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種水果成功躋身了飲品店的“C位”,成為了爆款咖啡、熱門奶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它就是夏日水果界“王牌”之一的椰子。 椰子的味道清爽甘甜不油膩,是酷暑里大家迫切追尋的滋味。同時,椰子的營養(yǎng)價值也不容小覷,而且它全身都是“寶”,現(xiàn)在吃好處是真不少。 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椰子性味甘平,入胃、脾、大腸經(jīng),具有健脾益氣、清暑解渴、利尿消腫等多種功效。針對脾虛所導致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惡心嘔吐,以及小便不利所導致的四肢浮腫等癥狀,適當食用椰子都能起到一定的調(diào)養(yǎng)作用。 而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角度來看,椰子也同樣渾身是寶,營養(yǎng)“全能”。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椰子水應(yīng)該是奶白色的。但其實,那些奶白色的椰汁是椰子果肉榨汁濃縮后調(diào)配而成的飲料,椰子真正的汁水顏色是清澈透明的。 椰子水中94%以上都是水分,剩下的成分中,含有蛋白質(zhì)、維生素及鉀、鎂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鉀含量在常見水果中排名第2,高達475mg/100g,比香蕉更高。而且它低糖、低脂,可以說是一種天然的電解質(zhì)飲料。 在高溫天或普通運動過后飲用椰子水,可有效補水,幫助恢復體力,輔助緩解肌肉疼痛,維持心腦血管健康。 新鮮椰肉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zhì),每百克含量在3.33g左右,可以和牛奶相媲美。此外,椰肉中的膳食纖維也很是豐富,為4.7g/100g,對于促進腸道蠕動、加速體內(nèi)有毒有害物質(zhì)排出、預防便秘具有一定功效。 椰肉中同樣含有鉀、磷、鎂、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是一種不錯的“果肉”。不過它的脂肪含量也比較高,而且大部分都是飽和脂肪,每百克熱量高達241kcal,吃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管住嘴”。 小貼士 平常喝奶茶等飲料時里面加的椰果并不是椰子的果肉。 純正的椰果,它的主要原料是椰子水,然后通過微生物發(fā)酵形成最后的產(chǎn)物;但為了節(jié)省成本,市面上賣的不少椰果都是由魔芋粉、明膠等制作而成的,雖然也能補充一些膳食纖維,但和椰子基本沒什么關(guān)系。 除了乳白色的椰奶、椰汁飲料是取自白色椰肉部分之外,椰子油也是由椰肉榨取而出的。不同于其他的植物油,椰子油中飽和脂肪酸占大頭,比例高達80%。 不過它的飽和脂肪酸以中長鏈脂肪酸為主,相對比較好消化,對肝臟負擔較小。 而且椰子油在加熱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多環(huán)芳烴等有害物質(zhì)較少,熱穩(wěn)定性好,適合在高溫煎炸、烘焙時使用。但相比較而言,椰子油只適合偶爾用一用,日常炒菜烹飪,還是更推薦用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 椰子買回家,除了直接喝椰子水、吃椰子肉之外,還可以做成各種甜品糕點,比如椰汁西米露、椰子糕、椰子凍。此外,用它入菜其實也是一絕。 食材:嫩雞1只,椰子1個,馬蹄3個,小金桔2個,香菜,蒜,姜 做法: ① 嫩雞洗凈后切成小塊,椰子切開,將椰子水入碗中,挖出椰肉切成塊狀備用; ② 將椰子水和清水按照1:1的比例兌勻,倒入鍋中,大火煮開后放入姜片、雞塊、馬蹄、椰子肉,蓋上鍋蓋; ③ 待椰子雞再次煮開后轉(zhuǎn)小火慢燉,食材全部成熟后可放入小火鍋中邊煮邊吃,其中還可以涮入自己喜歡的配菜; ④ 吃雞肉的時候可搭配香菜、蒜末、辣椒醬、生抽、金桔汁調(diào)和而成的蘸料,味道更佳。 這道椰子雞口味鮮咸、椰香芬芳,可補虛、益氣、生津,是夏日清補的不錯選擇。 食材:雞腿肉,椰子,橙子,獼猴桃,火龍果 做法: ① 雞肉洗凈后切塊,火龍果、獼猴桃、橙子同樣切塊,盛入碗中備用; ② 椰子取出汁水和果肉,將椰肉打碎,用來腌制雞肉; ③ 起油鍋,下入雞肉,煸炒成熟后盛出; ④ 鍋內(nèi)少油,放少許鹽,待鹽熔化后再倒入椰子水,湯汁粘稠時下入雞肉,最后將其澆在碗內(nèi)的水果上即可。 四種水果入菜,可有效改善中老年人水果攝入量不足的問題,同時其中富含的鉀元素對于輔助控壓、保護心臟也有一定益處。 椰子的熱量主要集中在椰肉之中——每100g椰肉的熱量高達241kcal,而100g瘦豬肉也只有143kcal的熱量。所以大家在吃椰子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量,尤其是本身已經(jīng)患有肥胖及糖尿病的人群,在吃椰肉時更要謹慎。 |
|
來自: 可愛的歡歡樂樂 > 《大醫(yī)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