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里的顧曼璐,結婚后就變了一個人了。從前做舞女的時候,搞定男人是分分鐘的事情。結婚后就變成了怨婦,總想著拴住老公祝鴻才,不讓他出去,最好天天在家陪著自己。 可這樣的事情,卻不是祝鴻才想要的,他的內(nèi)心裝著更大的事業(yè),畢竟賭坊上不了臺面,只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當。他想在上海灘成為有臉有面的大人物,可這些,曼璐不懂。 于是,他們的婚姻,漸行漸遠,矛盾重重,曼璐的脾氣暴躁,終于惹怒了祝鴻才,被家暴了。 祝鴻才家暴老婆,是個十足大混蛋,可曼璐不懂示弱,控制欲太強,也不該啊。雙方都有錯。 今天主要從曼璐的身上探討她的問題,婚后的她變成怨婦,婚姻不幸福,因為犯了三個錯誤。 第一個:不懂得婚前婚后角色的轉變婚前的顧曼璐,還是有點小小驕傲的,畢竟那時候的祝鴻才,對她還算耐心,還算有所付出。曼璐也享受過短暫的被追求的幸福感。 只是這種追求的過程,也帶著一定的利益關系。祝鴻才在窮困潦倒時,求曼璐幫助他,借錢給他。祝鴻才才得以翻身,事業(yè)亨通,也驗證了曼璐有幫夫運的說法。 可是呢,曼璐結婚后,就一下子變了,她太想控制祝鴻才,太想他按照自己的規(guī)定去說話辦事。 可她不明白,男人又不是女人的牽線木偶,你喊東他不敢往西。假如所嫁的男人真的如自己控制的那般,估計你也瞧不起,嫌棄他沒出息不是? 她不會做婚后角色的轉變,沒想到這一層:男人婚前辛辛苦苦追女人,一旦得到手,心里的壓力就減輕了。他們會認為,你都嫁給我了,我已經(jīng)得到了,我還擔心什么。 曼璐總是拿當初自己怎么幫祝鴻才這檔子事來數(shù)落他,這的確是事實,祝鴻才也始終沒有忘記曼璐的大恩大德。 但是,任何一個男人,都不愿意被女人總是耳提命面,不斷地重復強調,當初要是沒有我,就沒有你這樣的話。心里會煩,會反感,會激起內(nèi)心壓抑已久的情緒。 男人一旦情緒爆發(fā),語言說不過女人,就會在武力上取勝,動手打女人。 女人們記?。?/span>夫妻爭吵,見好就收,男人一旦開口說要動手的時候,你可千萬別傻乎乎地回應:你打啊,你打死我更好。 你一定要相信,男人一旦說出動手的話,心里一定已經(jīng)想過一萬遍,等到控制不住時,就是你受傷之時。 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保護好自己,先軟下來,別理男人,更別激怒他。 你要是被男人打了,疼的只有你自己,傷的只有你自己。過了一段時間,你又原諒他了,你說這是何苦呢,除非你真的狠得下來離婚。 第二個:不懂得經(jīng)營婚姻,控制情緒別看曼璐出來社會早,好像什么都懂,總是給妹妹曼楨灌輸戀愛雞湯,其實,曼楨比姐姐聰明多了。 真正在愛情方面,傻得可以的卻是曼璐。她不懂得經(jīng)營婚姻,也不懂控制情緒。 總是埋怨男人不陪她,不回家,在外面花天酒地,給男人潑冷水,喜歡動怒,結果用力過猛,孩子都沒保住。 在婚姻方面,曼璐的情商還不如下人阿寶。 好不容易等到老公回來了,做了一桌子的飯菜,又不吃了。 肖大姐也提醒過她,祝鴻才吃軟不吃硬,跟他來硬的,說不通,只會激化矛盾。 夫妻之間,了解對方的軟肋在哪,才能將婚姻經(jīng)營好。 祝鴻才帶曼楨和弟弟吃蛋糕,曼楨三言兩語,就把祝鴻才說得服服帖帖,這就是“軟”的力量。 性格決定命運,一點不假。 第三個:找不到老公不回家的根本問題所在曼璐總以為祝鴻才不喜歡她,討厭她,疏遠她,不回家,是因為曼璐阻止祝鴻才追曼楨。 其實,這并不是根本原因。 祝鴻才這個人,雖然花心,確實喜歡曼楨,想追曼楨,可到底還是有點良心,也知道自己配不上曼楨,看在曼璐的面子上,也不敢做得太過分。 祝鴻才不想回家,不想面對曼璐的真正原因是:曼璐整日擺著臭臉給他看,一回家就數(shù)落他,諷刺他,哪里還有好心情呢。 男人在外面闖事業(yè),吃酒陪聊,逢場作戲也是常有的事,到了一定的年齡,尤其是中年以后,會越來越渴望家庭的溫暖。畢竟在外打拼已經(jīng)非常不容易,回到家還要被老婆數(shù)落,心情不爽是難免的。 人都有情緒,女人有,男人也有。 我并不是為祝鴻才開脫,而是就事論事,祝鴻才確實混蛋,也很渣,但婚姻出現(xiàn)了問題,是雙方的責任,不能只怪男人。 祝鴻才一心只想曼璐好好在家當祝太太,過享福的日子,別對他管三管四就可以了,可曼璐偏不懂他的這份心意。 夫妻之間,最麻煩的事情,便是不了解對方的心。 生活中,像曼璐這樣,一結婚就變成怨婦的女人,許許多多,她們總是錯以為男人不回家,不喜歡她,是男人太渣太不負責任,卻沒有從自己身上反省問題。 是不是自己太嘮叨,是不是總給男人潑冷水,是不是總是打擊他,是不是家庭沒有溫暖。 有時候,電視劇也是婚姻的一面鏡子,張愛玲的《半生緣》非常值得我們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