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的閱讀打卡,能改變我什么?讓我更加地熱愛閱讀,更加地愛上文字,更加地喜歡寫寫了,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進步~ 前段時間購買了當當閱讀器,加入21天閱讀打卡群,21天讀三本書。打卡滿21天,不僅有獎勵,如再加為精選,還有額外獎勵,班級優(yōu)秀還有半年的VIP。 21天的閱讀,讓我21天寫出篇篇精選的書評。下面奉上閱讀《月亮和六便士》的七天里每天一篇的書評。 因為我自己也想不到,我曾經(jīng)在兩年多之前讀過這本書,那篇書評費了九虎二牛之力。兩年多過后,再讀這本《月亮和六便士》,寫了七篇書評還寫的意猶未盡,這前后的對比,是跟我越來越愛學習有關(guān)吧。 媽媽,那是因為他沒找對老婆!(兩年多前寫的書評) 1 第一篇 12 DECEMBER 2018 兩年前曾經(jīng)讀過這本書,正如導讀的譯者所寫的,毛姆在這部小說中,展現(xiàn)出爐火純青的敘事技巧和優(yōu)美準確的遣詞造句,那精準美妙的用詞,讓我在兩年后用當當閱讀器閱讀文章時,我已經(jīng)不像第一次閱讀時那樣囫圇吞棗了,我開始細品“細嚼慢咽”,看到讓人拍案叫絕的句子劃線,看到好的詞語加進我的生詞庫,查看詞語解釋,一邊讀著一邊為作者精彩的文筆連連叫好,讓我依然讀的如行云流水的快感,如癡如醉不忍釋卷。 繼續(xù)體會那文以載道的奧妙精深之處,比如這段“有些為老不尊的長者,滑稽的模仿年輕人的吵吵嚷嚷,想要證明屬于他們的時代尚未逝去;他們像最有活力的后生那樣振臂高呼,喊出的口號是那么的空洞;他們就像人老珠黃的蕩婦,試圖通過梳妝打扮和賣弄風情來重獲青春永駐的幻覺……”這不就是我們現(xiàn)如今某些生活方面的真實寫照嗎?毛姆簡直就是人生的哲理大師,他的洞察力直抵人性的最深處,所以經(jīng)典是有道理的。 2 第二篇 12 DECEMBER 2018 “我要畫畫”當斯特里克蘭重復了三遍我要畫畫時,對他之前冷酷無情的憤怒情緒一點點瓦解掉。一個40多歲的男人,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里拋妻別子,不再背負責任使命,離開一直以來舒適安樂窩,打破生活的慣例,而且做得那么徹底沒有人性,是為了開始生活在自己的夢境里,現(xiàn)實生活對他已經(jīng)毫無意義,有誰能像他做得這么淋漓盡致的做回自己,我想借我們十個膽也做不到。 之前刻板無趣的男人,在“我要畫畫”驅(qū)使下,變得生動幽默快活,前后的反差讀得我們瞠目結(jié)舌,可又覺得如此合情合理。他明白誰離開誰都能活得了,所以為了自己的夢想,他不應該具有人性。太具有人性,沒辦法徹底,傳統(tǒng)道德讓我們覺得應該要憎恨這種行為,可我們的羅曼蒂克情懷,又覺得這太讓人透氣,他替我們干了一件八輩子都不敢干的大事。他是天才,天才就該如此。 在閱讀時,由于毛姆入木三分細膩刻畫到骨髓里的描寫,讓我們閱讀體驗猶如過山車般的跌宕起伏,尖叫聲吶喊聲在我們心底里連綿不絕,如果你是寫作愛好者,這本書必定是你的寫作圣經(jīng)。 3 第三篇 12 DECEMBER 2018 能成為偉大的作家,他們是感性與理性交融,他們不會被感性牽著鼻子走,也不會理性的不知東西南北。但我們的情緒卻如“木偶”地被牽著,讓我們透過紙張恨不得撲過去,替斯特羅夫去揍斯特里克蘭一頓,踢掉書撕爛它,才能平息心中那燃燒的熊熊烈火,仿佛那樣真的把斯特里克蘭給揍了,從而顯示我們爆棚的正義感。但我們又被作者施了魔法,撿回書繼續(xù)欲罷不能地往下讀。我們做不到感性理性的掌控和克制,我想充其量也就是文字愛好者。對作家來說,把惡棍的形象塑造得合乎邏輯和完整豐滿,這別具一種吸引力。作家更為關(guān)注的是去認識,而不是去評判。這哪是凡夫俗子能達到的高度呀!
4 第四篇 12 DECEMBER 2018 讀《月亮和六便士》已到了第四天,此刻突然很想跟當當閱讀器發(fā)起這21天的打卡活動的組織方說聲謝謝,選擇哪一個班都是緣分。在這個一天讀一本書的快速閱讀的時代,我非常喜歡,我們能慢下來,用一個星期時間來閱讀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慢下來,讓我們在閱讀中學會了思考,而打卡寫閱讀感悟更讓我們把理解力升華。閱讀非常重要,靜靜地閱讀更是重要,閱讀別人的作品,我們雖然是別人人生的觀望者,其實是在跟自己對話,這樣的感覺非常美妙。人生云水一夢,而我們就是那個尋夢的人。
5 ![]() 第五篇 12 DECEMBER 2018 渾身酸痛的他終于想起了母愛的溫柔。五年沒有回過家的斯特羅夫在受到致命打擊后,終于想到回家鄉(xiāng)去療傷。他曾經(jīng)拒絕安穩(wěn)生活,如今讓他感到非常向往。由此他總結(jié)到生活的智慧是必須懂得安詳?shù)拿篮谩1仨氝^著安分守己的日子,以免引起命運女神的注意。必須保持卑微的心態(tài)。因為藝術(shù)是世界上偉大的東西,她就像月亮高高掛在天上,可斯特羅夫夠不到,他受傷了只能后悔自己當初選擇的錯誤,而有這樣思想的也注定成不了藝術(shù)天才。 雖然他也是一個有藝術(shù)細胞審美眼光的人,雖然他內(nèi)心也有羅曼蒂克情調(diào),但無奈他外表長得實在是不敢恭維。而斯特里克蘭卻長著一副讓女人心馳神搖的外貌,或許人都有想征服對方的欲望。但具有藝術(shù)天才的人是不能拘囿于生活之中,他們最可怕沒有了自我被束縛,他很討厭自己有這樣的欲望,其實他需要的是很簡單的東西,就是實現(xiàn)他的夢想。 所以斯特羅夫就成不了藝術(shù)家也畫不了偉大的作品。但他看到斯特里克蘭畫的布蘭琪,他忽然對他不恨了,因為他知道斯特里克蘭才是真正的藝術(shù)天才,是不是人們對有藝術(shù)天才的人都有寬容的態(tài)度?也許是的。讀這部偉大的作品,我們前后心境認知的改變,也是我們之前始料不到的。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斯特里克蘭的妻子,如果能給他自由的空間,多多走入他的內(nèi)心,尊重他,他也不會這么離經(jīng)叛道……作為一個女讀者,忽然理解了男人的心。 6 ![]() ![]() 第六篇 12 DECEMBER 2018 隨著不斷的深入閱讀,發(fā)現(xiàn)好奇心被足足地吊了起來。有種急于要“窺探”斯特里克蘭后來的生活究竟會如何的迫切心理。甚至“齷齪”地認為他過的生活應該得后悔,應該得怨生載道,應該得……因為這樣比較合乎情理。但人往往最容易犯的一個最致命的弱點是,喜歡從表象上從物質(zhì)方面去判斷去構(gòu)建自己的認知,卻忽略了一點就是,有一種財富是精神的富有和心靈的富足。 這樣的人,他根本不屑于世人的眼光和想法。而塔希提就是斯特里克蘭的魂牽夢縈的心靈棲息地,夢中的世外桃源。而這里就是他朝思暮想的故鄉(xiāng),這里有他要尋找的某種永恒的東西,在這里他的心終于不再躁動,讓他發(fā)現(xiàn)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實相,讓他發(fā)現(xiàn)世間最美妙的東西,讓藝術(shù)智慧得到升華,讓他為這世界創(chuàng)造了美……哪怕是窮苦潦倒,落魄,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艱苦日子,他都從不懊悔,怨恨自己當初踏出的這一步。就憑這一點,那種精神優(yōu)于物質(zhì),個體大于社會,這種反世俗反傳統(tǒng)的立場,突然讓人肅然起敬,潸然淚下。
7 ![]() ![]() 第七篇 12 DECEMBER 2018 蒙田在《生命的法則》中寫道:……我們不總是在盲目的尋尋覓覓嗎?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尋什么。我們的情緒總是陰晴不定;我們的思緒總是變幻游移;我們對任何事都不肯專注和用心。誰若是能在行為和心性上自始至終,矢志不渝地堅守自己的原則和立場,那么他自己就可以成就自己的法。斯特里克蘭正是這樣的人,也正因為如此,這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打動了千萬讀者,因為人們很難做到像他那樣去追隨自己的夢想。 他后來的妻子愛塔說,“他從來不抱怨自己的命運,也從來沒有失去勇氣,甚至在臨死的時候,他的精神依然安詳而寧靜?!彼囆g(shù)給了他至高無上的力量。我想塔希提是他的伊甸園,而愛塔就是他的“夏娃”。知道他得了人人畏懼“聞風喪膽”的麻風病,而他的“夏娃”卻堅定地說,“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碑斔貜土诉@話時,就連鐵石心腸的斯特里克蘭都留下了兩行眼淚。一個給他充分自由,懂得他理解他欣賞他的女人……讓他最終成就了一幅幅不朽之作,這樣的女人不是他的真愛,那誰是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