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暗瘡,中醫(yī)古代稱面瘡,酒刺。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發(fā)生主要與青春期后皮脂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繼發(fā)感染和炎癥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guān)。其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顏色的白頭粉刺和黑頭粉刺,或炎性丘疹、結(jié)節(jié)、囊腫,嚴重時還形成膿腫,甚至破潰流膿。約85%的青少年長過痤瘡,所以痤瘡俗稱“青春痘”,盡管痤瘡多數(shù)在25歲前開始緩解,但它并不是年輕人的專利;晚發(fā)性痤瘡又稱“青春期后痤瘡”,是指發(fā)生于25歲以后的痤瘡,并不少見,約12%的女性青春期痤瘡,和3%的男性會持續(xù)到40歲以上;也有25歲之前沒有,之后開始長痘。 粉刺癥狀 早期癥狀: 開始時患者差不多都有黑頭粉刺及油性皮脂溢出,還常有丘疹、結(jié)節(jié)、膿皰、膿腫、竇道或瘢痕。各種損害的大小深淺不等,往往以其中一二種損害為主。 晚期癥狀: 病程長,多無自覺癥狀,如炎癥明顯時,則可引起疼痛和觸疼,癥狀時輕時重。 相關(guān)癥狀: 角栓 囊腫 丘疹 膿皰 皮膚油脂過多 結(jié)節(jié) 凹陷性疤痕 黑頭粉刺 酒糟鼻 一、癥狀 皮脂角化及角化不全的細胞所構(gòu)成的黑頭粉刺,擠塞在擴大的毛囊內(nèi),毛囊周圍有炎性變化。在化膿的損害中,患部組織有膿腫,周圍有很多的淋巴細胞及多核白細胞,有時可以發(fā)現(xiàn)葡萄球菌。如果損害已經(jīng)日久,還可看到漿細胞、異物巨細胞及增殖的成纖維細胞。在較大的損害中皮脂腺部分地或完全地損毀,有時成為很大的囊腫。 皮損主要發(fā)生于面部,也可發(fā)生在胸背上部及肩部,偶爾也發(fā)生于其他部位,眶周皮膚從不累及。開始時患者差不多都有黑頭粉刺及油性皮脂溢出,還常有丘疹、結(jié)節(jié)、膿皰、膿腫、竇道或瘢痕。各種損害的大小深淺不等,往往以其中一二種損害為主。病程長,多無自覺癥狀,如炎癥明顯時,則可引起疼痛和觸疼,癥狀時輕時重。青春期后大多數(shù)病人均能自然痊愈或癥狀減輕。臨床上根據(jù)皮損的主要表現(xiàn)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點狀痤瘡 黑頭粉刺是痤瘡的主要損害,是塞在毛囊皮脂腺口的乳酪狀半固體,露在毛囊口的外端發(fā)黑,如加壓擠之,可見頭部呈黑色而體部呈黃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 2.丘疹性痤瘡 皮損以炎性的小丘疹為主,小米至豌豆大的堅硬的小丘疹,呈淡紅色至深紅色。丘疹中央可有一個黑頭粉刺或頂端未變黑的皮脂栓。 3.膿皰性痤瘡 以膿瘡表現(xiàn)為主,膿皰為谷粒至綠豆大小,為毛囊性膿皰和丘疹頂端形成膿皰,破后膿液較粘稠,愈后遺留淺的瘢痕。 4.結(jié)節(jié)性痤瘡 當發(fā)炎部位較深時,膿皰性痤瘡可以發(fā)展成壁厚的結(jié)節(jié),大小不等,呈淡紅色或紫紅色。有的位置較深,有顯著隆起而在半球形或圓錐形。它們可以長期存在或漸漸吸收,有的化膿潰破形成顯著的瘢痕。 5.萎縮性痤瘡 丘疹或膿皰性損害破壞腺體,引起凹坑狀萎縮性瘢痕。潰破的膿皰或自然吸收的丘疹及膿皰都可引起纖維性變及萎縮。 6.囊腫性痤瘡 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腫,常繼發(fā)化膿感染,破潰后常流出帶血的膠凍狀膿液,而炎癥往往不重,以后形成竇道及瘢前。 7.聚合性痤瘡 是損害最嚴重的一種,皮損多形,有很多的粉刺、丘疹、膿皰、膿腫、囊腫及竇道、瘢痕、瘢痕疙瘩集簇發(fā)生。 8.惡病性痤瘡 損害為小米至蠶豆大小的青紅色或紫紅色丘疹、膿皰或結(jié)節(jié),輕柔軟,并且含有膿液及血液,它們長久不愈,以后痊愈遺留微小的瘢痕,也不感疼痛,浸潤也很少。此型多見于身體虛弱的病人。 二、體征 1、基本損害為毛囊性丘疹 中央有一黑點,稱黑頭粉刺;周圍色紅,擠壓有米粒樣白色脂栓排出,另有無黑頭、成灰白色的小丘疹,稱白頭粉刺。若發(fā)生炎癥,粉刺發(fā)紅,頂部發(fā)生小膿皰,此時可影響容貌。破潰痊愈后,可遺留暫時色素沉著或有輕度凹陷的疤痕,有的形成結(jié)節(jié)、膿腫、囊腫及疤痕等多種形態(tài)的傷害,甚至破潰后形成多個竇道和疤痕,嚴重者呈橘皮臉。臨床上常以一、二種損害較為明顯,往往同時存在油性皮脂溢出而并發(fā)頭面部脂溢性皮炎,此時面部油膩發(fā)亮,還可發(fā)生成片的紅斑,且覆蓋上油性痂皮,常年不愈。 2、發(fā)病部位以顏面為多 亦可見于胸背上部及肩胛處,胸前、頸后、臀部等處(見下圖)。自覺可稍有瘙癢或疼痛,病程纏綿,往往此起彼伏,新疹不斷繼發(fā),有的可遷延數(shù)年或十余年。 3、聚合性痤瘡病程長 多發(fā)于男性,常見丘疹、結(jié)節(jié)、囊腫、膿腫、竇道、瘢痕等多種損害混合在一起。此痤瘡分布廣泛。 4、炎癥性皮損有多種表現(xiàn) 丘疹、膿皰、結(jié)節(jié)和囊腫.丘疹膿皰型,這是最常見的是丘疹膿皰型痤瘡,這種痤瘡常常有粉刺和膿皰或丘疹,也就是說這種痤瘡通常會同時具有非炎癥性和中度炎癥性皮損.痤瘡的嚴重程度主要是由粉刺和丘疹及膿皰的比率來決定的.丘疹和膿皰越多,痤瘡就越重.這種痤瘡的癥狀表現(xiàn)為紅色小包、包頭略帶黃色,發(fā)病很癢,但是不能撓,會留下疤痕. 三、分類 嚴重程度分級有助于正確地選擇治療方案,目前根據(jù)國際改良法進行分級: 1. 輕度(Ⅰ級) 以粉刺為主,少量丘疹膿皰,總皮損小于30個; 2. 中度(Ⅱ級) 有粉刺,中等數(shù)量的丘疹和膿皰,總皮損在30-50個; 3. 中度(Ⅲ級) 大量丘疹和膿皰,偶見大的炎癥性皮損,分布廣泛,總皮損數(shù)在51-100個之間,結(jié)節(jié)少于3個; 4. 重度(Ⅳ級) 結(jié)節(jié)性、囊腫性和或性痤瘡,伴有疼痛并形成囊腫,總皮損多于100個,結(jié)節(jié)或囊腫多于3個。 四、中醫(yī)分類 1、肺經(jīng)風熱證 表現(xiàn)為顏面潮紅,粉刺焮熱、瘙癢,或有膿皰,苔薄黃,舌紅,脈細數(shù)等癥狀。一般面鼻及胸背部痤瘡屬肺,是由肺經(jīng)風熱阻于肌膚所致; 2、脾胃濕熱證 皮疹紅腫瘙癢,常伴有大便不暢,消化不良,腹脹,苔黃膩,脈滑數(shù)等癥狀。常由于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食物,導致脾胃蘊熱,濕熱內(nèi)生,熏蒸于面而成。 3、肝氣郁結(jié)證 多見于女子,皮疹反復發(fā)作,與月經(jīng)周期有明顯關(guān)聯(lián)。一般年齡偏大的女性,伴有月經(jīng)不調(diào),屬于此類。 4、肝腎陰虛證 多見于30歲以上的成年人,皮疹色紅不鮮,常見面色晦暗,色素沉著,神疲乏力,苔薄白,脈濡滑等癥狀。 5、熱毒血熱型 青春之體,血氣方剛,陽熱上升,與風寒相搏,郁阻肌膚所致。 粉刺一般治療 一、粉刺西醫(yī)治療 【痤瘡的治療措施】 ⒈注意調(diào)節(jié)消化道功能 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和刺激性食物,要常用溫水,含硫磺或其他去脂消炎的香皂洗滌患處。 ?、膊灰檬謸富驍D壓粉刺 不要使用油脂類化妝品和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 ⒊禁用溴 碘類藥物。 ⒋向患者解釋清楚痤瘡是青春期內(nèi)分泌的變化 主要是因性激素的變化而產(chǎn)生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治療可以減輕皮損,但很難完全消退,而隨內(nèi)分泌變化可周期性加重或減輕。 ?、祪?nèi)服療法 可以服用復方痘立消去疤除印藥物 廣譜抗生素可以控制炎癥,以感染為主的應首選抗生素,以四環(huán)素類最好。四環(huán)素可能抑制痤瘡丙酸桿菌和對白細胞趨化性的抑制作用,能使皮脂中游離脂肪酸濃度明顯下降。四環(huán)素可采用小劑量、長療程,開始0.25g,每日4次,連服一個月,以后每2周遞減0.25g,至每日0.25g時再維持一個月。紅霉素的用量及用藥時間同四環(huán)素。對其他抗生素無效的病例,可選用美滿霉素(二甲胺四環(huán)素)50mg,每日2次,2~3周后減為50mg,每日1次。氯潔霉素(Clindamycin)是四環(huán)素最好的替換藥,適用于炎癥重或?qū)λ沫h(huán)素耐藥者。開始劑量0.15g,每日2次,病情控制后減為每日1次,平均療程3個月左右,可引起嚴重腹瀉和假膜性結(jié)腸炎等副作用,故僅用于皮炎重而無腸道疾病的患者。 6.性激素 不能作常規(guī)應用。 1)乙烯雌酚 嚴重的患者可以用乙烯雌酚1mg,每日1次內(nèi)服,10天為1療程。如女病人使用,要在月經(jīng)后5天開始使用,對于月經(jīng)前加重的女患者可在月經(jīng)開始后兩三周內(nèi)每天服乙烯雌酚0.25~0.5mg。對有栓塞性疾病、半身不遂、肝臟疾病、子宮不正常地出血者禁用。 2)也有人對女病人應用絨毛膜激素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in)每周1次,肌注500~1000U,不在月經(jīng)前5~10天內(nèi)應用。 3)黃體酮 對病情嚴重的以及月經(jīng)前加重的女患者,可在經(jīng)前10天肌肉注射黃體酮10mg,經(jīng)前5天再注射5mg。 7.抗雄性激素 抗雄激素治療能降低皮膚表面游離脂肪酸含量和減少皮膚表面細菌數(shù),從而阻止或/和減輕毛囊及其周圍不同程度的炎性反應而達到治療作用。 1)安體舒通 每次20mg,每日3次。 2)酮糠唑 每日200mg,頓服一月后改為每天100mg頓服。 3)西米替丁 每次400mg,每日3次,一月后改為每次200mg,每天3次。 上述三種藥物治療女性痤瘡,效果大為明顯。 4)復方炔諾酮 男性每天1片,連服4周,女性在月經(jīng)來潮第5天,開始0.625mg,連服22天。 5)甲氰咪呱 口服0.2g,每天3次。飯前服藥,4周為一個療程。認為有抗雄激素作用,可阻斷二氫睪酮對毛囊受體的結(jié)合,抑制皮脂排出,減輕炎癥。 8.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 本身能引起痤瘡性損害,對嚴重的囊腫性痤瘡和聚合性痤瘡,小劑量可減輕炎性反應,但只是暫時有效,長期應用就會發(fā)生許多副作用,一般盡量不用。常用強的松10mg,每日2~3次,有效后逐漸減量,時間不宜過長,并注意其副作用。目前多主張與女性激素或抗雄激素聯(lián)合應用,效果更好。 9.維甲酸類 抑制滯留的角化過度,防止新的阻塞和炎癥形成,減少皮脂分泌和粉刺形成,對結(jié)節(jié)和囊腫性皮損效果好。13-順維甲酸1~2mg/kg,分兩次服,連服2~3周,如需第二個療程應停藥8周后重復。停藥后皮損可繼續(xù)好轉(zhuǎn),但有皮膚干燥、唇炎、消化道癥狀、致畸形等。孕齡患者在服藥期間及停藥后半年內(nèi)應避孕。 10.氨苯砜(DDS) 可能有抗炎作用,適用于囊腫性和結(jié)節(jié)損害,口服50mg,每日2次,連服1~2個月,應注意血液系統(tǒng)、肝損害副作用。 鋅制劑 有抑制毛囊角化或炎癥作用,葡萄糖酸鋅70mg,每日3次,連服4周,或硫酸鋅0.2g,每日2~3次,連服4~12周,有胃腸道副作用。 11.維生素類 1)維生素B2、B6和復合維生素B。 2)維生素A每天15萬U,連服4~8周。 3)維生素A每天15萬U和維生素E每天50mg,連服4~8周。 ?、锻庥弥委?/p> 治療的目的是消炎、殺菌、去脂、清除皮面過多的油膩,去除毛孔堵塞物使皮脂外流通暢。保持皮膚清潔、控制感染??擅咳沼脽崴?,肥皂洗臉1~3次,用含有硫黃的藥皂洗更好。 12.抗生素類藥物 1%氯酊(氯霉素 水楊酸),2%紅霉素酒精,1%潔霉素溶液等。 13.過氧化苯甲酰 有殺菌、角質(zhì)剝脫和溶解作用,抑制皮脂分泌,減少游離脂肪酸。但少數(shù)患者對過氧化苯甲酰外用有反應,可產(chǎn)生接觸性皮炎。因此,用藥前要作斑貼試驗,無反應再用,實驗證明使用3.5%過氧化苯甲酰洗劑、霜劑等制劑效果較好,外涂每日1~2次。 14.維甲酸類 有角質(zhì)剝脫作用,如0.05%~0.1%維甲酸霜或溶液,每日外涂1~2次。注意如用藥后局部出現(xiàn)刺激反應性紅斑、脫屑等,應暫停1~2日,然后繼續(xù)使用,或從低濃度開始至皮膚耐受為止,可連用1~2個月。 白色洗劑(硫酸鋅4.5,含硫鉀4.0,玫瑰水或水加至100)減少皮脂,抑制感染,使毛囊口擴張,便于皮脂排出。每日1~2次。 15.物理療法 面膜 有中藥面膜和倒膜兩種,在做之前均先清潔皮膚,然后涂藥、噴霧、按摩使理療、按摩、藥物融為一體,相互作用達到治療和美容的目的。 1)中藥面膜 將面膜粉加入少量的蜂蜜,用水調(diào)成糊狀,然后涂于面部,邊涂邊噴霧邊中醫(yī)按摩手法循經(jīng)按穴位和血循環(huán)的方向按摩。 2)倒膜面膜 在基質(zhì)中加入不同藥物,制成各種霜劑,然后將霜劑涂于面部,邊涂邊噴霧邊按摩數(shù)分鐘,用脫脂棉將眼、鼻、口和胡須部蓋好后,再將石膏用水調(diào)成稀糊狀,立即涂于面部,注意要露出鼻孔和口,待石膏由軟變硬變熱,由熱慢慢變涼,即可將石膏拿下。 皮損內(nèi)注射 用去炎松混懸液0.05~1ml(每ml含10mg)用鹽水稀釋注入嚴重的結(jié)節(jié)和囊腫損害內(nèi),每周1次,可連續(xù)3~4次。 粉刺辨證論治 二、粉刺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在臨床上將痤瘡分:濕熱癥,內(nèi)毒血熱癥、血虛風燥癥。中醫(yī)建議,濕熱癥: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議抑菌為主可以使用中藥配合使用。痤瘡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蓮、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排毒食品。 血虛風燥癥:血虛風燥癥應注意肝火旺盛,在飲食盡量清淡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蘿卜、一定注意避免面煙酒,同事可以用一些調(diào)理氣血的藥物、止癢潤燥、清熱利濕進、修復皮損進行治療,如百膚 樂痤瘡靈純中藥效果顯著。保持心情舒暢、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過敏的患者盡量不要接觸過敏原。 1、肺熱引起痤瘡 ,宜用清泄肺熱法 肺熱痤瘡,多由肺有宿熱,復感風邪,遂使肺熱不得外泄引起。其癥面長丘疹,狀如粟米,可擠出白粉色油狀物,皮疹以鼻周圍為多,亦可見于前額,間或有黑頭粉刺,且伴口鼻干燥,大便干結(jié),苔黃,舌紅,脈數(shù)。當用上法。宜用瀉白散 (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合枇杷清肺飲(人參、枇杷葉、黃連、黃柏、桑皮、甘草 )化裁治之。 2、血熱引起痤瘡 ,宜用涼血清熱法 血熱痤瘡,多由情志內(nèi)傷,氣分郁滯,日久化熱,熱伏營血所致。其癥顏面丘疹以口鼻及兩眉間為多 ,面部潮熱明顯,婦女尚有月經(jīng)前后丘疹增多,舌紅,脈細數(shù)等。當用上法。用涼血五花湯 (紅花、玫瑰花、雞冠花、野菊花、凌霄花 )合桃紅四物湯 (桃仁、紅花、當歸、生地、赤芍、川芎 )加減治之 ,其效頗佳。 3、胃熱引起痤瘡 ,宜用清瀉胃腸法 胃熱痤瘡,多由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之物 ,使腸胃燥結(jié) ,中焦積熱 ,郁于面部皮膚而致。其癥面部丘疹 ,狀如粟米 ,能擠出白粉樣油狀物 ,間有黑頭粉刺 ,以口周為多 ,亦可見于背部與前胸 ,且常伴有口干口臭 ,飲食較多 ,舌燥 ,喜冷飲 ,大便秘結(jié) ,脈沉實有力等。最宜上法。用清胃散 (黃連、升麻、當歸、生地、丹皮、石膏 )加減治之 ,甚驗。 4、熱毒引起痤瘡 ,宜用清熱解毒法 此痤瘡多由肺胃蘊熱上炎 ,復感外界毒邪 ,熱毒相結(jié) ,蘊于面部皮膚引起。其癥為面部有散在丘疹 ,以小膿皰為主 ,周圍常有紅暈 ,自覺疼痛 ,嚴重時可火欣紅腫痛 ,伴有發(fā)熱 ,舌紅苔燥 ,脈實數(shù)等。當以上法治之。用五味消毒飲(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隨癥出入 ,其效非常。 5、濕毒血瘀引起痤瘡 ,宜用除濕化瘀法 這種類型的痤瘡 ,多由素體蘊濕 ,郁于肌膚 ,復感外界毒邪 ,致濕毒凝聚 ,阻滯經(jīng)絡(luò) ,氣血不和而成。其癥除丘疹、膿皰外 ,常以結(jié)節(jié)囊腫為主 ,皮膚出油較多。最宜上法。用除濕解毒湯 (土茯苓、薏苡仁、萆艸解 、車前子、大豆黃卷、澤瀉、板藍根、赤芍 )加減治之 ,必收良效。 6、中藥治療痤瘡常見中成藥 中醫(yī)主要采用清熱祛風、涼血利濕的方法: 成藥可選用防風通圣丸、歸參丸等,內(nèi)服可用枇杷葉9克、桑皮9克、苦參9克、赤藥12克、丹皮10克、菊花9克、生草9克,水煎服,日服一劑。大便干燥者, 可酌加酒軍6~10克;結(jié)節(jié)性囊腫可酌加貝母10克、凌霄花6克。外治可用顛倒散,每晚用茶水調(diào)后搽患處,白天洗掉。 白芍3克、細辛3克、通草2克、桃仁3克,加大棗兩枚掰開。 每日早七時下午四時開水泡服,八劑一療程。服到痘痘或大便排出為起效,再繼續(xù)堅持到光潔的那一天。 不用熬藥,只要把藥放入一個塑料旅行杯(杯口帶濾網(wǎng)的那種)用開水沖泡服用即可。 7、中藥治療痤瘡配方 [方一]浙貝母、白附子、菊花葉、防風、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將6味為細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藥搗為丸,早晚擦面。本方祛風清熱,適用于痤瘡、雀斑。 [方二]赤小豆20克,細辛6克,麻黃3克,銀花10克,澤瀉8克,茯苓15克,車前子8克,神曲15克,紅花3克,甘草6克。煎湯代茶,1日1劑,并用藥液清洗患部,早、晚各1次。本方功能消瘡,適用于痤瘡。 紅蘿卜汁消粉刺 取紅蘿卜1000克,洗凈壓汁,8枚桃樹葉煎水汁400毫升,倒入蘿卜汁里,用此法洗臉,每日洗臉三次,一日一劑,堅持洗三天,粉刺既可消除。泡永久花治“青春痘”。 年輕人青春發(fā)育期,臉上易長“青春痘”,可治愈,方法是;永久花開花時,采摘一把鮮永久花,晚上臨睡前先以溫水洗臉,取永久花數(shù)枚,雙手揉搓至出水,在患部反復涂擦,擦到無水時為止,然后上床睡覺,第二天早晨洗臉,同法連用三天,一周后“青春痘”便會自然消失。 8、中藥治療痤瘡偏方 中醫(yī)提示銀杏仁適量,切成片,每晚睡前溫水洗凈患部(不可用香皂、肥皂),取銀杏仁片反復擦患部,邊擦邊削去用過的部分。每次用1~2粒,一般7~10次即可見效。 鮮櫻桃枝葉、鮮桃樹枝葉各50克,鮮槐樹枝葉、鮮柳樹枝葉各40克,鮮豬苦膽2~3個。將各種枝葉切碎,加水煎沸,加入豬苦膽汁,熏洗患部。每日2~3次,每劑用豬苦膽1個。 枇杷葉、夏枯草、桑白皮各15克,銀銀花、連翹、黃芩各10克,海浮石50克,生甘草7克。水煎2次,藥液混合,2次分服,每日1劑。丹參100克。研為細粉,每天3次,每次3克內(nèi)服。一般2周后即可好轉(zhuǎn),約6~8周痤瘡減少??芍饾u減量,每天1次,每次3克。硫磺、川軍各等份,研細粉,用清水調(diào)和,敷于患處。每日2~3次。枯礬10克,硫磺、大黃各5克,黃連、黃柏各3克。冷開水100毫升浸泡1晝夜。每晚睡前將藥液搖勻,涂于患部。 粉刺護理 1、疤痕疙瘩、疤痕過度增生是創(chuàng)傷、外傷的一種重要的并發(fā)癥,造成疤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燒燙傷、外傷、創(chuàng)傷、痤瘡(青春痘)、打耳孔、打預防針,都可以形成不同程度的疤痕增生及疤痕疙瘩。 2、它的預防措施主要在于疤痕形成前、形成間尚未成熟階段,主要目的是盡量去除各種造成疤痕增生的因素,減少疤痕的生長,預防疤痕對機體造成的各種畸形和功能障礙,嚴重時注意盡量減少對患處的機械、化學、熱力的刺激. 3、平時注意防止創(chuàng)傷、燒燙傷、打耳孔、紋眉線等以免損傷真皮,特別是免役功能差的部位,如胸前,肩背等處。 4、青春痘痊愈后,一般會留下深色的斑點,這些斑點跟青春痘一樣難看。因為長青春痘的時候,病菌會刺激青春痘附近的色素細胞,所以青春痘痊愈后會留下深色的斑點,這種反應叫炎癥色素沉積癥。 粉刺飲食 痤瘡的食療方(資料僅供參考,具體請詢問醫(yī)生) 一)綠豆薏苡仁湯 綠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凈,加清水500克,泡30分鐘后煮開,沸幾分鐘后即?;穑灰疑w,燜15分鐘即可,當茶飲。每天3-5次,適用于油性皮膚。 二)果菜綠豆飲 用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檸檬、蘋果、綠豆各適量。先將綠豆煮30分鐘,濾其汁;將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蘋果分別洗凈切段或切塊,攪汁 ,調(diào)入綠豆汁,滴入檸檬汁,加蜂蜜調(diào)味飲用。每日1-2次,具有清熱解毒、殺菌之功效。 三)海帶綠豆湯 海帶、綠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紅糖適量。將玫瑰花用布包好,與各藥同煮后,去玫瑰花,加紅糖食用。每日1劑,連用30日。 四)薏苡仁海帶雙仁粥 用薏苡仁、枸杞子、桃仁各15克,海帶、甜杏仁各10克、綠豆20克、粳米 薏苡仁海帶雙仁粥80克。將桃仁、甜杏仁用紗布包扎好,水煎取汁,加入薏苡仁、海帶末、枸杞子、粳米一同煮粥。每日2次,具有清熱解毒、清火消炎、活血化瘀、養(yǎng)陰潤膚之功效。 五)枸杞消炎粥 枸杞子30克、白鴿肉、粳米各100克,細鹽、味精、香油各適量。洗凈白鴿肉、剁成肉泥;洗凈枸杞子和粳米,放入砂鍋中,加鴿肉泥及適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細鹽、味精、香油,拌勻。每日1劑,分2次食用,5-8劑為1個療程,具有脫毒排邪、養(yǎng)陰潤膚之功用。 六)海藻薏苡仁粥 海藻、昆布、甜杏仁各9克,薏苡仁30克。將海藻、昆布、甜杏仁加水適量煎煮,棄渣取汁,再與薏苡仁煮粥食用。每日1次,21天為1個療程,具有活血化瘀、消炎軟堅之功效。 七)白梨芹菜汁 白梨150克,芹菜100克,西紅柿1個,檸檬半個。洗凈后一同放入果汁機中攪拌成汁。每日飲用1次。有清熱祛火之功效。 (1)痤瘡最好不要吃什么? 1、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蔥、蒜等。這類食品性熱,食后容易升火。 2、少吃油膩食物:如動物油、植物油等。這類食品能產(chǎn)生大量熱能,使內(nèi)熱加重。因此,必須忌食如豬油、奶油、肥肉、豬腦、豬肝等。 3、不能吃腥發(fā)之物:如海鰻、海蝦、海蟹、帶魚等。腥發(fā)之物??梢饳C體過敏而導致疾病加重,常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擴大而難以祛除。 4、不能吃補品:補藥大多為熱性之品,補后使人內(nèi)熱加重,更易誘發(fā)痤瘡。 5、少吃高糖食物:如白糖、冰糖、紅糖、葡葡糖、巧克力、冰淇淋等。人體食入高糖食品后,會使機體新陳代謝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多,從而使痤瘡連續(xù)不斷地出現(xiàn)。 6、少接觸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煙,酒及濃茶等。 (2)痤瘡能吃什么? 1、多吃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有金針菜、韭菜、胡蘿卜、菠菜、牛奶等。 2、多吃些含維生素B2豐富的食物:含維生素B2豐富的食物有奶類、蛋類和綠葉蔬菜等。 3、多吃含維生素B6豐富的食物:含維生素B6豐富的食物有蛋黃、奶類、干酵母、谷麥胚芽、魚類和蔬菜(胡蘿卜、菠菜、香菇)。 4、多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含鋅豐富的食物有瘦肉、奶類、蛋類等。 5、多吃清涼食物:清熱解毒的食物有瘦豬肉、蘑菇、銀耳、黑木耳、芹菜、苦瓜、黃瓜、冬瓜、茭白、綠豆芽、黃豆、豆腐、蓮藕、西瓜、梨等。 連鎖門店需求點: 口碑及消費者的重復消費取決于專業(yè)力 隨著大眾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識水平的提升,更多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趨于理性; 門店連鎖間的會員制、促銷手段、價格戰(zhàn)已無明顯差異化的今天,贏取客戶最終取決于銷售人員的專業(yè)服務水平。 增加客戶重復消費率一定要學習的 藥店紅寶書致力于藥店人員專業(yè)提升 藥店紅寶書 專注門店精英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