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論文結構是論文內部的組織和構造,是論文作者思路的反映。期刊論文發(fā)表對格式要求非常嚴格,只注重論文內容不注意形式是不對的,期刊發(fā)表論文格式的要求直接影響編輯的審稿印象與通過率有關。根據(jù)有關部門頒發(fā)的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及《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guī)范》等,現(xiàn)列出以下論文著錄規(guī)范細則,以供作者參考。各個學術期刊要求雖不完全一致,但大體規(guī)范一樣,泰杰生物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一、題名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在每篇文章首頁下以腳注形式注明文章收稿日期。 二、作者 文章均應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采用如下寫法:姓前名后,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復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不用連字符。姓名均不縮寫。外國作者的姓名寫法從其慣例。對作者應標明其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shù)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注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shù)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如: 三、作者簡介及工作單位 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以及研究方向。在簡介前加“[作者簡介]”作為標識。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簡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簡介]”標識后相繼列出,中間以分號隔開,最后以“?!苯Y束。 四、內容摘要 文章均應附中文和英文摘要,100-250字以內。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不應出現(xiàn)圖表、冗長的數(shù)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語,并應盡量避免“本文認為”之類的空洞內容。最后以“。”結束。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中文摘要前加“[內容摘要]”作為標識,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為標識。 五、關鍵詞 關鍵詞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按學科級別從上至下選取3~8個,不得少于3個,并以分號隔開。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中文關鍵詞前冠以“[關鍵詞]” 作為標識,英文關鍵詞前冠以“Key words:”作為標識。 六、中圖分類號與文獻標識碼 分類號,應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 )對每篇論文標引分類號。涉及多主題的論文,一篇可給出幾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1位,多個分類號之間以分號分隔。分類號排在關鍵詞之后,其前以“[中圖分類號]”作為標識。 按照《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shù)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 ,每篇文章均應標識相應的文獻標識: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B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C業(yè)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D動態(tài)性信息;E文件、資料。中文文章的文獻標識碼以“[文獻標識碼]”作為標識。 七、參考文獻 ?。ㄒ唬﹨⒖嘉墨I著錄項目 1.主要責任者(專著作者、論文集主編、學位申報人、專利申請人、報告撰寫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主要責任者只列姓名,多個責任者 之間以“,”分隔,其后不加“著”、“編”、“主編”、“合編”等責任說明。 2.文獻題名及版次(初版省略)。 3.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 4.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 6.文獻起止頁碼,在正文中緊隨指示序號以(第X-X頁)形式標出。 7.文獻標準編號(標準號、專利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