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事從來就不遂人愿。從劉希夷“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到王國維“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的千百年里,無數(shù)文人墨客為人生的聚散無常而慨嘆。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浪淘沙·把酒祝東風(fēng)》,便是一首慨嘆人生聚散無常的經(jīng)典詞作。它出自北宋文學(xué)家歐陽修之手,是歐陽修于明道元年(1032年)春,同友人在洛陽城東舊地重游時有感而作。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fēng)》把酒祝東風(fēng),且共從容。 垂楊紫陌洛城東。 總是當(dāng)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首先,詞的開篇兩句“把酒祝東風(fēng),且共從容”,源于司空圖的《酒泉子》“黃昏把酒祝東風(fēng),且從容”。意思是說,端起酒杯向東風(fēng)祝禱,希望東風(fēng)不要匆匆而去。 雖然它們都有傷時感懷之意,但是《浪淘沙》中歐陽修添了一“共”字,便有了新意?!肮病?,便說明主體不僅在人,也在風(fēng)。對人而言,希望東風(fēng)不要匆匆逝去,能夠留住大好春光。對風(fēng)而言,希望人不要傷時感懷,能夠盡興方歸。 緊接著的“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dāng)時攜手處,游遍芳叢”,便表明了歐陽修同友人游賞的具體地點(diǎn)和對象。即洛陽城東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們當(dāng)年攜手同游的地方,在那里我們游遍了姹紫嫣紅的百花叢。 盡管歐陽修在這首詞中,沒有對他們游賞的畫面作過多描繪,但是從“東風(fēng)”,到“垂楊”,再到“芳叢”,我們可以想象出當(dāng)時定是和風(fēng)吹拂,翠柳飛舞,陽光明媚,百花齊放。 然后,下片開始兩句“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歐陽修便對人生的聚散無常進(jìn)行了慨嘆。意思是說,本來相聚就很困難,為什么彼此剛剛見面,就又要匆匆離別,這怎么不會給人帶來無窮的悵恨呢? 雖說詞中歐陽修是寫他與友人之間的聚散匆匆,但是事實(shí)證明,從古至今,人們都會苦于聚散匆匆,即便現(xiàn)今的交通和通訊如此發(fā)達(dá)?!敖衲昊▌偃ツ昙t”,也就是說今年的花要紅過去年的花。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可惜明年的花兒將更美好,不知道那時誰和誰一同來游賞了。言外之意,便是說人生聚散無常,明年此時,歐陽修與其友人很有可能就都不在此地了。 縱觀歐陽修的《浪淘沙·把酒祝東風(fēng)》,上片由眼前景,憶去年同游之樂,下片則由眼前處境,思明年之處境。通篇傷時感懷,抒發(fā)了詞人對人生聚散無常的慨嘆。同時字里行間,也表現(xiàn)出了詞人對友誼的珍惜,值得我們一讀。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