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發(fā)布。本文節(jié)選了心血管病流行趨勢、心血管健康影響因素、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幾部分內容... 我國心血管病負擔沉重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nóng)村為46.66%,城市為43.81%。
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xù)上升階段。推算心血管病現(xiàn)患人數(shù)3.3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39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890萬,心房顫動487萬,風濕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高血壓2.45億。 農(nóng)村心血管病死亡率從2009年起超過并持續(xù)高于城市水平。
報告指出,由于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不足、吸煙等生活方式危險因素的廣泛流行,我國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和肥胖的絕對人數(shù)還在不斷攀升,這將進一步推高我國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心血管健康影響因素1、煙草使用 全球每年約190萬人因為煙草使用或二手煙暴露引發(fā)的冠心病失去生命,約占全球冠心病死亡的1/5。估計38.2萬人由于暴露于二手煙引發(fā)的冠心病而死亡,占冠心病總死亡人數(shù)的4.3%。 2、合理膳食 膳食因素對中國成年人心血管代謝性疾病死亡率的歸因比例雖有所下降,但隨著總人口增加和人口老齡化,不健康飲食所導致的心血管代謝性疾病死亡人數(shù)仍持續(xù)增加。 缺血性心臟病疾病負擔前5位的膳食危險因素分別為高鹽飲食、堅果類攝入不足、全谷物攝入不足、水果攝入不足和纖維攝入不足。加工肉制品和含糖飲料攝入過量、豆類攝入不足和高鹽飲食導致的疾病負擔仍在上升。 3、身體活動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中,48.7萬余名基線無心血管病人群平均隨訪7.5年的結果顯示,總身體活動量與心血管死亡呈顯著負關聯(lián)。
4、健康體重 2013年,中國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8.4%和3.1%,較2002年分別增加了1.9%和0.4%。2014年,中國7~18歲學生的超重和肥胖總檢出率為19.4%。2012年,中國≥18歲居民超重率30.1%,肥胖率11.9%,較2002年分別增長了32.0%和67.6%。 5、健康心理 中國健康與養(yǎng)老追蹤調查(CHARLS)評估了6 810名無心血管病居民的抑郁癥狀,發(fā)現(xiàn)與沒有任何抑郁癥狀者相比,持續(xù)抑郁癥狀與心血管病風險(RR =1.77,95% CI :1.38~2.26)和死亡風險( RR=1.63,95% CI :1.01~2.64)升高顯著相關。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1、高血壓 1958~2015 年,全國范圍內的高血壓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 中國高血壓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18歲居民高血壓患病粗率為27.9%(加權率為23.2%)。 青年人群(18~34歲)高血壓患病率為5.2%,≥75歲居民為59.8%。估計我國≥18歲成人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為2.45億。 中國≥18歲居民血壓正常高值檢出粗率為39.1%,加權率為41.3%。估計全國有血壓正常高值人數(shù)為4.35億。 2、血脂異常 2012—2015年CHS研究顯示,中國≥35歲居民血脂異??傮w患病率為34.7%。2014年中國卒中篩查與預防項目(CNSSPP)調查顯示,中國≥40歲居民年齡與性別標化的血脂異??傮w患病率為43%。 2017年GBD數(shù)據(jù)顯示,LDL-C水平升高是中國心血管病的第三大歸因危險因素,僅次于高血壓和高鈉飲食。 3、糖尿病 2015—2017年,在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對75 880名≥18歲成人的橫斷面研究提示,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2%(WHO診斷標準),糖尿病前期檢出率為35.2%。估計目前中國大陸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shù)達1.298億。
4、慢性腎臟病 2009—2010年對中國大陸13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47204名>18歲成年人慢性腎臟病(CKD)患病率調查顯示,CKD的總患病率為10.8%,以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60 ml·min-1·1.73 m-2診斷的患病率為1.7%,以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ACR)>30 mg/g診斷的CKD患病率為9.4%。以此推算中國約有1.2億例CKD患者。 5、代謝綜合征 2010—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對98 042名≥18歲居民依據(jù)NCEP-ATP Ⅲ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報告中國居民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為24.2%。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提出的診斷標準,對10~17歲16 872名兒童青少年的分析發(fā)現(xiàn),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為2.4%;依據(jù)Cook標準,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為4.3%。 6、睡眠障礙 一項薈萃分析顯示,在115 988名年齡28~49.4歲(平均年齡43.7歲)的中國居民中,失眠患病率約為15.0%,青少年患病率為16.1%,青年人患病率為20.4%。另一項薈萃分析顯示,中國老年人失眠患病率為35.9%。失眠可使心血管病發(fā)生風險增加20%,并且發(fā)病風險與失眠癥狀的數(shù)量呈正相關。 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居民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病率為3.5%~5.1%,男性患病率(4.7%~7.91%)高于女性(1.5%~3.88%)。約30%的高血壓患者存在OSA,50%的OSA患者存在高血壓;冠心病患者中OSA的患病率為38%~65%,OSA患者中冠心病發(fā)病率為普通人群的2倍。 7、空氣污染 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室外空氣污染物濃度升高與心血管病死亡及發(fā)病增加存在顯著關聯(lián)??倯腋☆w粒物(TSP)、SO2、NOx和PM2.5顯著增加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風險。2000—2016年,中國歸因于PM2.5長期暴露的超額死亡人數(shù)逾3 000萬,年超額死亡人數(shù)在150~220萬。 來源:《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編寫組.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要點解讀[J].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21, 26(3): 209-218.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21.03.001. 氫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炎癥是心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炎癥反應造成氧化應激能加重內皮細胞功能紊亂,進一步會引起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 氫氣能顯著降低各種氧化應激導致的氧化損傷,并對炎癥反應有抑制作用。臨床和基礎研究表明氫氣對中風、高血脂、脂代謝異常、內皮細胞功能紊亂、動脈硬化和缺血再灌注損傷都有一定防治效果。 氫氣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作用: 研究發(fā)現(xiàn),氫氣是重要血管保護因子,能抑制自由基應激導致的人類內皮細胞功能紊亂和心血管病。 (1)氫分子對動脈粥樣硬化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夠從根本上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氫分子可以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早期免疫細胞的活化和與血管壁內皮細胞及平滑肌細胞的相互作用,從而達到保護心腦血管健康的目的。已經(jīng)患有冠心病的人堅持喝氫水或者吸氫,可以非常顯著的減緩病程發(fā)展,保護心臟。 (2)氫分子可以調整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代謝類疾病,有效控制這些心臟心血管問題誘發(fā)因素。減輕高血壓引起的血管損傷,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穩(wěn)定容易脫落的動脈軟斑塊,可以說全方位的保護血管免受傷害。 (3)除了在慢病管理方面發(fā)揮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作用之外,很多學者證實了氫對急性心梗的治療效果,尤其是心梗病人搶救過程中吸入氫氣,可以盡可能減少心肌細胞的死亡,可作為一種急救輔助治療方式,保護心臟功能,幫助挽救生命。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楊巍教授團隊發(fā)表在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上關于《氫氣對心血管相關疾病的影響》中就詳細講到了氫氣對心腦血管的保護作用。 用氫,對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