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我還沒有參加工作,那時,把自己看得很大,感覺天地很廣,可以大有作為,對于時間還沒有什么概念。 三十歲時,我寫了篇文章,題目是《三十歲囈語》,不知道怎么一晃蕩,就到了三十歲。我心里有點慌,感覺很多事要做,很多事又都沒有做。 四十歲,我的睡眠質量急速下降,工作、生活中無形的壓力讓自己無處逃遁。感覺人老了,都四十歲了,還能做點什么呢?那年,我決定放手,放棄,過一種安閑的生活。 一年又一年,消耗著我的激情,打磨著我的耐心,我漸漸發(fā)覺,自己還沒有那么老,還不是什么也不能干的年齡,也懂得,年紀再大,活著,就得有事做。我也越來越意識到要學會過一種慢生活,安于當下,內心寧靜了,才能感知到生活的幸福。慢下來,吃飯時,就品嘗谷粒的清香;走路時,就感受風兒的輕柔。晴天,就看看藍天,看看太陽;陰天,就欣賞一下天空的無常。慢下來,開車時,不再聽音樂,不再聽新聞,也不急著趕路,就安心地開車,看風景,感知車兒行駛的心情。 慢下來,工作時,就安心地工作,全身心地感受工作的快樂。這時,就不會以工作成績而過于興奮,也不會以一時的挫折而喪氣。有時,情緒即使有了波動,很快都會平復。時光會生出一切,也會抹平一切,人生只不過是大海的一朵浪花,每一刻都值得珍惜。 慢下來,特別懂得感恩,生活中所有的相遇,都是千千萬萬個“因”得來的“果”,每個人都值得善待,每件事都值得珍惜。因為感恩,也會更加懂得敬畏,從而會從內心深處升騰起更多的善念,小心地關照自己的言行,以至于一念一念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