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懷帝司馬熾(284年-313年),字豐度,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十五子 ,晉惠帝司馬衷異母弟,母王媛姬,西晉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 司馬炎的兒子多,有25個,司馬熾是最小的。公元289年,司馬炎封年僅5歲的司馬熾為豫章王。司馬熾年紀小,他潔身自好,只閉門讀書,鉆研史籍,根本不參與亂事,這樣不僅保住了性命,還有了一定的聲望。 司馬熾的人生的幸和不幸,都來自他的白癡大哥司馬衷,和他的大嫂史上著名的丑女人賈南風。 八王之亂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開始,到光熙元年(306年)結束,共歷時十六年。 到了公元304年,司馬炎的25個兒子在自相殘殺中只剩下了4個。 此時是河間王司馬晞掌權,他廢了皇太弟成都王司馬穎,就只能從吳王司馬晏和豫章王司馬熾中挑選一個,委以重任。 司馬晏同司馬熾相比,既無能有沒有聲望,于是就立了司馬熾為皇太弟,作為司馬衷的法定接班人。 公元306年,東海王司馬越攬權,他毒死惠帝司馬衷,司馬熾繼皇帝位,即晉懷帝。第二年改元永嘉,以司馬越為太傅輔政。 晉懷帝在位七年,晉朝政治并無新起色,天下百姓饑餒,人相食,流民遍野,百官也大半流亡。朝政混亂和國力羸弱為周邊民族的首領們長驅直入提供了可乘之機。司馬越毒死白癡皇帝司馬衷,把司馬熾送上了皇位,從此,給了他無上榮耀,也給了他無邊的恥辱。 在八王之亂的十幾年,西晉朝國力大大損耗,此時,內亂方平,外患又生。 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晉懷帝密詔茍晞討伐司馬越,三月發(fā)布詔書討伐,司馬越于同月病死。此時洛陽城中糧草用盡,四處都有匪兵劫掠,已經(jīng)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文武百官逃走了十之八九。 司馬熾也想趁亂逃走,可他身邊連侍衛(wèi)都沒有了。他帶著幾個隨侍宦官跑出西掖門,就遇到盜賊搶劫,只好又返回宮中。 六月,洛陽城被石勒等人攻破,俘虜懷帝,殺太子司馬詮、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毀宮殿。匈奴人又放火燒毀了整個洛陽城。魏晉以來,耗費無數(shù)人力和物力,歷時一百年才建成了一代名城,就被他們完全焚毀了。 不久后的公元313年二月初一日(公歷3月14日),劉聰用毒酒毒殺晉懷帝,享年30歲,葬處不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