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離開老家很多年了,很多的事慢慢地淡忘在記憶里??墒抢霞业难U裊炊煙卻鐫刻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清晰如昔。那灰白色的煙霧像輕輕紗,籠罩著靜謐的村莊,帶給我無限的溫暖和美好的回憶。
②每天清晨,村里最生動、鮮活的畫面是家家戶戶煙囪里冒出的淡淡的炊煙,而不是鳥叫雞鳴牛哞狗吠。母親每天都起得很早,天不亮就開始做飯,剛開始生火時母親通常用稻草引火,此時柴草還未充分燃燒,煙囪里冒出來濃濃的黑煙,遇到濕柴時更是如此。當(dāng)火苗在灶膛里發(fā)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時,柴草燃燒旺了,炊煙很快就變成青藍(lán),繼而變成灰白色,飄散在屋頂四周。
③村里的長輩們起床雖有先后,時間不一,但也不會隔得太久。每家每戶的炊煙相繼升起,村子充滿了勃勃生機,就是因為村子有了人煙,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們,有蒸蒸日上的生活希望。
④每到春插、夏季“雙搶”、秋收、冬種時,我們兄妹幾個都要幫父母親干些力所能及的農(nóng)活。不用母親嗓子喊過幾丘田,只要看到午炊、晚炊的炊煙升起,我們的心就得到了安慰,知道離開飯的時間近了。透過恬淡的炊煙仿佛看到母親在側(cè)屋灶前灶后忙個不停。灶膛里的火焰騰騰地,母親祥和的笑臉上像飛上了一片片紅霞,砧板上切菜的砰砰聲和著大鍋油煎豆腐的咝咝聲,聲聲入耳。炊煙,母親的呼喚;炊煙,家的方向。
⑤我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在農(nóng)村里度過。小時候在村里玩,經(jīng)常玩得忘了時間,這時只要誰說了聲,你家煙囪冒煙了,小伙伴們就會意一笑,立馬散開各自回家去。炊煙,是回家吃飯的信號,更是母親深情的守望和呼喚??吹酱稛熚揖蜁肫鹉赣H,想起母親那雙勤勞、靈巧的手。在那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總能變魔術(shù)似的做上一頓豐盛可口的飯菜。到如今母親立在門前等我回家吃飯的那一幕時常在腦海里浮現(xiàn):裊裊炊煙在母親身后,柔柔地,一縷一縷和母親的發(fā)絲繚繞,淡淡的白霧中母親成了欲飛的仙女……
⑥后來,我參加工作成家了。父母親體弱多病,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在我們兄妹再三央求下,父母親才離開老家進(jìn)城生活。多少年了,老家的炊煙,依然那樣熟悉,那樣真實,散發(fā)著濃濃的親情。那縷縷炊煙,就在我對老家魂牽夢繞的思念里;那淡淡的煙霧,牽引我一次次回到那可愛的家鄉(xiāng)。
⑦裊裊炊煙,是家的味道,始終縈繞在我的心里。
(選自《中國精短美文精選》,有改動)
1.文章開頭畫線句子有什么作用?
2.填空:本文的寫作思路:文章開頭①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下文的回憶。然后②
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回到現(xiàn)實,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點明中心,深化主旨。
3.通讀全文,談?wù)勀銓Φ冖芏沃小按稛?,母親的呼喚”這句話的理解。
4.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裊裊炊煙在母親身后,柔柔地,一縷一縷和母親的發(fā)絲繚繞,淡淡的白霧中母親成了
欲飛的仙女……
5.隨著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裊裊炊煙雖有彌足珍貴的親情,紫繞著志在四方的兒女情思,但一定會消融在農(nóng)村現(xiàn)代化的進(jìn)程之中。談?wù)勀銓@種現(xiàn)象的認(rèn)識。
1.寫老家的炊煙帶給我無限的溫暖和美好的回憶,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
2.①點明寫作對象——炊煙,交代寫作緣由②回憶了炊煙中一些美好的,特別是與母親有關(guān)的生活場景。③表達(dá)對家鄉(xiāng)炊煙的贊美、眷戀之情。
3.一方而,炊煙升起,勞作或玩耍的我們就知道應(yīng)該回家吃飯了,仿佛是母親在無聲地呼喚兒女;另一方面,炊煙代表的是親情和故同對游子的深情呼喚。
4.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母親比喻成仙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