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體力上的消耗比其他季節(jié)都要大,從中醫(yī)的角度看,認為夏季五行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所以夏天養(yǎng)生重在“養(yǎng)心”。 另有冬病夏治的傳言,通過夏季來補充身上的“陽氣”,可以讓身有疾患或年長的老人好好修補身上相應的損害,做到祛病祛邪的效果。那么夏天究竟要怎么來養(yǎng)生? 夏天哪些疾病容易犯? 心腦血管疾病 夏天氣溫比較高,中樞神經會變得興奮,不少人就會表現(xiàn)出煩躁不安和情緒的易激動,同時出汗增多,如果沒有及時地補充水分,就會導致血液黏稠,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 因此夏天也不能對原發(fā)疾病放松警惕,保持清淡飲食,保證水分的攝入,補充營養(yǎng),增強免疫力。 胃腸道疾病 夏季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主要是與飲食不當、冷熱刺激、食物中毒等有關,夏季想要保護好腸胃,就需要謹防“病從口入”。飲食注意衛(wèi)生和新鮮,不要大量食用生冷的食物,更要注意補充水分。 中暑 對于需要在外進行高溫作業(yè)的人來說,夏季最容易出現(xiàn)的疾病就是中暑,一旦出現(xiàn)中暑癥狀,就需要立即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坐下休息,并且及時補充水分,并且在頭部、腋下等進行冷敷。 夏季究竟應該如何養(yǎng)生? 適當曬太陽 不少人現(xiàn)在對紫外線照射深惡痛疾,到了夏天就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但適當?shù)貢駮裉?,出出汗是對身體有利的。 曬太陽可以出汗,有利于身體排毒,并且還能促進鈣的吸收,強健人的體格,選擇一個陽光合適的時間段,進行1小時的戶外活動,微微出汗即可,運動后可以喝一些溫開水或綠豆湯,補充水分,主要出汗后不要立即吹空調和風扇,避免夏季感冒。 空調忌低溫 入夏后,使用空調,不要把溫度調的太低,盡量在25℃-27攝氏度左右,一方面是空調的溫度調高一些,可以降低用電量,另一方面如果室內外溫差較大,會容易讓人感冒。如果在空調房內已經感覺到冷了,就說明溫度調的有些低了。 吃冰需適當 酷暑盛夏,暑氣盛行,可以吃一些清熱解暑的食物,如西瓜、綠豆等,但要注意不可貪涼,大量地去吃冷飲和生冷瓜果,容易損傷脾胃,引起疾病。 飲食清淡,別刺激 夏天人的新陳代謝會加快,加上飲水增多,會把胃液沖淡,所以消化功能會受到影響,所以最好就是吃得清淡爽口一些,不要吃得太辛辣油膩。 夏天晝長夜短,不少人會選擇晚上聚會聚餐,這個時候就需要注意避免喝大量含糖的飲料,會增加齲齒和肥胖的幾率。 對于夏季養(yǎng)生,如果能做到這些,其實也并不需要再刻意的追求去尋找什么辦法來增補自己的“陽氣”,保證一個規(guī)律的生活狀態(tài)就能在夏季獲得很好的健康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