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平平,本名王志平,80后女子,定居湖南長沙。 從小癡迷閑書,長大喜好書閑。 書閑即書寫等閑。生活愛情一世良人,枝繁葉茂四季常青。 個人微信公眾號:平日記(love13077388867)。 期盼您常在,共此細水長流。 愿內外兼修,以情為文,字為情生,以此動人,顏如心生。 個人微信號:pp13077388867。 愿您一生平平安安而不拘泥于平平淡淡。 01 從上周三到今天,小朋友上幼兒園,整整一個星期了。 媽媽的感覺是:這娃,適應得很不錯。 是因為年齡偏大才入園的緣故嗎? 畢竟啊,小朋友都快四歲了,才正式上幼兒園呢。 今天早上,媽媽又送小朋友到了教室。 幼兒園的早餐是粥,饅頭,餃子和湯圓。 小朋友選擇了饅頭。 我跟老師說:平常在家,她不怎么愛吃饅頭的呀。 老師說:來幼兒園后,小朋友有可能會吃平時不怎么吃的食物呢。 小朋友端著饅頭走進教室,媽媽跟她說拜拜。 她淡定地跟媽媽說“拜拜”,自己進了教室,坐下來開始吃饅頭。 上幼兒園頭幾天,小朋友的打開方式是:第一天她完全沒哭,老師各種表揚。 第二天是爸爸和媽媽一起送她到幼兒園的,她哭了。 第三天是媽媽送的,她又哭了。 第四天,媽媽要有事,是舅舅送的,她沒哭。 之后,就沒哭過了。 今天,媽媽站在窗前,偷偷看了好一會。 小小的她,坐在小板凳上,邊吃著饅頭,邊左看看右看看教室里別的小朋友。 媽媽的眼淚就流下來了。 在家里和在外面,總歸是不同的。 她這么小,媽媽總是擔心父母給她的太不夠,怕她不開心,怕她不快樂,因為沒有給她最好的而心懷內疚,所以不能停止思考和努力。 可,走出家門,融入社會,這不是必經之路嗎? 我一直說這是必經之路啊。 過度的擔心,總不是太好的。 (奔跑吧,小妞?。?/span> 02 4月11日,上周三,小朋友第一天上幼兒園。 之前媽媽就問過她很多遍了:寶貝想上幼兒園了嗎? 小朋友:想上啊。 也是應該上了,小朋友的好朋友們,都上學去了。 早上起來,小朋友看著媽媽挑出來的衣服。 她說:我不要穿這件衣服。 她挑了一件她自己想穿的衣服。 然后說:我的衣服聽我的。 媽媽當然同意。 手牽手走在路上。 小朋友說:媽媽,放學回家后我可以玩一下我想玩的東西嗎? 媽媽:當然可以了啊,我們家什么都是你的。 小朋友:我們家什么都是我的,不對,花是媽媽的,爸爸是媽媽的,我也是媽媽的,我們家什么都是媽媽的! 哈哈,這小家伙! 那媽媽就照單全收了哈。 到了幼兒園后,老師建議小朋友先上小班,畢竟她還沒上過幼兒園。 媽媽覺得還是上中班好,小班的同學,跟她的年齡有差距。 于是就先上兩天中班試試看,如果適應得了就上中班,適應不了,就換到小班。 班主任老師說:小朋友第一天上幼兒園,還處在好奇的階段,所以不太會吵鬧,具體看接下來的幾天,她會表現得怎么樣。 離開后,媽媽還算淡定,因為媽媽總感覺有忙不完的事。 上午老師發(fā)了戶外活動的視頻給媽媽,跟著音樂動起來,小朋友有點生疏,卻并不木訥。 她跟著動得有模有樣的。 中午老師又發(fā)了小朋友吃飯的視頻過來,評價說:好乖,好聽話! 媽媽心里很是感謝老師的有心。 小姨和舅舅就不淡定了。 小姨跑去幼兒園看小朋友,發(fā)了照片和感嘆過來:今天剛看到悠寶,她馬上高興得大叫“小姨”,然后跟溪溪你摟著我,我摟著你,并排著走路,我一下子就眼眶都紅了…… 小姨說:悠悠說想回家,不想等媽媽來接才回家。 其實,小朋友早上跟老師也是這么說的。 爸比點評:沒哭就已然很不錯了。 中午兩點,舅舅也非得跑去看小朋友。 幼兒園里靜悄悄的,小朋友們午睡到兩點半。 我們家的小朋友,之前白天基本不睡覺的。 老師說:悠悠剛睡著,她玩了好久才睡著的。 媽媽和舅舅湊近看了看睡著的小朋友,然后悄悄地離開了。 晚上,爸爸媽媽問:幼兒園好玩嗎? 小朋友:好玩。 爸媽:明天還去嗎? 小朋友:不去了。 (上幼兒園第一天。爸爸一手牽著小朋友,一手提著小朋友的小被子) (第一天放學后) 03 上周四。幼兒園第二天。 早上,爸比和媽媽一起送小朋友去幼兒園。 爸比和媽媽稍微逗留了一下下。 爸比細心拍下了小班,中班幼兒作息時間表,發(fā)給了媽媽。 爸比和媽媽離開教室門口的時候,小朋友眼淚就開始了:我要回家…… 緊接著,老師抱住了她…… 沒一會,小姨打電話給媽媽:姐,剛才鄰居送孩子去幼兒園,看到悠寶大哭著要回家,老師哄都哄不住,鄰居還說她在地上打滾…… 媽媽淡定地說:這是一個過程,肯定得經歷的。 媽媽雖然沒有多優(yōu)秀,但畢竟,媽媽的經歷,也是可以寫一部書的。 順便想起一位友人說的:有故事的男人和女人都更有魅力,當然,有故事,并不代表不單純。 下午,舅舅和媽媽一起接小朋友去小姨家玩。 媽媽問起情況,老師說:就你們剛走的那一小會會,悠悠哭了一下下,很快就好了…… 媽媽一再感謝老師的耐心。 小朋友邊走邊唱:小么小兒郎呀,背著那書包上學堂…… 她一定要自己背著書包,不允許大人的幫忙。 媽媽在一旁看著直笑。 媽媽問:悠寶,你今天是不是在幼兒園又是哭又是打滾?。?/span> 小朋友:誰說的,我才沒在地上打滾呢,我只是哭了一下下而已。 而已,把媽媽和小姨都逗笑了。 小姨問:悠悠,明天還去上幼兒園嗎? 小朋友:去啊,好玩??! 小姨和媽媽感嘆:一轉眼,就是好幾年了。 小姨和媽媽說:時間過得真快啊。 媽媽說:四年算什么呀,不知不覺,四十年,都是彈指間的事,你看我們,不知不覺就過了三十多年了,也不知道做了些什么…… (媽媽忙的時候,舅舅接送。爸爸早出晚歸,基本沒空接送的。) (我看看桃子,長大點了沒有啊?。?nbsp; 04 上周五。第三天。 周四晚上,小朋友和爸爸一起看幼兒園發(fā)的教材。 爸爸不小心弄掉了書里的一個綠芽。 小朋友就一直說:你把書弄壞了,看老師怎么收拾你! 第二天早上,媽媽送她去上學的路上。 她一直跟媽媽說:媽媽,書被爸爸弄壞一點了,我都不好意思去和老師說! 媽媽:沒關系的,等下媽媽和老師說說,老師應該會原諒爸爸的,下次爸爸會很注意的哦。 到了教室門口,媽媽跟老師說這件事,老師說沒關系的,沒關系的。 小朋友卻頭越來越低,眼看著,眼淚又要出來了。 媽媽想老師都說了沒關系了,小朋友這是鬧哪一出?。?/span> 原來,她是知道媽媽說完了這件事,就會離開幼兒園,她就開始低落,開始哭了。 果不其然,媽媽要走的時候,她哭開了,說著“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老師又一次抱住了她。 媽媽躲在教室外面,想看看接下來她的情況。 不想,老師抱著她出來了,還說:來,悠悠,陪老師一起去打早餐,好嗎? 估計老師在轉移她的注意力,要她融入這個環(huán)境。 她也確實沒哭了。 媽媽感覺很放心,再次在心里感謝老師的不厭其煩。 然而,她看到了躲在門外的媽媽。 又是又哭開了。 媽媽只好趕緊撤了。 下午,爸比和媽媽因為有事,是小姨和舅舅先接的小朋友。 回家路上,爸爸媽媽:寶貝在幼兒園開心嗎? 小朋友:我在幼兒園不開心。 爸媽:?。繛槭裁?? 小朋友:因為要那么久才放學。 (無憂無慮) (早上,爸爸去上班,寶寶上幼兒園,媽媽呢,找工作) (周末,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舅舅一起) 05 這周開始,小朋友就沒哭鬧過了。 她的適應之快,讓我有點意外。 園長說:你不用擔心啊,這是一個過程。 我:當然啊,這是必經之路啊,我當然明白。 園長:都像你這么開明就好了,有的家長送孩子來,根本就不能理解孩子為什么要哭,不撒手,還要在幼兒園里守著…… 前天早上,媽媽要出去有事,所以是舅舅送她去幼兒園的。 媽媽問舅舅:你走的時候,悠寶哭了沒有? 舅舅說:沒哭啊。 下午媽媽接她的時候問:寶貝,今天早上舅舅送你上學,你沒哭吧? 小朋友:我沒哭啊。 媽媽:那爸爸媽媽送你去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怎么就哭了呢? 小朋友:舅舅不是我家的啊! 這小妞?。?/span> 晚上,小朋友跟舅舅討價還價:舅舅,要不你每天都送我上幼兒園吧。 舅舅:為什么啊? 小朋友:你送我,我就不哭,你不送我,我就哭。 嘿嘿。 (爸媽掌心里的最愛) (一片紅。花是紅的,衣服是紅的,媽媽想,希望爸爸的股市也是一片長紅) (吃個肯德基吧,但只能偶爾哦。) 06 昨天,小朋友跟媽媽說:要不今天我們不開車,坐公交車去幼兒園吧。 媽媽覺得可以試一次,于是開始找公交卡。 沒找到。 小朋友一個人笑噴了,邊笑邊說:公交卡又沒腳,怎么會跑啊,太有趣了吧…… 媽媽也笑了。 下午去接她,也不知道為什么,每次,在很多很多車中,她都能認出自己家的車。 媽媽覺得很神奇,已經不止一次兩次了。 這次,她又很快找到了自己家的車,不管媽媽如何否定逗她,她就是認定了。 媽媽再一次問:寶貝,你是怎么認出自己家的車的?。?/span> 畢竟她不認識字,而且根本沒看車牌什么的,全憑她的直覺。 小朋友:車的表情啊。 媽媽:車有表情??? 小朋友:對啊。 她把書包單肩背著。 媽媽:寶寶,這樣背著不舒服吧? 小朋友:我學爸爸的呢,爸爸老是這樣幫你這樣背著包…… 媽媽說:寶貝啊,溪溪都比你高了哦,你要多吃青菜水果,多睡點覺,長高點哦…… 小朋友秒回:溪溪是小姨家的,那又不是你的孩子,你管那么多干嘛?。?/span> 媽媽懵圈了。 周末,爸比和媽媽帶小朋友一起看花花草草。 爸爸:寶貝,如果我們把媽媽丟進這片綠地里,媽媽會變成什么顏色? 小朋友:綠色啊。 爸爸:那如果丟進這片映山紅花里呢? 小朋友:紅色啊。 爸爸:那媽媽是什么?。?/span> 小朋友:變色龍。 然后父女倆得意地大笑。 納尼?變色龍?看我怎么收拾你們! 前幾日,放學后,媽媽和小朋友在小區(qū)走著。 小朋友各種天真爛漫,蹦蹦跳跳。 小區(qū)一個鄰居感嘆:這個時候的孩子,最無憂無慮,以后學了特長班,就不好過了。 媽媽想的是,等小朋友大點,還是基于興趣,引導她,管教,學習,勞逸結合吧。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