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是顏真卿在極度悲憤情況所作,行以篆籀之筆,全文一氣呵成,把內(nèi)心悲愴、痛苦體現(xiàn)的淋漓極致,現(xiàn)存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館,為后世所敬仰。 顏真卿不但是行書出類拔萃,他的楷書更是了得,并與他的高尚人格相應而成,與傳統(tǒng)的瘦硬書風不同的是,他的書風豐腴雄渾,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被后世稱為“顏體”,與歐陽詢、柳公權(quán)、趙孟并列為“楷書四大家”! ![]() 后世學習歐體、趙體居多,而學習柳體、顏體非常少,能寫出顏體的氣勢磅礴,更是少之又少,顏體非常難寫,功夫不到者,往往是“學顏不成,變墨豬”! 而在清代,在以趙孟、董其昌書風為主的館閣體,盛行于書壇,寫顏體的更加稀少,清四家中劉墉、王文治、成親王、梁同書等人,雖然都涉獵與顏體,但相對歐體、趙體而言,顏體并不明顯。 反倒是,乾隆年間一個狀元郎,異軍突起,成為清代顏體的代表人物,在當時實為罕見!他就是梁國治,《四庫全書》的副主編,僅次于紀曉嵐的大才子。 ![]() 梁國治,博通經(jīng)史,詩、文、書、畫樣樣精通,尤其一手顏體,更是出類拔萃,深受乾隆欣賞和喜愛。 以他的遺世的作品《臨顏真卿小楷千字文》為例,以顏楷為根基,融合歐楷之險絕,從美學上論,顏體端莊美、陽剛美與歐楷的險絕平正完美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一番清新之氣象。 從梁國治的《臨顏真卿小楷千字文》來看,他技法非常嫻熟,布局縝密,行筆穩(wěn)健,筆筆精到,端莊圓融屬于難得顏體精品! ![]() 與今人書法不同的是,清代書法多半崇尚“文人之氣”,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文人書法,這點在梁國治書法中,體現(xiàn)非常明顯,他的顏體,大有顏真卿的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之勢。 梁國治的書法,將顏體、歐體巧妙的結(jié)合,形成自己風貌,300年來,少有人能做到! ![]() 《千字文》為南北朝時期周興嗣所編纂的。,可以說曠古奇文, 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全文1000個字,僅有一個“潔”字重復,成為歷代名家學習書法必選,傳世作品也很多,比如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歐陽詢的《千字文》、趙孟的行書《千字文》、文徵明的小楷《千字文》等等。 梁國治的《千字文》,則是少見的以顏體書風為主的《千字文》,十分難得,這里向大家推薦他的《千字文》高清復制品,采用原作等大復制,藝術(shù)微噴工藝,高檔宣紙制作而成,期待您的喜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