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3個月前,我說打算減肥。 今天說說進展。 我的目標是一年減10斤,2年減到140斤左右。 其實5月3日的時候,我發(fā)過一次總結,當時的體重就降到146.5斤了。 (5月3日減肥記錄:點擊查看) 因此,第一年的目標已經初步完成。 最近一個月,我的飲食并沒有特別的控制。 我想試試,如果恢復了吃碳水的量,甚至吃點糖,是否會快速反彈。 所以呢,每天我也不怎么稱主食的量了,只是隨意的從鍋里挖一點。 如果要是出門吃酸菜魚、肯德基什么的,那主食自然是吃的有點多。 這一個月,我還吃了3次冰激凌,吃過幾塊糖(5塊以內),幾塊蛋黃酥(5塊以內),喝過一次可樂。 可謂是比較隨性了。 結果是什么呢? 結果是:并未快速反彈。 一個月下來,體重幾乎沒有變化。 可見,通過調整飲食結構來減肥,這事貌似還挺持久的。 我總結了一下,為啥這一個月來我已經很放肆了,為啥還沒有變胖。 第一,雖然沒有嚴格稱重主食的量,但由于前兩個已經形成了習慣,最近一個月吃的并不多。每頓飯也就是吃小半碗米飯。 第二,雖然吃了幾次冰激凌、糖、蛋黃酥,但是總量不大。比起以往的胡吃海喝,還是收斂的很多。 第三,再放肆,我也沒有去碰奶茶。糖水飲料,只喝了一次。這個量,比起減肥之前,只是一頓飯的糖水攝入而已。 總結起來就是,當開始減肥,開始意識到要減少“糖”的攝入,即便最近一個月我控制的沒有那么嚴格,也比之前攝入的要少很多。 一旦形成了這個習慣,看見糖就會沒那么興奮了。 糖這個東西,在人類的大腦中,是可以產生愉悅感的。 都不用真的吃,你就只是簡單的想一想,大腦都會立刻告訴嘴巴分泌口水。 糖帶來的愉悅感,應該是現代生活中,成本最低的了。 我們去超市轉一圈,你會發(fā)現,整個超市,90%的貨物都是各種形式的“糖”。 有的是里面直接含有大量的糖,有的是里面含有碳水化合物,其實也是糖。 你想在超市里買到一個不含糖的東西,是很困難的。 因為含糖的產品好賣,可以讓人產生愉悅感,所以最后絕大多數產品中就都有糖了。 所以呢,想要控制糖的攝入,目前我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從理性的角度認識到糖會給身體帶來的問題。 用理性來平衡潛意識中對糖的渴望。 慢慢降低大腦中對糖的神經鏈接的興奮度,大腦對糖就沒有那么渴望了。 這樣才有可能長期的把飲食結構調整到合理狀態(tài)。 減肥和投資一樣,短期效果、短期收益是沒用的。 只有找到長期可持續(xù)的方法,才有意義。 ========== 下面是我最近錄制的一期視頻,講股市、基金持有過程中的黃金20天的。 沒看過的同學,可以看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