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無常,大自然的規(guī)律是每個生命體都躲不掉的,對于萬物靈長的人類來說,孤獨也是躲不過去的,即使兩個相愛的人攜手一生,不離不棄,也總免不了有一天,會有一個人先走,一個人后去,人生這條路本就孤苦,有些路注定要自己去走,有些坎注定要自己孤獨地過。 現(xiàn)在老齡化加劇,許多人早早就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了。當(dāng)你老了,先走的那個人是幸福的,后走的那個人必定要無依無靠熬過余生。 那么如果老伴兒先走,余下的人生要如何度過呢? 就算只剩自己一人了,這4樣?xùn)|西也不能交給兒女。 必備的養(yǎng)老資金人性中都有這樣那樣的弱點,誰也不能保證能禁受得住金錢的誘惑。面對親生兒女也不能百分之百把自己的一切交付出去,很多時候,兒女也是靠不住的。自己不到老的那一天,永遠(yuǎn)也體會不到父母的艱難。 有一筆錢拿在手里,對兒女就有一定的控制力,若是早早交到兒女手上,自己的晚年質(zhì)量很難保證。 胡大叔老伴走后,就把所有積蓄拿出來給了兒子,沒想到兒子并沒有拿這筆錢給胡大叔養(yǎng)老,而是干脆把老人送進(jìn)了養(yǎng)老院,任其自生自滅,胡大叔怎么也想不到,為兒子付出一生心血,到頭來也沒享受到兒子的孝順。 自己的房子人到老了,體力精力都走下坡路了,做什么都不方便,自己的房子決不能早早交給兒女。老了總要有個完全屬于自己的棲身之所,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兒女再孝敬,也不能這家蹭幾天飯吃,那家蹭幾家飯吃。 兒女家是他們自己的小家,不是自己的家,養(yǎng)老院也不是自己的家,去哪兒也不如在自己的房子里住得舒服愜意。 陳阿姨有兩個女兒,老伴走后,她由兩個女兒輪流照顧,一個月在大女兒家里住,一個月在二女兒家里住,兩個女兒家來回折騰不說,還要受盡兩位女婿的白眼,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心里也極不好受。 陳阿姨索性誰家也不去了,回到自己的老房子里,請了保姆照料自己起居,和保姆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心情舒暢了,身體也好了許多。 對自己生活的掌控無論什么時候,自己都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不能讓兒女牽著鼻子走。兒女的安排只是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出發(fā),沒法切身體會老人的感覺,只有自己掌握生活的主動權(quán),才能把晚年生活安排得妥當(dāng)舒適。 有位志愿者網(wǎng)友說,自己在敬老院做義工時,有位90多歲的老奶奶,直到去世的前一天,還在扶著支架堅持走路,他問老人家為啥這么要強(qiáng),老人笑著說,自己的身體,得靠自己打理,自己的日子,得自己好好過,活一天就要好好活,不能拖累兒女。自己是唯一要對自己這輩子負(fù)責(zé)的人。 自己的生活重心很多老人過于為兒女操心,控制欲太強(qiáng),把生活的重心永遠(yuǎn)放在兒女身上,兒女大了,又轉(zhuǎn)移到兒女的兒女身上,整日擔(dān)心這個,擔(dān)憂那個,兒女覺得有窒息感,自己也心力交瘁。 其實生活的重心永遠(yuǎn)應(yīng)該是自己,有了第三代,可以幫忙照顧,但不能把自己所有的時間空間都被兒女占滿,要留給自己多一些喘息的機(jī)會。 兒孫自有兒孫福,操那么多心,很可能是好心沒好報,白白浪費自己的心神。 小肥妞寄語?人生苦短,任何時候都要把愛自己排在第一位,尤其進(jìn)入晚年之后,不能把所有的一切都無所保留地交給兒女,必須給自己留條后路,不論是不是一個人走下去,都要活得精彩,活得認(rèn)真。多心疼自己,放下一些責(zé)任,保持好心態(tài),生命的晚霞才會耀眼而美麗。 魔鬼小肥妞,用文字療愈滄海沉浮中每一個孤獨的你。記得關(guān)注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