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技術要點 附件 1 超限高層建筑工程主要范圍參照簡表 表 1:房屋高度(m)超過下列規(guī)定的高層建筑工程 注:平面和豎向均不規(guī)則(部分框支結構指框支層以上的樓層不規(guī)則),其高度應比表內數值降低至少10%。 注:深凹進平面在凹口設置連梁,當連梁剛度較小不足以協(xié)調兩側的變形時,仍視為凹凸不規(guī)則,不按樓板不連續(xù)的開洞對待;序號 a、b 不重復計算不規(guī)則項;局部的不規(guī)則,視其位置、數量等對整個結構影響的大小判斷是否計入不規(guī)則的一項。 注:僅前后錯層或左右錯層屬于表 2 中的一項不規(guī)則,多數樓層同時前后、左右錯層屬于本表的復雜連接。 注:表中大型公共建筑的范圍,可參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說明:具體工程的界定遇到問題時,可從嚴考慮或向全國超限高層建筑工程審查專家委員會、工程所在地省超限高層建筑工程審查專家委員會咨詢。 附件 2 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申報表項目 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申報表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基本情況。 包括:建設單位,工程名稱,建設地點,建筑面積,申報日期,勘察單位及資質,設計單位及資質,聯系人和方式等。如有咨詢論證,應提供相關信息。 二、抗震設防依據。 包括:設防烈度或設計地震動參數,抗震設防分類;安全等級、抗震等級等;屋蓋超限工程和風荷載控制工程尚包括相應的風荷載、雪荷載、溫差等。 三、勘察報告基本數據。 包括:場地類別,等效剪切波速和覆蓋層厚度,液化判別,持力層名稱和埋深,地基承載力和基礎方案,不利地段評價,特殊的地基處理方法等。 四、基礎設計概況。 包括:基礎類型,基礎埋深,底板或筏板厚度,樁型、樁長和單樁承載力、承臺的主要截面等。 五、建筑結構布置和選型。 高度超限和規(guī)則性超限工程包括:主屋面結構高度和層數,建筑高度,相連裙房高度和層數;防震縫設置;建筑平面和豎向的規(guī)則性;結構類型是否屬于復雜類型等。對屋蓋超限工程包括:屋蓋結構形式;最大跨度,平面尺寸,屋頂高度;屋蓋構件連接和支座形式;下部支承結構的類型、布置的規(guī)則性等。 六、結構分析主要結果。 對高度超限和規(guī)則性超限工程包括:控制的作用組合;計算軟件;總剪力和周期調整系數,結構總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數,豎向地震取值;縱橫扭方向的基本周期;最大層位移角和位置、扭轉位移比;框架柱、墻體最大軸壓比;構件最大剪壓比和鋼結構應力比;樓層剛度比;框架部分承擔的地震作用;時程法采用的地震波和數量,時程法與反應譜法主要結果比較;隔震支座的位移。對屋蓋超限工程包括:控制工況和作用組合;計算軟件和計算方法;屋蓋撓度和支承結構水平位移;屋蓋桿件最大應力比,屋蓋主要豎向振動周期,支承結構主要水平振動周期;屋蓋、整個結構總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數;支承構件軸壓比、剪壓比和應力比;薄殼、網殼和拱的穩(wěn)定系數;時程法采用的地震波和數量,時程法與反應譜法主要結果比較等。 七、超限設計的抗震構造。 包括:①材料強度,如結構構件的混凝土、鋼材的最高和最低材料強度等級;②典型構件和關鍵構件的截面尺寸,如梁柱截面、墻體和筒體的厚度、型鋼混凝土構件的截面形式、鋼構件(或桿件)的截面形式和長細比、薄殼的截面厚度;③薄弱部位的構造,如短柱和穿層柱的分布范圍,錯層、連體、轉換梁、轉換桁架和加強層的主要構造,桁架、拱架、張弦構件的面外支撐設置;④關鍵連接構造,如鋼結構桿件的節(jié)點形式、樓蓋大梁或大跨屋蓋與墻、柱的連接構造等。 八、需要附加說明的問題。
表 6:超限高層建筑工程初步設計抗震設防審查申報表(高度、規(guī)則性超限工程示例) 表 7:超限高層建筑工程初步設計抗震設防審查申報表(屋蓋超限工程示例) 注:作用控制組合代號:1、恒+活,2、恒+活+風,3、恒+活+溫,4、恒+活+雪,5、恒+活+ 地+風。 表 8:超限高層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咨詢、論證信息表 附件 3 超限高層建筑工程超限情況表 表 9:超限高層建筑工程超限情況表 附件 4 超限高層建筑工程專項審查情況表 表 10:超限高層建筑工程專項審查情況表 附件 5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質量控制信息表 表11: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質量控制信息表(高度和規(guī)則性超限) 表12: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質量控制信息表(屋蓋超限) 注:處于常規(guī)范圍用“良”或“一般”表示,常規(guī)范圍以外用“優(yōu)”或“高”、“低”等表示。 附件 6 超限高層建筑抗震設計可行性論證報告參考內容 一 封面(工程名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合作或咨詢單位) 二效果圖(彩色;可單列,也可置于封面或列于工程簡況中) 三設計名冊(設計單位負責人和建筑、結構主要設計人員名單,單位和注冊資格章) 四 目錄 1 工程簡況(地點,周圍環(huán)境、建筑用途和功能描述,必要時附平、剖面示意圖) 2 設計依據(批件、標準和資料,可含咨詢意見及回復) 3 設計條件和參數 3.1 設 標防 準(含設計使用年限、安全等級和抗震設防參數等) 3.2 荷載(含特殊組合) 3.3 主要勘察成果(巖土的分布及描述、地基承載力,剪切波速和覆蓋層厚度,不利地段的場地穩(wěn)定評價等等) 3.4 結構 構 材料強度和主要 件尺寸 4 地基基礎設計 5 結構體系和布置(傳力途徑、抗側力體系的組成和主要特點等) 6 結構超限類別及程度 6.1 高度超限分析或屋蓋尺度超限分析 6.2 不規(guī)則情況分析或非常用的屋蓋形式分析 6.3 超限情況小結 7 超限設計對策 7.1 超限設計的加強措施 (如結構布置措施、抗震等級、特殊內力調整、配筋等) 7.2 關鍵部位、構件的預期性能目標 8 超限設計的計算及分析論證 (以下論證的項目應根據超限情況自行調整) 8.1 計算軟件和計算模型 8.2 結構單位面積重力和質量分布分析(后者用于裙房相連、多塔、連體等) 8.3 動力特性分析(對多塔、連體、錯層等復雜結構和大跨屋蓋,需提供振型) 8.4 位移和扭轉位移比分析(用于扭轉比大于 1.3 和分塊剛性樓蓋、錯層等) 8.5 地震剪力系數分析(用于需調整才可滿足最小值要求) 8.6 整體穩(wěn)定性和剛度比分析(后者用于轉換、加強層、連體、錯層、夾層等) 8.7 多道防線分析(用于框剪、內筒外框、短肢較多等結構) 8.8 軸壓比分析(底部加強部位和典型樓層的墻、柱軸壓比控制) 8.9 彈性時程分析補充計算結果分析(與反應譜計算結果的對比和需要的調整) 8.10 特殊構件和部位的專門分析(針對超限情況具體化,含性能目標分析) 8.11 屋蓋結構、構件的專門分析(撓度、關鍵桿件穩(wěn)定和應力比、節(jié)點、支座等) 8.12 控制作用組合的分析和材料用量預估(單位面積鋼材、鋼筋、混凝土用量) 9 總結 9.1 結論 9.2 下一步工作、問題和建議(含試驗要求等) 五論證報告正文(內容不要與專項審查申報表、計算書簡單重復,可利用必要的圖、表) 六初步設計建筑圖、結構圖、計算書(作為附件,可另裝訂成冊) 七 報告及圖紙的規(guī)格 A3(文字分兩欄排列,大底盤結構的底盤等宜分兩張出圖,效果圖和典型平、剖面圖宜提供電子版) ![]() 建筑解讀 建筑美好城市 傳播幸福生活 公眾號 |
|
來自: nplaiyanfang > 《3-高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