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yǎng)生,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注重健康,希望百歲,并在長壽這條道路上進行孜孜不倦的探索。 其實,真的想要做到延年益壽,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 中醫(yī)講:“長壽之根在五臟”,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通過五臟來完成的,只要五臟健康,我們就能身強體壯。 人生每十年,都有相對應的臟腑需要維護,如果前一個臟腑沒有保護好,則會影響到后一個相應的臟腑健康,從而影響到人體的壽命。 那么,處于不同年齡,我們應著重保護哪一臟器、重點關注哪些高發(fā)病?又有什么人人可復制的簡單辦法,來幫助我們延年益壽呢? 從中醫(yī)角度,認識五臟興衰 《靈樞·天年》講:“五十歲,肝氣始變,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span> 【身體癥狀】50歲時,人的旺盛的肝氣開始走下坡路了,肝臟的厚度開始變薄了;由于“肝膽相照”,膽汁分泌物也慢慢減少;又因“肝開竅于目”,眼睛也開始看不清楚。 人會開始感到自己力不從心,表現(xiàn)出易疲倦、頭暈目澀、兩脅不適、脈弱無力等癥狀,且消化方面也會出現(xiàn)一些障礙。 【易發(fā)病】此時,肝膽系統(tǒng)的多發(fā)病變較多,可能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脂肪肝、膽囊息肉、膽結石等多種疾病。 《靈樞·天年》講:“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 【身體癥狀】60歲這十年,人體心血管功能開始減弱,氣血運行減慢,故多喜歡躺著,且睡眠短而易醒、記憶力開始下降、心情波動大、常觸景生情、多憂多慮。 【易發(fā)病】此階段,原有的心腦血管疾病可能加重,如出現(xiàn)心力衰竭;原本身體健康的人也較為容易出現(xiàn)新的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腦梗塞、腦血栓等。 《靈樞·天年》講:“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span> 【身體癥狀】70歲開始,是我們人體胃腸道開始衰退的10年,整個消化能力減弱。會出現(xiàn)味覺下降、食少腹脹、大便浠溏等癥狀,整個精神面貌也開始衰退,臉色從紅潤變得淡白無華。 【易發(fā)病】此階段,胃腸道的免疫力下降,可能會出現(xiàn)胃腸道腫瘤、息肉等問題。 《靈樞·天年》講:“八十歲,肺氣衰,魂魄離散,故言善誤?!?/span> 【身體癥狀】由于肝肺的衰退,氣血下降,呼吸情況會出現(xiàn)一定變化,如吸進的氣少、呼出的氣多、肺活量下降,同時出現(xiàn)咳嗽、乏力、盜汗等現(xiàn)象,并且言語表達經常出錯。 【易發(fā)病】此階段,是肺病好發(fā)、加重的年齡,可能出現(xiàn)呼吸功能的障礙,如慢支肺氣腫、慢阻肺、肺心病等,并且,老年性肺炎死亡率較高。 《靈樞·天年》講:“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span> 【身體癥狀】到了90歲后,腎氣衰竭,且其他四臟的經脈也都空虛了,會出現(xiàn)神倦乏力、走路呼吸氣喘、大小便失禁、睡眠質量較差、頭暈耳鳴、脈沉無力等狀況。 【易發(fā)病】此階段,可能會發(fā)生老年癡呆,且由于尿儲留、腎功能不全,可能導致尿毒癥的出現(xiàn)。 餐桌上的“長壽秘籍” 在中醫(yī)上,脾包括胃腸道,是吸收消化、提供營養(yǎng)、向其他臟腑提供氣血的一個重要的“后天之本”??梢哉f,脾胃強盛是人體健康長壽的基礎。 我們都知道,利用食物來滋養(yǎng)身體,是養(yǎng)生保健的優(yōu)選方法。那么,中醫(yī)里是如何通過食療來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呢? 名中醫(yī)戴永生戴老告訴我們,他長壽的秘訣便是秉持“中和思想”,即吃東西的過程中,采取合適的溫度。 日常生活中,喝牛奶、酸奶、吃水果時,都可以稍微加熱一下,建議溫度保持在與人體正常體溫相同的30℃~40℃左右。 水果中普遍含有各種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和一些抗氧化物。很多人擔心,這些營養(yǎng)物質會因為加熱而損失掉。 其實,并不是所有營養(yǎng)物質都怕熱。水果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中,真正怕熱的是維生素C,但是,一般加熱到60℃時,才會對其造成較大的破壞。 ①水果中含有的礦物質(鉀、鎂、鈣)和果膠、膳食纖維等,基本不會因為加熱而損失; ②胡蘿卜素、番茄紅素等脂溶性的物質也不怕熱; ③一些對身體有益的多酚類的抗氧化物質,煮熟后確實會損失一些,但是大部分都會被保留。 總體來說,加熱過程中,雖然會破壞掉水果的一些維生素C,但相對于腸胃獲得的保護,利要遠遠大于弊。 此外,夏季是腸胃疾病的高發(fā)期,專家為我們帶來一道健脾、養(yǎng)胃、驅寒的家常菜,不妨隔三差五吃一次。 【主要食材】土豆、雞胸、干黃醬、甜面醬、彩椒 【做法】干黃醬和甜面醬按1:1調和后,放到鍋中蒸15~20分鐘;土豆切丁,4成油溫下鍋炸制,表面焦黃后撈出備用;雞肉切丁,加鹽、料酒、姜汁、清水、干淀粉抓勻,下鍋干煎,煎至八成熟撈出備用。 鍋中加少許油,下入蒸好的醬料,加料酒、糖炒勻炒香,下入雞丁,翻炒至醬料包裹住雞丁,再下入土豆,一同翻炒;雞丁土豆炒至均勻后,加入姜末和彩椒丁,炒勻盛出即可。 【營養(yǎng)價值】土豆性味甘、平,入脾、胃經,能夠和胃健脾;雞肉是甘溫之品,入脾經,幫助健脾、補氣、養(yǎng)血。兩者搭配,非常適合脾胃虛寒的人群食用。 總之,了解生命周期,提早養(yǎng)生保健,格外重要。身體強盛時不過度消耗,身體衰落后注意適當調養(yǎng),便有助于與歲月抗爭,保持強壯體魄。 |
|
來自: 養(yǎng)生大國醫(yī)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