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宗成讀《春秋左氏傳》第20集

 有物書齋 2021-06-15

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每周堅持原創(chuàng)

致力于跨界讀書

用不同的經(jīng)度突破思想的維度

跟孔夫子學習寫工作報告……

1/4

原文

《經(jīng)》: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
           滕子來朝。
           三月,公會齊侯,陳侯,鄭伯,于稷,以成宋亂。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大廟。
           秋,七月,杞侯來朝。
           蔡侯,鄭伯,會于鄧。
           九月,入杞。
           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

1/4

順序很重要

在《宗成讀《春秋左氏傳》第19集》中,我們講述了孔父嘉被宋國權(quán)臣華父督殺掉的事情??赘讣?/span>文不能替宋殤公化解民怨,武不能作戰(zhàn)取勝,外不能平外侮,內(nèi)不能治家室,導致因“妻美” 被殺?;蛟S孔父嘉“不知妻美”?也未可知。

華父督殺了孔父嘉后,宋殤公非常惱怒,要對華父督興師問罪,華父督為了躲避罪責,干脆造反,弒掉了宋殤公。但是,這里有個疑點:《春秋》經(jīng)中并不是這么說的。《春秋》中說華父督是先弒君,然后才殺了大夫孔父嘉。這是為什么?

孔子的第31世孫孔穎達說:“這么調(diào)換順序來寫,是為了昭示華父督先有不臣之心,然后才為所欲為。否則,就說明華父督是殺了孔父嘉以后才起的弒君惡心,孔父嘉就成了導致弒君的導火索。”看起來很有道理是不是?是的。確實有道理。

但是,孔穎達是孔夫子的后代,孔夫子又是孔父嘉的六世孫,儒家講究“為尊者諱”,孔夫子在修訂《春秋》的時候,怎么會用明顯的筆法記錄自己祖先的劣跡呢?所以,孔夫子先記錄華父督弒君,然后再記錄華父督殺孔父嘉,力求把宋殤公的死與孔父嘉撇清關(guān)系。

這么一顛倒,一個喪心病狂的華父督的形象立起來,有想象力豐富的編劇,可能還會編一出《華父督弒君,孔父嘉誅亂臣賊子反被殺》的戲碼。所以說,最像真話的假話恰恰是真話。會寫報告的高手,并不在事實上做文章,而是在事實的順序上做文章。

比如明朝時有一次戰(zhàn)役,主力明軍與倭寇作戰(zhàn)大敗,丟盔卸甲,但偏師取得了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只是保護了城池,不敢出城追趕。戰(zhàn)報如果報上去,皇帝肯定會震怒,要治罪。巡撫一籌莫展。

有經(jīng)驗的幕僚就指導巡撫寫奏章的時候,要據(jù)實寫,但順序改一下。開頭先寫失敗,末尾再寫勝利,先報憂后報喜,與人們平時的心理“先報喜后保憂”正好反著來。巡撫問幕僚為何?幕僚說,先報喜,看完喜事以后,接著看到憂事,喜悅就被憂事沖淡了,喜也不喜,憂而更憂,就容易被從嚴治罪。而先保憂后報喜,先看到憂事心吊了起來,后看到喜事,即便小喜也成大喜,不但不會被從嚴治罪,反而可能會得到嘉獎。

巡撫將信將疑的按照幕僚的建議寫了奏折,結(jié)果嘉靖皇帝看完說:“雖然打了敗仗該死,但總算后來又打勝了,乘勝追擊容易,敗了再戰(zhàn)卻難,說明該將有勇氣,值得嘉獎?!比缓笙率ブ?,對巡撫到將軍都嘉獎了一番。

這位幕僚之所以能這樣判斷,不但基于對人性的通透理解,也是基于對嘉靖皇帝多疑自負性格的把握。嘉靖皇帝是個聰明人,聰明人就很容易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知,所以他理所當然的認為,如果巡撫打了敗仗,肯定急于推卸責任,則會把大敗描述成小敗。后面打了勝仗,急于邀功,肯定會把小勝渲染成大勝。嘉靖戴著這個有色眼鏡去看巡撫的戰(zhàn)報,發(fā)現(xiàn)大敗確實是大敗,小勝確實是小勝,沒有文過飾非的毛病,因此不但相信了巡撫的戰(zhàn)報,連勝敗順序也不懷疑,被巡撫成功蒙蔽,給了個“知恥而后勇,勇將!”的評價。

再比如明清兩代的大太監(jiān),他們?yōu)槭裁纯梢栽诨实凵磉吪獧?quán),連內(nèi)閣首輔,軍機處大臣都忌憚呢?因為內(nèi)閣和軍機處的奏章在整理后,是要送給皇帝批閱的。這時候,讓皇帝看到奏章的順序就顯得很重要。比如皇帝先看到某個官員勤政愛民,官聲很好,后看到他家里人侵占百姓田地,那么對這個官員勤政愛民的感覺就沖淡了,很可能直接就把這個官員問罪。但如果皇帝先看到這個官員家人侵占田地的罪狀,后面馬上看到當?shù)厥考澋穆?lián)名保舉心,皇帝就會覺得這個官還能用,或許就輕輕斥責一番了事。明清兩代很多弄權(quán)的太監(jiān),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上下其手,整人或者幫人。

可見,報告的順序很重要。

2/4

此地無銀三百兩

真正到了朝堂上,都是陽謀之間的較量,用謊言攻擊別人,到最后只會把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真正的權(quán)謀高手,玩的都不是陰謀,而是陽謀。玩的就是工作報告內(nèi)事實的排列組合。屢敗屢戰(zhàn)和屢戰(zhàn)屢敗,僅僅擺列的順序不一樣,待遇就有天壤之別。

所以歷代能站在權(quán)力巔峰的人,無一不是寫報告,讀報告的高手,而那些亡國之君,導致亡國的庸臣,大多是不會讀報告,不會寫報告的庸手。有時間的話,我單開一個精讀名臣奏章的系列,你會看到這些苦讀十年圣賢書,能夠在獨木橋上斬落千軍萬馬,獨占鰲頭的人的邏輯能力和材料組織是有多厲害。

我們言歸正傳,孔夫子這么編排材料是“為尊者諱”,想為自己六世祖孔父嘉盡量撇清關(guān)系,本來已經(jīng)達到目的了。西晉的杜預給《春秋》作注的時候,就沒有點出來這一點,也不知是真沒看出來還是為孔夫子遮掩。但到了唐代,孔夫子的31世孫,孔父嘉的37世孫孔穎達卻生怕別人看出來,在《正義》里把這個事情明明白白的點出來了。他本來是為了闡明:孔夫子之所以這樣寫,是為了表明“華父督”確實是個惡人,早已經(jīng)有不臣之心,孔父嘉只是個受害者。沒想到此地無銀三百兩,這個事情本來大家心照不宣,互相都不說,這一下擺到桌面上,明了。所以有時候,就怕君子講實話,會壞事。

好,我們繼續(xù)往下說。

華父督弒君呢?魯、齊、陳、鄭四國召開了緊急會議,會議決定,鑒于宋國的動亂會影響四國的邊境安定,不利于地區(qū)穩(wěn)定,所以四國組織維和部隊,到宋國維和。華父督也是個狠人,一般政變政權(quán)看到維和部隊來了都嚇得半死。他反而大刺刺的跟維和部隊進行交涉。因為他胸有成竹。

在《宗成讀《春秋左氏傳》第13集》里,我講過,宋殤公的國君之位是叔叔宋穆公讓給他的,理由是“兄終弟及”,但當時大部分的諸侯國都是按照“父死子繼”的規(guī)矩繼承國君之位的,“兄終弟及”那一套已經(jīng)過時了,但宋穆公堅持。于是正牌太子公子馮只能逃到鄭國政治避難,宋殤公即位以后想徹底干掉公子馮,由此引發(fā)了宋鄭之間的連年戰(zhàn)爭。

當年接納公子馮的是鄭莊公,他是這次維和部隊的主要組織者之一,華父督跟鄭莊公說:“我弒掉宋殤公的目的是迎接公子馮回國即位?!编嵡f公當年能接納公子馮,就說明他在進行政治投資,現(xiàn)在宋國內(nèi)亂,讓一個親鄭國的人即位國君,鄭國平添了一個東方強援,所以鄭莊公觀望。

然后華父督見魯桓公,說:“我愿意把當年出征郜國的戰(zhàn)利品——郜國大鼎獻給你。”魯桓公是殺掉自己哥哥當上國君的,急于在國內(nèi)豎立戰(zhàn)無不勝的權(quán)威,首次攻伐別國就能得到象征國家權(quán)力的大鼎,對魯桓公很有吸引力。所以魯桓公觀望。

然后華父督見齊僖公,說:“您的國境與我不相連,即便滅了宋國您得到的好處也最少,我送您金銀珠寶作為犒勞?!饼R宋兩國并不接壤,齊僖公本來就是來打醬油找存在口感的,所以齊僖公觀望。

至于陳國,宋國一直沒放在眼里,不予交涉。


就這樣,四國維和部隊瞬間瓦解。魯桓公抱著郜國大鼎樂呵呵的回國,鄭莊公心滿意足的回國,齊僖公得到點實惠回國,陳桓公白跑一圈嘟囔著回國。宋國城頭變幻大王旗,宋莊公馮即位。

3/4

見利忘義

魯桓公抱著郜國大鼎回國以后,本以為能得到臣子的愛戴,結(jié)果招來一頓痛罵,臧哀伯引經(jīng)據(jù)典,長篇大論的一頓說教,歸結(jié)到最后,魯桓公就是個見利忘義的小人,讓魯桓公心都涼了,但臧哀伯是有實力的大臣,不敢惹,只好忍氣吞聲。

然后誰倒霉了呢?杞侯,就是“杞人憂天”的那個杞國的國君。農(nóng)歷七月,秋天,杞侯不遠千里從河南開封趕到山東曲阜,朝賀魯桓公即位,正遇上魯桓公一股邪火沒地方發(fā)。史書沒有記載朝賀期間發(fā)生了什么事,但是等杞侯走了,魯桓公就謀劃討伐杞國。也許是杞侯表現(xiàn)的軟弱,也許是杞侯對魯桓公不敬,不得而知。


兩個月后,魯軍就攻入杞國,打的旗號是“杞侯在朝賀魯桓公的時候,曾對魯國不敬”。我們看魯軍的行軍路線是經(jīng)過宋國的,所以魯國攻杞國宋國必然是默認的。這一點,也可以從側(cè)面看出魯桓公和華父督達成了私下的交易。

為什么魯桓公急吼吼的要打杞國?因為他要立威,用軍功來嚇阻國內(nèi)的不同意見者。畢竟前任魯隱公治理魯國十一年,多少還是有些死黨的。從這個行為來看,不管魯桓公自稱得位是多么正義,他的心里其實還是虛的,否則就不會無緣無故的找杞國這個軟柿子捏,典型的殺雞儆猴。

然后冬天魯桓公又趕緊和戎人結(jié)盟,結(jié)盟的地點就在“唐”,也稱作“棠”,從第一集連續(xù)看過來的朋友應該記得,魯隱公即位之初就以道“棠”地看人捕魚的名義去巡視西南邊境,實際上是去壓服蠢蠢欲動的戎族。魯桓公一即位就趕緊去與戎族結(jié)盟,回去以后大張旗鼓的在太廟祭祀,進行宣傳。這一看,就是為了彰顯自己比魯隱公會治國。

所以,《春秋》專門記載了魯桓公結(jié)盟之后到太廟去祭祀,而不記載他走的時候去太廟祭祀,因為春秋時代的人們,講究事死如事生,如果君主有大事要離開,走的時候去太廟告訴祖宗,回來以后要返回太廟報告祖宗?!洞呵铩分挥涋k成事回來的祭祀,而不記載走時候的祭祀,一方面說明魯桓公去結(jié)盟的時候,心中并不篤定;另一方面也說明魯桓公“失禮”,這次祭祀只是想炫耀而已。

通過寥寥幾筆記載,就把魯桓公的形象和性格刻畫得入骨三分,所以《春秋》是部好書,值得讀。

好,魯桓公二年的大事說完了,還有兩個小事,因篇幅所限,下篇再說。下一篇將見到魯桓公三年,這年魯國迎娶了一個美麗的王后,然后,魯國的悲劇就開始了。

---本文完---

我知道有物書齋的讀者都是喜歡深度思考的。


注:傳統(tǒng)奇門遁甲第2期中級提高班定于2020年元旦開班,現(xiàn)在可以報名,課程大綱請看“培訓咨詢系列”下文章。

費用詢問助理宋老師(掃描下方二維碼),繳納報名費后,可以向助理宋老師索取中級班研討大綱。

2018年10月之后中級班學員免費復訓,2018年10月之前學員需先參加初級班。

培訓資訊系列文章集錦

與人生哲學相關(guān)的文章

宗成讀《春秋左傳》系列

散文小說系列

宗成談奇門九星系列

有物·有悟系列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