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進入三伏,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這樣的習俗:“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那這些都是怎么來的呢? 首先“伏“字意為降伏的意思。因為三伏氣溫會達到最高,又潮濕又悶熱,因此陰氣不得出頭,只能伏藏地下,因此這段時間被稱之為伏天,也就是“伏邪”。 其次,在古人看來,連湯帶水吃一碗面,出一身汗,可以辟除惡疾。而吃餃子又可以開胃解饞、助消化,既補充了能量又不會給腸胃增添負擔。 “伏”與“福”又同音,所以形似元寶的頭伏餃子有“元寶藏?!钡恼f法。因此,三伏天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但每年三伏天的時間都不同,今年的三伏時間為: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10天) 一共是40天,是氣溫最高的40天,也是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40天!因此,人們常說:三伏過不好啊,是要留病根的!所以,這幾件事,大家千萬別做! 三伏天身體最怕4件事! 1、碰寒涼 包括吃生冷寒涼的東西、吹風扇、吹空調。 很多人在夏天愛喝苦寒清熱的涼茶,總呆在涼爽的空調房內,而此時,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tài),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 那么不管體質狀況如何,都會導致陽氣受損,造成陽虛,從而出現一系列疾病。因此千萬不要小看此時的寒邪。芹姐建議大家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于25攝氏度,而且尤其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 2、失眠熬夜 夏天的晚上,很多人都會熱的睡不著,要不就是十點了還在外面喝啤酒吃燒烤,陽氣本該內收,回歸本位,卻收不回來,于是只能慢慢耗散。 我們最好十點就上床準備入睡,如果實在太熱,大家可以在睡前開一會兒空調,等溫度稍微降下來一點再進房間入睡。 3、久坐不動 大多數朋友在夏天都不愛運動,都怕出汗,可是如果在本該出汗的時候卻不出汗,久而久之便會損傷陽氣。 芹姐建議大家可以做些舒緩的運動,比如太極、廣場舞、散步、慢跑等。而且適當排汗可以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有助于人體“排廢祛濕”。 4、濕發(fā)入睡 夏天大家洗澡一定特別勤,那么有的人頭發(fā)濕漉漉的就去睡覺,而且還會覺得這樣涼快,但這個做法會導致“濕邪”不知不覺入侵我們體內。 所以,一定要把頭發(fā)擦干再入睡。 伏天必吃這3類食物! 三伏天本身很炎熱,外加我們身體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現疲勞、消化功能減退的情況。如果不通過膳食進行調整,吃的不對,很容易導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那么芹姐今天就教大家三伏天吃些什么。 1、吃三豆 大家可以直接食用三豆湯。它由綠豆、赤小豆和黑豆組成。其中的黑豆有補腎益精之功,綠豆有解毒消暑之效,赤豆有清熱利尿消腫療效,三者加在一起,為解暑、清熱、祛濕、防病的消暑佳品。 加點冰糖,既是糖水,也是味道很好的藥茶。當有小孩身上起痱子,也可以用它。而且它們的寒涼性有一定的抵消。所以,也不用擔心過于寒涼傷了脾胃。 大家如果想看三豆湯的食療方可以掃描下方的二維碼添加好友,免費獲得哦~ 2、吃三肉 自古以來就有“頭伏羊肉,二伏雞,三伏要吃金豬蹄”這樣的說法。 首先羊肉這種熱性肉類可以溫陽散寒,補中益氣。 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的朋友食用可以逼走身體里的寒氣。俗話說“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足以見羊肉在伏天的效用。 其次,我們應該多吃雞肉。 因為人在三伏天時,體力消耗增大,會損失一些蛋白質,那么適當吃些雞肉等高蛋白的食物,可以有助于補充我們的體力。 最后,我們可以適量吃一些豬蹄。 豬蹄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在三伏的時候食用,可以有效提高身體免疫力。 3、吃三瓜 首先就是冬瓜。 冬瓜其實在芹姐這兒啊,被稱為“夏瓜”。因為它能清熱化痰,除煩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腫。 而且冬瓜含水量較多,還可以起到增進食欲的作用。特別適合夏天食用。而且它不含脂肪,含糖量也很低,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人群來說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是苦瓜。 中醫(yī)認為,苦瓜味苦,有清熱解暑、健脾開胃、益氣解乏的作用。而且入伏起痱子,吃它也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是絲瓜。 絲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伏天人們十分容易上火,如果出現咳嗽咳痰、口干口臭等熱病不妨試試吃點絲瓜來緩解。 除此之外,中醫(yī)學觀點認為,夏季三伏天氣炎熱,人體陽氣旺盛,是治療陽氣不足、肺氣虛弱、虛寒疼痛、免疫力低下等多種疾病的最佳時機。 有關于冬病夏治呢,我們下一期再給大家分享。 |
|
來自: 繁星1 > 《四季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