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年,皇后許平君吃下太醫(yī)的藥后,竟然生命垂危,漢宣帝無法接受這個現(xiàn)實,悲痛欲絕地哭道:“我要把這些太醫(yī)都殺了!”許平君輕輕拭去漢宣帝臉頰上的淚水,努力擠出最后一絲笑容:“你要答應我一件事!” 漢宣帝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你說吧,就算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一定信守諾言。” 許平君氣若游絲地說道:“跟你在一起的這些日子,是我最幸福的時光,如今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兩個孩子,你一定要答應我,好好活下去,將孩子們撫養(yǎng)成人,千萬不要調查我的死因,也不要追究任何人!” 漢宣帝心如刀絞,他何嘗不知道,皇后突然病入膏肓,定是有人在藥里動了手腳,本想派人嚴查此事,一旦揪出元兇,滅他滿門。但是皇后很清楚,漢宣帝受制于人,倘若追根究底,恐怕會危及皇帝的性命,得不償失。 因此,她不希望漢宣帝因為她的死惹禍上身,導致這些年的蟄伏功虧一簣,她更希望丈夫和子女能夠平平安安地過完此生。漢宣帝失聲痛哭地點頭答應,許平君微笑著閉上雙眼:“好舍不得,希望下輩子還能在一起……” 許平君與漢宣帝劉病已相識于四年前,當時許平君被父母許配給別人,然而,正當他們興高采烈地打算舉行婚禮時,未婚夫竟然莫名其妙地領盒飯下線,一下子大家都蒙了,街坊鄰居議論紛紛,說什么的都有。 掖庭令張賀聽說后,欣喜若狂地請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吃飯,酒到酣處,他意味深長地勸說許廣漢:“先帝曾孫劉病已,才貌雙全,雖然現(xiàn)在地位低微,但他畢竟是皇帝近親,他日封官拜爵易如反掌,你不如將女兒嫁給他吧?!?/p> 張賀很喜歡劉病已,本想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他,于是多次在弟弟右將軍張安世面前夸贊他,但張安世堅決不同意,他認為劉病已只是一個戴罪的皇孫,前途渺茫,就連溫飽都成問題,怎能把孫女往火坑里推。 無奈之下,張賀只能把這個天賜良機讓給好友許廣漢,許廣漢十分信任張賀,二話不說就同意了這樁婚事,然而他的妻子卻怒火中燒,她跟張安世的看法一樣,就算女兒暫時待字閨中,也不能隨便將就。 許平君聽到父母爭吵后,對劉病已非常好奇,就暗中打聽他的為人,得知他是一位豪邁、正直、善良的有為青年,而且長相不俗,頓時拿定了主意,非他不嫁。她給眉頭緊鎖的父親出了一個妙計:“何不托付給能說會道的媒人?” 許廣漢眼前一亮,不惜重金請來頂尖媒人,媒人不過三言兩語,就說得許廣漢的妻子眉開眼笑,樂不可支地答應將女兒嫁給劉病已,劉病已早就聽說許平君賢惠淑良,想不到竟愿意陪著自己吃苦,萬分感動。 公元前75年,許平君跟劉病已結為夫妻,婚后生活雖然艱辛,但是他們相親相愛,日子過得也是甘之如飴,第二年生下了長子劉奭,也就是后來的漢元帝。同年,劉病已出乎意料地被霍光接入宮中,登基稱帝。 沒過幾天,大臣們商議著,立霍光的小女兒霍成君為皇后,卻將劉病已的原配夫人許平君徹底遺忘,劉病已剛剛繼位,不好直接駁斥,尤其霍光大權在握,要是惹他不高興,自己很可能成為第二位廢帝。 他只能意味深長地問道:“我有一把舊劍遺落在民間,誰能替我找回?” 大臣們何等聰明,明白皇帝念舊,于是爭先恐后地奏請立許平君為后,當劉病已興高采烈地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許平君時,許平君卻震驚不已,她從沒想過丈夫能夠登基稱帝,更沒想過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她深知劉病已還不是霍光的對手,在立后這件大事上,怎么能跟他唱對臺戲,因此苦口婆心地勸說道:“霍光有擁立之功,而且掌控朝政,立霍成君為后無可厚非,廢帝之事近在眼前,陛下萬不可自毀前程!” 劉病已不聽,他覺得許平君才是自己的摯愛,就算當不了這個皇帝,也絕不能讓她屈居人下。在他不顧一切地堅持下,最終還是成功地將許平君立為皇后,然而此舉立刻惹惱了霍光的夫人霍顯。 正好女太醫(yī)淳于衍的丈夫求霍顯辦事,霍顯屏退左右,悄悄問淳于衍:“你有求于我,而我也有求于你,霍大將軍寵愛小女成君,希望她能成為皇后,你愿替我除掉許平君嗎?” 淳于衍認為霍光位高權重,就算廢立皇帝也不過一句話的事,替霍家辦事能有什么顧慮,何況等霍成君當了皇后,更沒人在意許平君的死因了,于是滿口答應。 許平君剛剛分娩,身體虛弱,毫無防備地吃了淳于衍特制的補藥后,竟然渾身疼痛,等到劉病已趕到時已經(jīng)奄奄一息,她囑咐劉病已不要追究責任,隨后撒手西歸,劉病已哭得像個小孩,他感覺所有的美好都隨之而去了。 劉病已懊悔不已,倘若不是固執(zhí)己見,非要立許平君為皇后,她怎么可能香消玉殞,她才十八歲,幸福的生活才剛剛開始。為了討還公道,劉病已忍辱負重五年,等霍光死后,終于將霍家一鍋端,將皇后霍成君廢黜。 從此以后,劉病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勵精圖治上,不但抑制兼并,輕徭薄賦,而且降服匈奴,正式掌控西域。一時間經(jīng)濟繁榮,四夷賓服,西漢的國力達到了鼎盛,史稱“孝宣之治”。公元前48年,劉病已在未央宮駕崩,終于可以跟朝思暮想的妻子團聚了,他帶著微笑離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