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唯有白岳無雙 我欲乘風徜徉——2020年11月登齊云山游記

 zzm1008圖書館 2021-06-18
亦古亦月
2020-11-24
閱讀 1140
關(guān)注
來自話題
#文字記錄旅行中的美
1.3萬篇

記得2018年12月,自駕游皖南小環(huán)線時,到達齊云山下因大雨未能上山一游,又因天氣預報還將連連降雨,故提前終止行程返回。今年11月,自駕游皖南川藏線后,為彌補遺憾,再度來到齊云山以遂夙愿,真是“唯有白岳無雙,我欲乘風徜徉”。

齊云山,位于安徽省休寧縣境內(nèi),總面積110平方公里,東西綿亙16公里,南北相距6.9公里,山勢呈彎月形,最高峰海拔585米,與黃山南北輝映,素有“黃山白岳相對峙,細看從來無厭時”的美譽。齊云山,古稱“白岳”,集丹霞地貌、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山光水色為一體,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舊有“江南小武當”之稱,與黃山、九華山并稱皖南三大名山。齊云山,涵蓋了國內(nèi)丹霞地貌景觀的全部類型,恢宏的赤壁丹崖、壯觀的平頂方山、狹窄的石墻巖縫、兀立的孤峰石柱、奇妙的造型巖石、幽深的壑巷狹谷、神奇的巖洞飛崖、獨特的天生石橋等,再襯以湖光水色、飛瀑流泉,構(gòu)筑成一幅壯美的山水畫卷。自古以來,齊云山還是文人雅士的垂青之地,他們在此留下數(shù)以千計的摩崖石刻,幾乎峰峰有題字,崖崖有碑銘。齊云山,因每年約260天的云海和最高峰“一石插天,與云并齊”,被明.嘉靖皇帝賜名“齊云山”;又因山水形勝,被清.乾隆皇帝贊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齊云山,現(xiàn)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下圖1-2:齊云山景區(qū)山門

齊云山風景區(qū)分為:橫江、月華街(北)、月華街(南)、巖云湖、樓上樓五個游覽區(qū)。目前,開放的是橫江和月華街(北)2個游覽區(qū)。

橫江游覽區(qū),位于齊云山下齊云山鎮(zhèn),兩岸四季變幻的田園色彩與徽派村落,構(gòu)成中國最美田園風光。橫江上的登封橋,是徒步登山的起點。

月華街(北)游覽區(qū),位于齊云山上,它是一處以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和田園風光為特色的山岳景區(qū)。

游覽齊云山,方法有二:其一徒步上下山,在山上住宿一晚;其二索道或公交上下山,當天往返。我們選擇索道上,公交下的一日游,主要游覽了月華街(北)游覽區(qū)。

下圖1-2:索道站廣場背景

下圖1-2:纜車之中瞰橫江

橫江繞齊云山、從小鎮(zhèn)旁緩緩流過。江中“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兩岸阡陌縱橫,粉墻黛瓦其間。橫江兩岸,春有煙雨可觀菜花金黃,夏于細風里賞秧苗碧綠,秋立藍天下望稻浪翻滾,冬臨寒波中看銀裝素裹。登高俯瞰,橫江兩岸四季風光盡收眼底。

下圖1-3:橫江兩岸是風光

走出索道站,即到月華街(北)游覽區(qū)的“望仙臺”。傳說,昔有上古靈乙道人在此駕云成仙,后成道徒們守望成仙的圣地。望仙臺上建有“飛云亭”和“望仙樓”,這里也是俯瞰橫江、遠眺黃山的絕佳之處。

下圖1-2:“望仙臺”上“飛云亭”

下圖1-2:遠眺齊云山小鎮(zhèn)

下圖1-3:遙望黃山兩相峙

望仙樓:氣勢宏偉,牌匾兩邊掛有乾隆皇帝“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的題詞?!巴蓸恰爆F(xiàn)為景區(qū)售票處和山門,穿樓而過,不遠便是“夢真橋”。

下圖1-2:“望仙臺”上“望仙樓”

夢真橋: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是歷史上徽州學子求學成功后捐建的。橋下是桃花澗,橋左有棵千年櫸樹,寓“中舉”之意。此橋此樹寄托了世人“一舉成名,夢想成真”的愿望,遂成為學子們拜學祈愿之福地。

下圖:愿夢想成真之橋

徽州自古就有東南鄒魯之稱,從宋嘉定十年到清末,休寧縣出了19位狀元,單縣全國第一,有“中國第一狀元縣”之稱。夢真橋旁,現(xiàn)修有“文武狀元”園,筑立休寧縣歷代19位狀元頭像,以示紀念。

下圖1-2:文武狀元立柱像

夢真橋右側(cè),有座山峰,中部巖石裸露,因長帶狀苔鮮呈黑紅相間紋理,正看似喜、倒看似福,被稱為“福喜巖”。在福喜巖下,可以遠眺山腳下的田園風光和遠處的萬壽山。

下圖1-2:似福似喜巖上逢

下圖1-3:“福喜巖”外是福地

過福喜巖,便到“洞天福地”。洞天福地,又稱“桃源洞天”,后倚丹崖?lián)泶氐恼拐a峰,前臨涓涓流淌的桃花澗。此處有棲真巖、忠烈?guī)r、壽字崖三處摩崖石刻。

下圖1-2:“洞天福地”之洞天

棲真巖:據(jù)傳在唐乾元(公元758-760年)間,因山東名道龔棲霞于此結(jié)廬修真,成為齊云山道教鼻祖。宋元時,崖下建有初仙館,現(xiàn)存建筑為明代興圣殿、雪崖館遺址。

下圖:“棲真巖”下“興圣殿”

忠烈?guī)r:隋末天下大亂,汪華起兵保境安民,后歸順李唐被敕封為“忠烈侯”、“越國公”,徽州百姓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

下圖:“忠烈?guī)r”下“雪崖館”

壽字崖:崖下巨大的“壽”字,直徑達2.3米,有說出自朱熹之手,有說出自慈禧手筆。俗語:“齊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壽字底下摸一摸,定能活到一百多”。

下圖:摩崖石刻“壽”字巖

走過壽字崖,拾階而上,便見一巨石門洞,系崖體崩落形成的天然地質(zhì)奇觀,古稱“天門巖”,又稱“一天門”。徐霞客贊其:“高爽飛突絕似閶門”。石洞寬廣若室,洞內(nèi)碑銘林立,摩崖石刻琳瑯滿目,被譽為“白岳碑林”。洞北外側(cè)平臺上,是明.嘉靖年間建筑的雷霆糾罰司,奉火神王靈官。

下圖:“一天門”北觀景臺

古往今來,登臨齊云山的文人墨客無數(shù),留下許多佳句名篇,或鐫刻丹崖之上,或立碑幽洞之中,成為雄冠江南的石刻群。齊云山石刻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現(xiàn)存537處,主要集中在一天門、真仙洞府、紫霄崖和石橋巖等處,以明清年代居多,最早為北宋大觀年間。鐫刻工藝精湛,楷、行、草、篆、隸等字體俱全。

下圖1-2:“一天門”石刻碑林

走下“一天門”的階梯,便是齊云山景區(qū)精粹之一的“真仙洞府”。這里危崖三彎折,相連如城垣。迎面的崖壁上“天開神秀”四字氣度不凡,最為醒目,其為“真仙洞府”的顯著標志。崖頂無論晴雨,總有泉珠散落,形成薄薄水簾,世人稱“珍珠簾”。

下圖1-2:“真仙洞府”見神秀

崖下洞窟累累,就洞建宮,祀各路神仙,統(tǒng)稱“真仙洞府”。崖下洞穴現(xiàn)存:八仙洞、圓通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洞旁數(shù)百方古代碑碣、摩崖石刻依次排列,形成碑道長廊。崖下通道以砌石為欄,欄外有碧蓮池,構(gòu)成“叵”字形。

下圖1-2:“真仙洞府”洞穴群

下圖1-3:“真仙洞府”神仙洞

碧蓮池:傳說,南宋寶慶年間的道長余道元植碧荷于其中而得名。池邊懸崖千仞,狀若釜鼎,珍珠簾水日夜不息注入釜中,聚氣生財,故成世人求財轉(zhuǎn)運之地。

下圖1-2:“真仙洞府”碧蓮池

在碧蓮池畔仰望“一天門”,只見碩大的山體,其形態(tài)變得精巧如象,此景也被稱為“象鼻巖”。

下圖1-3:“一天門”變“象鼻巖”

出“真仙洞府”,登石階到“二天門”?!岸扉T”建在黑虎嶺山隘上,門樓上是“財神殿”,旁邊有觀景平臺,在這里可以觀望月華街和香爐峰。

下圖1-2:拾階登上“二天門”

下圖1-3:“二天門”上觀景臺

月華街座落在齊云山北懸崖間,被碧海云濤掩映和籠罩,成為“云中天街”。月華街是個古街村落,民居以徽派建筑為多,與宮觀、院房組成一個密集的建筑群。

下圖1-3:遠眺崖間月華街

下圖1-4:遠眺月華街民居

下圖1-3:遠眺“玄天太素宮”

香爐峰:柱狀丹霞地貌風景,海拔440米,山峰獨立挺拔,形似香爐,故得此名。香爐峰,正對太素宮。傳說,峰頂鐵亭、香爐為朱元璋所賜,1958年被毀,1983年重建。每當雨后初晴,云霧飄渺之時,香爐峰或隱或現(xiàn),有詩贊其:“山作香爐云作煙,嵯峨玉觀隱千年”。

下圖1-2:遠眺“香爐”生紫煙

下圖1-2:遠眺“象鼻巖”山體

離開觀景臺,便到“三天門”?!叭扉T”即是月華街的山門,又是街區(qū)的入口。站在“三天門”下,可以俯瞰整個街區(qū),人稱“天上的街市”。其實,月華街就是齊云山上的商住一條街,是道士與居民雜居之所、香客、游人留宿之地。

下圖1-2:月華街上“三天門”

下圖1-2:遠眺“天上的街市”

下圖1-2:臨街憑眺“財神殿”

下圖1-2:臨街憑眺“香爐峰”

天宮府:又名五鳳樓,距月華街入口百米處,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間(公元1532年),是時任兵部尚書兼吏部尚書汪宏的駐山府邸。汪宏因代嘉靖皇帝求子靈驗而獲賜“天宮”,故名天宮府?,F(xiàn)剩前樓,為普通民居。

下圖1-2:月華街上“天宮府”

下圖1-4:月華古街古民居

太素宮:前身為佑圣真武祠,建于南宋寶慶年間,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壯觀。因明嘉靖皇帝求子靈驗后敕建,并賜名“玄天太素宮”,成為江南第一皇家道場。太素宮選址奇絕,風水布局堪稱天下典范。1983年,清華大學周維權(quán)教授將太素宮風水案例收入《中國建筑園林史》。太素宮,文革中被毀,1994年按原樣重建,1997年神像開光,向香客和游人開放。

下圖1-3:玄天太素宮外觀

下圖1-3:玄天太素宮內(nèi)院

下圖1-2:“太素宮”旁“榔梅苑”

下圖1-2:太素遙對香爐峰

沿“太素宮”宮墻向上,是月華街的最高處和街尾。這里可以回望象鼻巖、香爐峰和月華街。

下圖1-2:“太素宮”外上山道

下圖1-3:月華街尾再回牟

下圖1-2:遠眺峰上“毓秀亭”

下圖:“毓秀亭”對“萬壽山”

走出月華街,錯過“小壺天”,下行來到“紫霄崖”。紫霄崖,崖狀丹霞地貌景觀,海拔580米,東西橫亙170米,崖上有摩崖石刻30余處,兩側(cè)由“風虎關(guān)”、“云龍關(guān)”守護。

圖1-2:龍虎兩關(guān)護玉虛

玉虛宮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慶宮”、“五虛闕”、“治世仁威宮”三個石坊組成,石坊上有神鳥異獸圖案的浮雕,宮內(nèi)便是石洞。洞內(nèi)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與道教相關(guān)的神秘傳說。如今,玉虛宮是善男信女燒香求神、祈禱福壽的圣潔之地。

下圖1-2:“紫霄崖”下“玉虛宮”

玉虛宮玄帝碑銘:是明代唐寅唯一存世的碑銘,俗稱唐寅碑,高7.6米,寬1.4米,通體完整的紅沙巖,碩大珍貴,字跡工整,風格蒼勁,氣勢雄偉,堪稱古碑精品。

碑銘全文1028字,由唐寅撰寫;碑銘字體由書法大家戴煉手書;鐫刻由篆刻名家汪肇篆額,號稱“三絕碑”。

下圖:玉虛宮玄帝碑銘

插劍峰:位于紫霄崖旁。出云龍關(guān)沿“一線天”石階上行即達。有山徑通“毓秀亭”,立亭中可北眺黃山諸峰浮沉云海,西南可觀“五老婆娑”、“天柱雄立”。原路下返,再下行不遠,抬頭便見“五老峰”。

下圖1-2:“插劍峰”“奇峰獨拔”

下圖1-2:“一線天”上“毓秀亭”

五老峰:峰叢狀丹霞地貌景觀,海拔560米,五峰參差為群,猶如五仙道躬身面北拱揖參謁,是齊云山最具代表性的山峰。晚霞中看五老峰,頗有阿凡達仙境之感,是很多攝影愛好者來齊云山必到之地。

下圖1-2:五峰參差成群峰

下圖1-3:“五老峰”下“會仙閣”

下圖1-2:遙望山間“紫云關(guān)”

紫云關(guān):一座兩層建筑的山隘關(guān)口,上下都有“百步云梯”。出紫云關(guān),左轉(zhuǎn)上行是懸空棧道;右轉(zhuǎn)下行是月華街(南)游覽區(qū),通往巖云湖。

下圖1-2:齊云山隘“紫云關(guān)”

下圖1-2:關(guān)上清風拂面來

下圖1-3:風光無限在關(guān)外

走下紫云關(guān),到月華街山體的背面,一條綿延數(shù)里的懸空棧道,在山體峭壁上折返、宛延前伸。我們走在棧道上,腳下是凌空懸崖,頭頂是崖樹枝干,身邊是突崖斷巖,舉目遠望是萬里群山起伏,吸氣揚頭是微風輕輕拂面,剎那間疲憊倦怠一掃而光。

下圖1-3:峭壁上折返棧道

下圖1-3:宛延棧道懸空掛

下圖1-2:崖樹枝干懸棧道

下圖1-3:四顧青山座座低

方臘洞:與懸空棧道相連,洞穴類丹霞地貌景觀,位于獨聳峰下北側(cè)崖壁間,上覆巨巖,下臨絕壁,洞中隱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相傳,北宋方臘曾率部在此安營扎寨抗擊官兵,洞內(nèi)存有天池、石臼等遺跡。

下圖1-2:山道通往方臘洞

下圖1-4:方臘洞穴洞連洞

走過方臘洞,繼續(xù)沿山道石階上行,至獨聳峰隘口平臺。

下圖1-3:山道通往“獨聳峰”

平臺上巨石刻有“方臘寨”字樣,石上豎有方臘、方百花、汪公老佛三尊人物石像。

下圖1-2:方臘寨人物石像

獨聳峰(方臘寨):峰狀丹霞地貌景觀,海拔566米,孤峰拔地、聳立云天,三面絕壁,卓爾超群。沿“獨聳峰”天梯拾階上攀,至峰頂有座白色建筑,為方臘義軍作戰(zhàn)堡壘遺址。

下圖1-2:“獨聳峰”上“方臘寨”

下圖1-3:“獨聳峰”上覽勝景

下“獨聳峰”繼續(xù)前行,崖下一條紅沙巖縫隙,被稱為“丹霞長廊”。丹霞長廊,洞穴內(nèi)丹霞地貌景觀,長500米,因巖層差異風化和流水風蝕作用而成。又因古代高道常于此修煉內(nèi)丹,往往伴有神秘奇異現(xiàn)象出現(xiàn),遂又稱為“神秘長廊”。

下圖1-3:紅沙巖神秘縫隙

“丹霞長廊”的末端是“廊巖”。廊巖,崖狀丹霞地貌景觀,因巖體沿節(jié)理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巖面平整光滑,如刀削斧劈

,留有摩崖石刻甚多。崖體上覆下嵌,立于崖下仰視不見其頂。崖下鑿有“思恥臺”,是明代戶部尚書耿楚侗先生講學之地。廊巖,其實就是“最高峰”的基底。

下圖1-2:仰不見頂?shù)摹袄葞r”

在“丹霞長廊”,仰頭便見“最高峰”,“一石插天,與云端齊”此即齊云山命名由來。最高峰,峰狀丹霞地貌景觀,海拔585米,為齊云山主峰和最高點,峰頂有亭,循徑可登上頂。我們因體累和視覺疲勞,未再登頂。

下圖1-3:仰望齊云“最高峰”

繞過“最高峰”走出山道,穿過一條約百米的隧道,來到月華街旅游公交車站,遂乘車下山,結(jié)束游覽。

下圖1-2:月華街中公交站

尾語:

游齊云山,我們從上午10時索道上山,下午5時左右公交下山,游歷6小時有余。一路上,我們行行攝攝、盤山繞道、登階下梯、進宮入閣、上關(guān)下臺、觀崖探洞、遠眺近望,雖按圖索驥,仍錯漏“小壺天”和登頂“最高峰”,留下些許遺憾。

此行,有感齊云山似桃源仙境,淳樸幽靜,勝跡累累,看山色秀,看崖嶙峋,看石怪異,看洞神秘,看道有觀,看碑成林,看云空碧,看霧如?!?,猶如天上人間,云中市井,卻不曾想,一見再也難忘。正如詩云:“齊云山與碧云齊,四顧青山座座低。隔繼往來南北雁,只容日月過東西?!薄?唐寅《題齊云山石室壁全文》

此行,我們主要游覽了齊云山的月華街(北)游覽區(qū),游覽線路為:月華索道(上)-飛云亭-望仙樓-夢真橋-福喜巖-洞天福地(棲真巖、忠烈?guī)r、壽字巖)-一天門(碑林)-真仙洞福(八仙洞、圓通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碧蓮池、象鼻巖)-二天門(財神殿、觀景臺、香爐峰)-三天門-月華街(天官府、太素宮)-紫霄崖(玉虛宮-玄帝碑銘)-插劍峰(一線天、毓秀亭)-五老峰-會仙閣-紫云關(guān)-懸空棧道-方臘洞-獨聳峰(方臘寨)-丹霞長廊-廊巖-最高峰(未登)-月華街旅游公交站(下)。

下圖:齊云山導覽圖示

附:

——齊云山景區(qū)景點簡介——

齊云山風景區(qū)是集丹霞地貌、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山光水色為一體的低山山岳風景區(qū)。域內(nèi)有奇峰36座,怪巖44處,幽洞18個,飛泉27條,池潭14方,亭臺16座,石坊3個,石橋5座,碑銘石刻537處,庵堂祠廟33處。景區(qū)分為橫江、月華街(北)、月華街(南)、云巖湖、樓上樓五個游覽區(qū):

一、橫江游覽區(qū)

位于齊云山北麓,面積3平方公里,其范圍東自葉村、塘頭,西止南坑。北岸為齊云山鎮(zhèn)、商旅集散中心和齊云山游客服務(wù)中心、月華街索道(上下)站。主要游覽點:四季田園風光、橫江水上項目、特色商品一條。

二、月華街(北山)游覽區(qū)

東起白岳峰,西至青獅峰,北臨橫江,南倚方臘寨,以齊云巖、太素宮為中心,面積32平方公里,是齊云山道教文化及道教建筑的集中地。特點:造化天巧的奇峰、怪巖、幽洞、飛泉;錯落有致的宮觀、道院、崖刻、碑碣。主要游覽點:

1、九里十三亭:起于橫江登封橋。明嘉靖-萬歷年間,齊云山道教鼎盛,為方便游人香客上下憩息,在九里登山道上,建有亭閣13座。依次為:仙關(guān)亭、步云亭、環(huán)峰拱秀亭、登高亭、中和亭、白岳亭、凌風亭、瞻敬亭、松月亭、海天一望亭、云水亭、漸入仙關(guān)亭、望仙亭。近年整修的有:步云亭、登高亭、凌風亭、松月亭、海天一望亭、望仙亭等6座。登山道上,沿途可觀白岳峰、車盤石、仙人靴、孔雀開屏等景觀。

2、望仙臺:位于望仙樓北。傳說,昔有靈乙道人經(jīng)鐵拐李超度,在此飛升登仙。另有煉丹臺、飛云亭、松林長廊、虎頭巖等景點。

3、洞天福地:距夢真橋西行500米,又稱桃源洞天。后倚丹崖?lián)泶氐恼拐a峰,前臨涓涓流淌的桃花澗。明代建有洞天福地祠、斗姆閣、寥陽殿、青羊?qū)m,三元宮、桃源洞天亭等建筑,今圮;存有八卦池、邋遢仙墓、仙人床及宮、閣、殿祠等遺址。

4、棲真巖:位于洞天福地,棲真巖、忠烈?guī)r、壽字巖相連,存有初仙館、真氣亭等遺址。

5、象鼻巖:巨石滑坡崩落,自然形成石梁架巨石洞,洞寬廣若室,故稱“天門巖”、“一天門”。洞內(nèi)碑碣林立,摩崖石刻琳瑯滿目。洞北外側(cè),明嘉靖間筑雷霆糾罰司,奉火神王靈官。

6、真仙洞府:過天門巖,下石階即達。這里危崖三彎折,相連如城垣。崖壁有題字石刻,有“天開神秀”、“齊云勝景”等多達百處。崖下洞窟累累,就洞建宮,祀道教各路神仙,統(tǒng)稱“真仙洞府”,依次為:八仙洞、觀音洞、真仙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白馬洞、珠簾洞,現(xiàn)存八仙洞、圓通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崖下有通道以砌石為欄,欄外有碧蓮池,構(gòu)成“叵”字形。

7、三天門:登黑虎嶺、穿二天門即達。此處為入月華街之咽喉。

8、香爐峰:孤拔巋立,儼然天造地設(shè)的宏偉香爐。由碧蓮池沿小徑西行達峰腰,援鐵索可攀登至峰巔。

9、月華街:入“三天門”即為月華街,是道士聚居之地。主要古建筑有:玄天太素宮、三清殿、玉皇殿、青羊?qū)m、榔梅庵、真武殿以及道教十二大房,多遭圮毀;現(xiàn)存蘭谷、鏡臺、胡伯陽、梅軒、東陽、長生、新丁復先等道房,新建真武殿。

10、小壺天:坐落月華街梅軒道院內(nèi),因巖洞呈壺形,故名。洞內(nèi)寬廣若室,昔為游山紳士貴客品茗消夏之所,稱為“清涼石室”。洞內(nèi)有一線泉,洞外有舍身崖、飛升臺勝境。

11、最高峰:為齊云山主峰。登此峰“一石插天,直入云端,與碧云齊”,此即齊云山命名的由來。峰巔有廓巖,摩崖石刻甚多。循徑登上最高峰:東有拱日峰和形似玉璽高懸的印石峰,巖下有崩落的巨石,名“中立石”。

12、紫霄崖:于齊云巖西南。從浮云嶺西行,經(jīng)百丈泉、馴鹿洞、紫玉屏即達。古跡有:玉虛宮、治世仁威宮、天乙真慶宮、唐寅手撰碑銘、風虎關(guān)、云龍關(guān)及摩崖石刻30余處。

13、插劍峰:沿一線天石階上行即達。有山徑通毓秀亭,立亭中北眺黃山諸峰浮沉云海,西南可觀“五老婆娑”、“天柱雄立”。

14、五老峰:沿“文昌正路”至文昌閣遺址(現(xiàn)為會仙閣),南望五峰并峙,內(nèi)一稍高,形如五位老翁躬身揖讓。東望則是三峰聳翠的三姑峰。

15、方臘寨:沿獨聳峰天梯拾階上攀,即見奇峰峭拔天際,獨巒不群;峰簸有獨聳巖,高踞天險,相傳北宋義軍方臘在此安營屯兵,筑有軍寨?,F(xiàn)存方臘洞、天池等遺跡,新塑方臘、方百花、汪公老佛雕像3尊。

三、月華街(南山)游覽區(qū)

位于月華街游覽區(qū)西南。范圍東自紫云關(guān),西至云巖湖邊,面積28平方公里,以奇峰、怪巖、幽洞為特點,景點有:

1、仙人指迷:出紫云關(guān),經(jīng)白云亭、洪亭遺址,下抵山麓再西行,沿途有仙人峰、蠟燭峰、五丁峰、彌陀峰、缽盂峰等景觀。

2、群仙樓:由彌陀佛峰西行,越重嶺狹背即達,巨崖危立如樓閣。沿途有小天橋、九龍泉、通天洞、八戒洞、迷宮洞、五雷峰、觀音石、船艙巖、獨秀峰、三教峰、童子拜觀音、龜蛙跳澗,洪坑竹海等。

四、云巖湖游覽區(qū)(未開放)

東北接月華街(南)游覽區(qū)。范圍東鄰洪坑,西至萬壽山,面積20平方公里。其間以秀水、奇峰、怪巖和古跡稱勝,是一處尚未開放的水上游覽區(qū)。景點有:

1、云巖湖:面積4.6平方公里,湖體狹長,水光瀲滟,河面彎曲錯折。湖邊唐宋摩崖碑刻林立,丈書“亙古奇觀”堪稱齊云一絕;燈籠峰為湖中奇景,幾盞“燈籠”依崖懸列,令人嘆為觀止。

2、石橋巖:一巨石橫跨中空,空處形若半月,坐其下遙觀,隔山一岫突起,拱對月中。巖東有滴水泉、龍涎泉及石門寺遺址。崖壁、摩崖石刻多達57處,其中以北宋時期的7處最為久遠。

3、天泉書院舊址:在云巖湖畔、石橋巖東。明嘉靖間,廣東增城湛若水授弟子講學于此。天泉水自巖上飛注,四周松竹蒼翠。書院北鄰有詹東圖讀書臺,晞陽巖等勝跡。

4、大龍井:泛舟云巖湖游經(jīng)袈裟峰、燈籠峰即達。井在湖畔大溪口,明《齊云山志》載:“其井水深莫測,有神物潛伏于內(nèi)”。

5、憨獅戲球:于云巖湖乘舟東轉(zhuǎn)至紫溪塢,即見兩峰對立,一峰較矮,形圓如球;另一峰狀若幼獅,畢肖如真。

五、樓上樓游覽區(qū)(未開放)

與月華街游覽區(qū)西鄰。范圍東起仙桃峰,西至萬壽峰,面積27平方公里。林深樹密郁郁蔥蔥,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一處尚待開發(fā),堪供探古尋幽的游覽區(qū)。景區(qū)原有大雄寶殿、觀音閣、齋堂等建筑,建國初期土改時被毀,僅存白云洞一處勝跡。景點有:

1、樓上樓:背負丹崖峭壁巨巖,由于不同成分所組成的巖層,抗風化能力各異,天然形成洞上累洞,當年有8個道士住在洞內(nèi)避世修煉。清乾隆間,白云道長題為“第十三樓”。左有玉屏峰,前有一線天、龍井等,寬廣如障的飛天蜈蚣隔谷相望,景點較為集中。

2、仙人掛畫:天然造化的鬼斧神工,在削壁懸崖的“額頭”,自上而下,劈成2米多寬的平面立石,壁面色彩斑斕,溪水成瀑自

“額”兩側(cè)下瀉,形成天然石畫。

3、飛天蜈蚣:由數(shù)座峰巒逶迤起伏連成的一條長嶺,遠望恰似彎躬曲背、多節(jié)多足、奔騰欲飛的蜈蚣。

4、觀音洞:俗稱千人洞,也叫千人巖,深藏于人跡罕至的蒼林莽谷間。洞內(nèi)怪石羅列,流泉叮咚,洞外峰巖競秀,綠樹成蔭。

5、仙人花轎:紅色丹霞巖層,經(jīng)長期的雨侵風蝕,自然形成獨立而方正的山體景觀。

6、棋盤石:立石如柱,上圓而平,寬廣約6米,形如棋盤,俗稱“棋盤石”。

7、一線天地:自樓上樓至觀音洞,經(jīng)過一狹長的石巷,兩壁對峙,高約10米,空隙寬約40厘米,人行其中,窺天一線。

8、金鼠拜壽:棋盤石西去萬壽峰道上,仰望鳳巖南側(cè)絕壁間,一石高伏,昂首拱揖。

9、白云巖:位于樓上樓游覽區(qū)西面。由齊云巖過步瀛橋,經(jīng)仙人轎,約3公里即達;或由巖前擺渡過橫江抵南坑,循溪至山麓,沿石階上行約3里可達。

10、仙人坑:景區(qū)再向西,隔壑為仙人坑,平坦而開闊,橫直約7米,中間豎有紅砂石砌的七級八角浮屠,高3米,系名僧藏骨之所。仙人坑北臨橫江,筑石欄甚固。有巖洞、碑石。

來自話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