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指患者自覺頭暈眼花,視物旋轉?,F(xiàn)代醫(yī)學認為,本癥多由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梅尼埃病、貧血、神經(jīng)管能癥、腦補腫瘤等疾病引起。中醫(yī)學認為,本癥是因為血氣不足或肝陽上亢或痰濕阻滯所致。 【癥狀】 輕者閉目靜處,癥狀即可緩解。重者如舟車勞頓,并伴隨惡心、嘔吐、胸悶、出汗等癥狀。 【捶擊療法】 穴位:太沖、太溪、肝俞、腎俞、風池、脾俞、足三里、氣海、中院、百會、豐隆、商丘、頭維等。 操作方法: (1)肝陽上亢型眩暈:采用瀉法彈打太沖、太溪、肝俞、腎俞、風池等穴。 (2)氣血虧虛型眩暈:采用補法彈打脾俞、足三里、氣海、中提、百會等穴。 (3)痰濕中阻型眩暈:采用平補平瀉的手法彈打豐隆、中院、商丘、頭維等穴。 【拍打療法】 穴位:百會、風池、腎命、氣海、關元、足三里、豐隆、懸鐘、三陰交、太溪、太沖等。 【注意事項】 (1)避免可能導致眩暈的各種外部因素,調(diào)節(jié)情緒,調(diào)整精神狀態(tài),保持心情平和。 (2)勞逸結合,戒煙酒,不做劇烈運動,避免突然、強力的主動或被動的頭部運動,節(jié)制房事。 (3)應與腦腫瘤等腦部病變引起的眩暈進行鑒別。對顱內(nèi)占位性病變引起的眩暈應手術或藥物治療,不宜采用捶擊拍打療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