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奇門遁甲因其框架結(jié)構(gòu)較大,故而很容易搭配其他門派的學說,比如奇門與六壬搭配起來,就叫做奇門穿六壬;與八字搭配起來,就叫做奇門穿八字;與六爻卦搭配起來,就叫做奇門演卦等等?;臃倍?,令人目不暇接。而近十幾年,又有人從奇門遁甲的入式方法也就是定局數(shù)法上別出心裁,結(jié)合梅花易數(shù)的年月時日相加除以九的方法,不考慮節(jié)氣和上中下三元來定出局數(shù),取名XX奇門。這其實是古時命理師應(yīng)急時所使用方法,就像《煙波釣叟賦》中所說“急則從神緩從門”,偶爾為之可以,不能當做常態(tài)使用。但因其入式方式簡便,不用記憶節(jié)氣,尋找上中下三元,節(jié)省了大量的腦力勞動,所以很快流行起來。那么有人會問:現(xiàn)在古書眾多,難道奇門遁甲學習者讀古書后不能發(fā)現(xiàn)此問題嗎?概因能夠接受這種隨機取局數(shù)方法的人,大多對一門技藝不愿意深究其理,淺嘗輒止,看古書者更是寥寥。其中能看且愿意看古書之人,又有多數(shù)是在書上尋找各種符箓咒語等技巧性內(nèi)容,很少去深入思考《煙波釣叟賦》中“一氣統(tǒng)三為正宗……五日都來換一元”說的正是超接置閏之法。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奇門遁甲與大六壬不同,奇門遁甲的古書大多以講易理為主,鮮有案例存世。而大六壬僅存世的古例就有萬例以上。這也造成了教奇門遁甲的人怎么講都行,因為沒有案例對照,就算講錯了,只要口才夠好,照樣能糊弄過去。但講大六壬的人就不能信口開河,因為一旦講錯,學生自己拿著古例一對照,至少能搬出幾條你無法反駁的理由。這就是“奇門無真,六壬無假”的來歷,并不是說奇門遁甲不是真的,六壬不是假的。其實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奇門遁甲和六壬經(jīng)常能夠互相印證。當然,不是用奇門穿六壬的方法,而是奇門遁甲就是奇門遁甲,大六壬就是大六壬,這兩個術(shù)數(shù)體系雖然不同,但能夠得出相同的結(jié)論,且能夠互相印證。不過之前所找到的戰(zhàn)例都是飛盤奇門較多,轉(zhuǎn)盤奇門案例并沒有,一直引為憾事。誰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在讀六壬案例的時候,在清代張官德先賢的《六壬辨疑》中發(fā)現(xiàn)了張官德的幾個轉(zhuǎn)盤奇門遁甲案例,一讀之下,大開眼界,其入式的方法,判斷的思路都與現(xiàn)在流行的大多數(shù)理論大相徑庭。如此好的案例,如果不拿出來分享,實在是有負張官德先生留下案例的初衷,因此我準備將這幾個案例詳細解讀一下,希望能夠找到愿意一起研究傳統(tǒng)奇門的愛好者。張官德先生,清代壬學名家,字次功,清朝湖北壽昌人(今鄂州)。先生深入治壬四十余年,精通諸子百家,學問淵深,而且精于六壬和遁甲之學。壬學師承名士李壽昌,遁甲承自楚湘名士李朗軒先生,所得皆為真?zhèn)鳌?/span>次功先生治學嚴謹,對壬遁之術(shù)頗有體悟。先生提出了“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的壬占之法,此法具有非常高的實戰(zhàn)價值。次功先生作為湘軍重要的軍事參謀,參與了清軍晚期的各種重大軍事行動,跋涉數(shù)省,經(jīng)歷曲折,有著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著有《六壬辨疑》《畢法案錄》兩部著作流傳于世。《奇門便箋》是先生在書后留的筆記,沒想到成為我輩得窺傳統(tǒng)奇門遁甲門徑的一斑。再次感謝!咸豐辛酉年甲午月己酉日庚午時(1861年6月29日當?shù)貢r間11—13點之間),時首甲子芒種上九局,館于興安府,占生徒鄉(xiāng)試。丙寅命,流到兌宮,暗制庚金天乙飛宮格。以上是我按照原文抄錄的張官德先生所寫的奇門遁甲局,與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奇門遁甲局非常不同,從盤式上看:1、現(xiàn)在流行的奇門遁甲式盤上有是有八神的,而張官德先生的奇門遁甲式盤上沒有八神。這讓我想起古書上將八神稱為“八詐神”,對八神在盤式中的重要性看得沒有星和門重。這與目前流行的奇門遁甲理論是有差異的。2、將“甲” 在盤式中標注出來了。上局是陽九局,地盤甲子戊入離九宮,現(xiàn)在我們都寫成是戊,但張官德先生寫成甲。3、目前流行的奇門遁甲體系寫的都是天干,但張官德的奇門遁甲盤式中用一些地支來代替天干。比如我們在后面的例子里會說到盤式,會用戌代替己,子代替戊,諸如此類。4、使用年命系統(tǒng),但并不僅僅只看年干,而是看年命流宮來綜合參考。年命流宮的方法在此不講,面授課上再說吧。然后我們再研究張官德先生使用奇門遁甲時是用什么入式方法的。從“時首甲子芒種上九局”,這一句來看,肯定不是用的年月日時除九的隨機局,而是用的超接置閏或者拆補法,也就是說,古法奇門是按照節(jié)氣、符頭和上中下三元來定局數(shù)的。此為正宗。其次,通過對張官德先生奇門遁甲盤式匯總得出,他采用的是不論陰陽遁中宮皆遁于坤宮的方法,與現(xiàn)在的隨機盤式起法相同,而與“陽遁寄坤,陰遁寄艮”或“陽遁寄艮,陰遁寄坤”的方法不同。張官德先生起盤的理由是“館于興安府,占生徒鄉(xiāng)試”。看來是一位府學教諭(市教育局長)來測他的學生在鄉(xiāng)試中能夠過線的人數(shù)。鄉(xiāng)試,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唐宋時稱"鄉(xiāng)貢"、"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與監(jiān)生、蔭生、官生、貢生,經(jīng)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均可應(yīng)試。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中試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jīng)魁,第六名稱為亞魁。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凡中試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就是鄉(xiāng)試解元。鄉(xiāng)試中舉,基本上就踏入了公務(wù)員序列,類似于現(xiàn)在的省考,從此脫離群眾的身份,成為干部。上中學時候?qū)W的《范進中舉》描述的就是鄉(xiāng)試中舉以后的情形。“館”是坐館,文人被聘為私塾老師稱為坐館,或者某個人被聘為官員的幕僚,也稱為坐館。后來引申為命理師在某地租個門面預測,也叫做開館或者坐館。看來張官德先生在1861年的時候是在興安府開館的。興安府是哪里?先賣個關(guān)子,我們后面再說。乙奇加震為升殿,下生丁奇文星,景門為文書,加震受生。丁奇又加離宮,值符甲生之,正當時旺,門內(nèi)可望三人。乙丁甲命干日干與震宮所屬者吉生,與月合西北門外亦有一人。幸本宮有丁奇,流宮有暗而制之,得以解救,不至阻考。主門是景,流宮到震,為流宮生主門,景門屬火,主增文章。丁奇加值符,本宮離火當建旺地,得時,坐正東東南者中。1、乙奇落震宮為日奇升殿,為何第一眼先看到震宮?應(yīng)是景門為值使門,值使門為先鋒門,故而要先看。其次,古代科舉考試是看文章寫得好不好,策論為景門,兩個信息點重疊,故而先看景門落宮。2、乙+丁按照目前流行的奇門理論看,是奇儀相佐的格局,利文書考試。用隨機盤的理論來讀象,則可以讀成紅色的椅子,紅頭發(fā),言辭優(yōu)美的文章等等。但張官德先生則是將乙+丁解讀為乙奇旺相生丁奇。這是飛盤奇門的思路。3、景門為文書落震宮受生。在目前的大部分奇門遁甲理論中,對門迫都很重視,但對門制,門和,門義并不重視,甚至有些理論提出門迫屬于奇門四害之一。實際上在古書中,迫制和義是連在一起的,是表述門與宮之間相生相克的四個狀態(tài),都有用。4、丁奇又加離宮,值符甲生之。丁奇為文章,在離宮為旺地,又被值符甲來生,旺處見旺,錦上添花。離宮地盤如果寫成是戊,雖然戊就代表甲子戊,但看到戊不免想到丁生戊泄氣。5、正當時旺,門內(nèi)可望三人。預測時為甲午時,時柱為先鋒門,離宮旺不為九而為三,應(yīng)該還是值使門景門落在震三宮的原因。6、乙丁甲命干日干與震宮所屬者吉生,與月合西北門外亦有一人。乙年命,丁年命,甲年命,八字中日干為乙,丁,甲者,以及卯屬相者都可以中舉。“月合”是月德貴人的合干,月德貴人在預測中經(jīng)常用“寅午戌月見丙,申子辰月見壬,亥卯未月見甲,巳酉丑月見庚”即為月德貴人,月德貴人的合干就是月合。預測月份是甲午月,月德貴人是丙,丙的合干是辛,西北乾宮地盤為辛,故而說西北門外還有一人。為什么不看艮宮的天盤辛?我認為是因為辛在艮宮為胎養(yǎng)地,而辛在乾宮為沐浴冠帶地,考舉人有冠帶之像。7、但天乙與太白格,主考防有寇盜之阻。天乙是值符飛宮格,也叫天乙飛宮,兌宮甲+庚就是這個格局。因預測人年命丙寅流宮在兌,丙加到了地盤庚上,就形成了丙+庚熒惑入太白的格局。庚在奇門遁甲體系里代表賊,阻礙等等。當時興安府附近一帶不太平,鬧太平軍,所以結(jié)合事理來判斷,擔心有戰(zhàn)爭打斷考試。8、幸本宮有丁奇,流宮有暗而制之,得以解救,不至阻考。丁奇和流宮丙都可以克制庚金,且丙奇在月令旺,這一點很關(guān)鍵,否則弱火是克不了旺金的。9、日干官祿在坤,開門到坤,土生開門,吉。日干為己,己祿在午,在離宮,并不在坤宮。因張官德先生主要是研究大六壬的,故而此處他可能借用了大六壬的概念,己寄于未中,未是坤宮中暗藏的地支。開門到坤,開門為求官之門,到坤宮又受生,受生則旺,則形成旺門帶旺祿。10、丁奇加值符,本宮離火當建旺地,得時,坐正東東南者中。丁奇為文章,加在值符甲上受生,又在離宮旺,得天時。那么在方位上來說,木火一氣,故而生離宮的宮位就旺。為什么不是坐在艮坤兩宮的人得中呢?看來火不能泄,泄則泄氣,泄氣反而不吉。案驗:先謠賊到,究未入境。是科受業(yè)中式者二,拔貢者三。附課中式者一,拔貢者一。獲雋之數(shù),溢于所算之外。以門、奇、文星俱旺,得未曾有也。夫發(fā)越之多。固所欣幸,惜乎次年興安城陷,生童中有敦品力行者幾人竟罹于難中,心耿耿,何日忘之?先是謠傳有賊寇要來,但最終沒有入興安府境內(nèi)。本場考試丙寅年所教的學生里,中舉2人,拔貢3人,其他學生里中舉1人,拔貢1人,共7人,比之前算的4人要多。這應(yīng)該是值使門景門、乙奇和丁奇都旺相的原因吧。多考中3人這事固然開心,但第二天興安城破,府學的學生中竟然有幾個比較優(yōu)秀的人死于亂軍之中,這件事竟然沒有提前算出來,這么多年來我一直耿耿于懷。拔貢是古代科舉制里的一種,在舉人里選拔優(yōu)秀的學生進入國子監(jiān)讀書,然后可以直接做官,或者參加進士考試后再做官。拔貢是優(yōu)中選優(yōu),其做官的初始官位和升遷速度都要優(yōu)于舉人,所以有“舉人無數(shù)拔貢有數(shù)”之說。關(guān)于張官德先生坐館的興安府到底是哪里,我也做了一番考證,因當時中國有三個興安。分別是廣西興安縣,江西興安縣,陜西興安府。這三個地方只有陜西興安府是府級行政機構(gòu)。但我印象中太平軍只在長江中下游活動,跟陜西基本不沾邊,所以第一反應(yīng)就應(yīng)該是江西興安縣。但后來一查歷史資料才發(fā)現(xiàn),經(jīng)驗主義害死人。原來1862年也就是張官德先生說的“次年”,太平軍真的曾經(jīng)打到過陜南,還一度兵鋒直指西安。在1862年農(nóng)歷十一月二十日,太平軍的扶王陳得才、遵王賴文光等攻占陜西興安府。后因忠王李秀成遇難,一個多月后,就從興安府撤退了。也就是這一次戰(zhàn)爭,興安府府學的幾名秀才童生遭遇了兵火之災(zāi)。張官德先生在使用奇門遁甲預測的時候,比較注重門宮之間的生克關(guān)系,天盤三奇六儀和地盤三奇六儀之間的關(guān)系,同時也引入了六壬中的月德和官祿的概念,對于九星則沒有提過。而在考慮天地盤三奇六儀時,并沒有過多的考慮固定組合的含義,而多從五行生克方面考慮。預測事情的時候,用神選取以門和三奇六儀為主,且比較注重年命和流宮。與現(xiàn)在流行的奇門遁甲理論有很多不同之處,需要好好的揣摩揣摩。歡迎理性探討,怒發(fā)沖冠、一葉障目及鳴翠柳者不回復。E-mail:youwushuzhai@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