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以下包含部分劇透,但值得走進影院一看) 片中李乃文飾演主演姜峰,這是一個有敏銳破案嗅覺的警察。他雖然愛吃零食看著有點不靠譜,但對案件有非常準確的判斷,能抓住罪犯的心理一擊即破,也是警隊的核心人物。 影片中,他有幾個鏡頭扎扎實實地讓觀眾感受到“演技教科書”是什么樣的。 當好兄弟六子因查案嚴重受傷后,作為警隊核心人物的姜峰頭一次受到巨大的沖擊。聽到六子母親的質(zhì)問,他無言以對。之后,他去大排檔買了一堆蝦,望著鍋里咕嘟咕嘟冒泡的蝦出神,心里想的是案件和六子?;氐骄趾?,他一人剝完了所有的蝦,猶如進擊的猛獸,將對兇手發(fā)起總攻。 這一段戲沒有臺詞,對戲的演員也只有六子母親一人,大段大段都是靠李乃文一人表演撐起,卻不讓人感到枯燥,沒有臺詞僅靠肢體語言眼神等,卻能感受到他心情的起伏——從開始的發(fā)懵到自責,到后來憤然悔悟,再到冷靜思考,分析出那個最不愿意相信的嫌疑人人選。獨處之后冷靜下來的姜峰,重新理順線索,也才能最終分析出前面幾個案件的背后兇手。 而當案件告結(jié)、影片接近尾聲時,姜峰站在橋上,對平行世界的兩個家庭產(chǎn)生了美好的設(shè)想,他期望辛淇和關(guān)勇的家庭都沒有被家暴陰霾籠罩,眼神里露出的是希冀。直到回到現(xiàn)實,看到辛淇獨自離去的背影,才發(fā)現(xiàn)一切不過泡影,不自覺流露出的愧疚感和自嘲感。他演出了想象和現(xiàn)實的強烈對比與落差,讓作為觀眾的我們也心頭心頭一驚。 難怪有觀眾評價“姜峰讓我瘋”,這也是對李乃文演技的充分肯定。 馮文娟飾演女主辛淇,是一個被家暴對象,也是片名中的“完美受害者”。作為一個舞者,她本應(yīng)該在舞臺上發(fā)光發(fā)亮,可是剛出場,她就是灰色的,是被家暴陰霾長期籠罩的。 她的眼神晦暗、面容憔悴,直接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個長期生活在不安環(huán)境中的女人。雖然根據(jù)之后的劇情可以得知此時她擺脫了家暴男,但家暴帶來的傷害依然在她身上留下了明顯的烙印。 片中之后她的多段表演讓人驚艷,雨中尋女、給關(guān)勇慶生,有時候溫暖,有時候絕望,不同情緒她都能很好演繹。尤其是水中舞蹈的片段,既象征著丈夫?qū)λ冶?、逼迫她溺水的現(xiàn)實行為,又隱含著家暴猶如深不見底的深淵怪讓她沉默,無法呼救,最終吞沒沒了她。 馮文娟把辛淇那種絕望到逃離最終被吞噬的感覺演得非常凄美,一種悲劇美的感覺讓人心痛窒息。 作為主演,馮文娟也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首映禮當天,有好幾位觀眾看完電影后分享了關(guān)于家暴的陰影和故事,她也與觀眾一起痛哭。在拍攝前,她還查閱過很多資料和新聞。只有真正理解被家暴者的處境和心理,才能與他們共情,也才能真正演好這個角色。 除了主演們演技過關(guān),劇情上的懸疑感也很夠。全片一多起案件串聯(lián)起來,還設(shè)置了多個嫌疑人,讓觀眾跟著劇情起伏而波動。其次,影片中還有不少可發(fā)現(xiàn)的線索,某種程度上是加強了觀眾對影片的參與度。比如影片開頭就出現(xiàn)的多重人格,以及片中心理醫(yī)生劉文佳多次提及的“按時吃藥”等明面上的線索,都在有意識地提示、呼喚觀眾,和男主姜峰一起探尋真相,讓觀眾心中暗暗握有一些底牌,對最終真相的揭開也有鋪墊的作用。 這樣的設(shè)計,不算多么高明,但對于新手導演來說,這樣的操作是安全的。此外,導演還設(shè)置了周焰、關(guān)勇、劉文佳幾重幾層障眼法,讓觀眾也在層層抽絲剝繭中,無限逼近真相。 影片結(jié)尾辛淇為何出現(xiàn)在公安局,又為何露出那抹微笑,不同的觀眾也有不同的看法。到底是辛淇為誤殺前夫而悔罪,還是作為案件幕后操縱者真正直面警察,觀眾都可以有各自的理解。 這些懸疑點的設(shè)置和串聯(lián),再加上開放式的結(jié)局,反復印證了由姜峰師父提出的“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也讓電影可看性增加了不少。 回到對電影片名《完美受害人》的探討,近幾年這個詞在社會輿論場中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愈高,很多時候被套用在社會案件的受害者身上,尤其在家暴案件中屢見不鮮。這個概念要求受到侵害行為的個體必須是沒有任何過錯、完全無辜且禁得住反復檢驗和拷問的,這樣在受到侵害行為時才能完全站在道德制高點。 但事實上,這樣的界定可能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這些對受害者的要求是給他們套上了道德枷鎖,也是變相要求他們讓渡空間和權(quán)利給加害者。 △摘自主演馮文娟的微博 電影的主題是反對家庭暴力,雖然在本片中,女主辛淇的確好像是“完美受害人”的化身,但這絕對不應(yīng)該成為合理化周焰家暴行為的理由。作為受害者,辛淇在經(jīng)受多次暴力后,身體、心理受到多重傷害,出現(xiàn)精神恍惚等情況。 這和千千萬萬的家暴受害者所受到的痛苦一樣,雖然他們最終逃離施暴者的魔掌,但家暴給他們帶來的后續(xù)傷害包括但不限于PTSD等種種癥狀,這也正是影片的高亮所在——對家暴受害者的預(yù)后處置和幫助。 雖然以暴制暴、以怨報怨,不是制止家庭暴力的真正良藥,但是當片中傷害關(guān)勇和辛淇的人最終受到嚴酷懲罰時,不少觀眾還是會和角色共情,感到一種暢快淋漓、大仇得報的感覺。這種對樸素的正義感,是出于人道主義的本能。 但影片的創(chuàng)作者和廣大觀眾都知道,真正解決家暴,需要依靠法制的力量,這對受害者而言也是最合理的保護。片中姜峰第一次處理關(guān)勇家發(fā)生的家暴案件時,也是以調(diào)解為主,并未有效隔離開施暴者和受害者,最終導致難以挽回的悲劇。當時的他受到上司兼師父的嚴厲質(zhì)問,同時內(nèi)心也受到莫大譴責。 片中這樣的設(shè)計也是在提醒大家,不要將家暴視為小的矛盾糾紛,重視起來不做旁觀者,也許能幫助和拯救他人的一生。 不過,這部影片目前排片不多,對影片感興趣、想支持一下這類題材作品的朋友們,請盡快走進影院觀看。 戲客小程序上線啦 溫馨提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