤獨,可想而知。 她的詞是來自生活當(dāng)中,我覺得這是她最成功的地方,尤其是對于女性的文化生活,她很直接地把它們描述了出來。反映在封建禮教統(tǒng)治下,人們對愛情的熱烈追求,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受到挫折時的悲愁與哀怨! 這本《李清照詞傳》中了李清照所有的詩,可說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開的,從開始的情仇,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淪陷的國仇。 這紛繁的愁緒令她一步步地邁上了文學(xué)的圣殿,真可謂萬古愁心! 曾經(jīng)有很多人問我,現(xiàn)在都21世紀(jì)了,還讀這些古詩詞有什么用? 當(dāng)然有用,語言最高的境界就是詩詞,它是對語言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是最美的語言表達。 清照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來源:海峽新干線)#歷史##歷史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