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放手 ----家庭教育啟示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題記 孩子大了,父母縱使萬般不舍,最終也要放手。放手,是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不舍得放手,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孩子就永遠學不會走路。只有學會放手,真正理智地愛孩子,讓孩子得到鍛煉,并逐步獨立起來,孩子才能成長?,F(xiàn)談談本人的一些心得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其實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對于孩子溺愛者居多,包辦替代者更多,這也不讓孩子做,那也擔心孩子做不好,我們都在犯一樣的毛病——沒把子女當成一個完全獨立于自己之外的“別人”。 當然,做父母的學會放手,并不是對孩子的事不管不問,而是有智慧、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逐步獨立,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決定的后果,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鍛煉。 一、適當拒絕培養(yǎng)獨立意識 在生活中,要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孩子獨立做事的自覺性,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潛意識中,我們總覺得孩子處處離不開我們,需要我們的幫助,總是大包大攬?zhí)婧⒆幼龊盟械氖虑?,這樣就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依賴心理,養(yǎng)成生活惰性。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既然什么事情都有媽媽做,我就不需要做什么了。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懂得:成長從來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應該懂得放手,給孩子自主的空間,培育孩子的獨立性。其實孩子的能力遠比我們想象中要能干、聰明,經(jīng)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nèi)プ???赡苡袝r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輕松,殊不知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如果我們稍稍放手,我們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們做得很好! 為了飛翔,雄鷹會把它的孩子推下山崖;為了捕獵,猛虎會讓幼子互相追逐。難道它們不愛自己的孩子嗎?我認為,這是一種大愛。物競天擇,這是人類社會遵循的真理。父母可以愛孩子,為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有利條件,但是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競爭。所以,做一個敢于放手的父母,也是在成就孩子。 二、創(chuàng)造機會自己做決定 創(chuàng)造讓孩子獨立做事的環(huán)境,引導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其實孩子很喜歡幫大人的忙,但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是幫倒忙,不讓孩子做,或者習慣把孩子做的事情再做一遍。其實這樣很不好,孩子會覺得自己做的是無用的事,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做事的興趣。我們在家盡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掃地,到鄰居家借東西等。讓孩子覺得自己幫了媽媽的忙,孩子有成就感,時間長了,就會養(yǎng)成喜歡做事的好習慣。聰明的媽媽懂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三、鼓勵贊賞建立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引導孩子做事,不但要用心而且要盡力,即使結(jié)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自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于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后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里,為什么錯了,會造成什么后果,以后應如何改正錯誤。多鼓勵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不要盲目地批評他們的努力和失敗。適當?shù)墓膭詈唾澷p,可以強化良好的學習行為,防范不良行為的養(yǎng)成。俗話說“一句鼓勵話,勝過百句罵。”確實,比起批評和指責,“鼓勵”對于孩子來說,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我們應該拿放大鏡來發(fā)現(xiàn)孩子的良好習慣,并給予及時鼓勵和贊揚,給孩子樹立信心,不能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而應該讓孩子樂于做一件事,這樣才有可能成功。 《桃花心木》這篇文章記憶猶新,如果種樹人定時定量給桃花心木澆水,樹苗就養(yǎng)成依賴的心,一旦停止?jié)菜蛴龅娇耧L暴雨,它就活不成了。其實,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若要孩子獨立,父母必須適時退出。只有父母放手,脫離了家長的幫助,孩子才能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才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請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長大,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所以,愛他就放手吧! |
|
來自: 李長梅 >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