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過后,菜市場里苦瓜開始暢銷。 有人會好奇,苦瓜那么苦,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吃呢? 自古以來,中國人是吃苦耐勞的典范。 逐鹿中原的帝王將相有臥薪嘗膽的勵志故事;士大夫有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的教導;醫(yī)者有“苦口良藥利于病”的勸喻;民間有 “食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熏陶。 食用苦瓜既是我國文化傳統(tǒng)的延伸,也是養(yǎng)生的智慧的體現(xiàn)。 圖丨 袁金塔 作品 根據(jù)相關資料記載,苦瓜在明朝(13世紀)由印度傳入中國,在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湖南、四川等省普遍栽培,作蔬菜食用,也作為中藥使用。 苦瓜在17世紀傳至歐洲,但歐洲人一般把它作為觀賞植物來對待,并不食用苦瓜,可見苦瓜的苦并得不到歐洲人的接納。 苦瓜生于濕熱的印度,并作為食物廣為流傳,可見它具有清熱利濕祛暑的效果。 在廣東,炎炎夏日里,餐桌上少不了苦瓜。廣東人習慣把苦瓜叫涼瓜,有取其清熱涼喉之意。 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對苦瓜評價甚高:營養(yǎng)成分較多,其中維生素含量尤其高,還含有粗纖維、苦瓜素、苦瓜苷等物質(zhì),可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機體應激能力。 苦瓜中的苦瓜苷和苦味素能增進食欲,健脾開胃。苦瓜還可以美容減肥、降低血糖等等。 圖丨 社會瑩 攝影 中醫(yī)學認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 夏至前后經(jīng)常吃些苦瓜等苦味菜,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調(diào)和脾胃,清除疲勞,醒腦提神等作用。在酷暑天氣吃苦瓜,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由于苦瓜性味寒涼,吃了容易腹疼腹瀉,不適宜涼拌食用,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宜食用。 俗語有云:事無美惡,過則成災。苦瓜苦寒,苦能瀉心,不適宜大量食用,避免造成脾虛腹瀉、陰寒凝聚、心率過慢、甚至情緒抑郁。 圖丨 社會瑩 攝影 苦瓜的禪意 古印度,弟子出發(fā)朝圣, 師父拿出一個苦瓜相贈,并特意囑托弟子把苦瓜浸泡在每一條經(jīng)過的圣河中,并且把它帶進他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養(yǎng),并朝拜它。 弟子依照師父的教言去做?;貋硪院?,他把苦瓜交給師父,師父叫他們把苦瓜煮熟,當作晚餐。晚餐的時候,師父吃了一口,然后語重心長地說:“真奇怪!泡過圣水,進過圣殿,接受過朝拜,這苦瓜竟然沒有變甜!” 弟子聽了,立刻開悟。 圖丨 社會瑩 攝影 烹調(diào)苦瓜的小妙招 ● 把苦瓜對半切開以后,先挖去苦瓜的瓤和籽,然后再把里面那層白色的膜也去掉,這幾個地方都是苦味最重的,清除干凈后就可以減去大半的苦味了。 圖丨 Catthy 貓貓醬 攝影 ● 接下來我們可以把苦瓜切成需要的形狀,然后灑上細鹽拌勻腌漬一段時間,腌到苦瓜變軟出水為宜,并把腌出的水倒掉不用。細鹽腌漬不但可以減輕苦味,還能讓苦瓜保持其本色的清香味。 ● 把腌好的苦瓜放入開水鍋里,并在開水鍋里放幾滴油,焯燙大約一分鐘,撈出瀝干。 焯水有三個好處:減少后續(xù)炒制的時間;保持碧綠不容易變黃;保持苦瓜多汁鮮嫩。 參考文獻: 養(yǎng)生之道網(wǎng)《夏至吃苦瓜的由來》廣州智生網(wǎng)絡技術(shù)有限公司官方賬號 2021年6月21日 百度百科 苦瓜條目 2021年6月23日 厚樸健康營 《清熱祛暑,苦瓜牛柳|斌哥的私房菜》王東斌 2021年6月16日 圖丨 社會瑩 攝影 ![]() —下期更精彩— 文 | 若蘭 圖 | 網(wǎng)絡 校對丨紫蘇 編輯 | 似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