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下館子
 入梅天氣,讓人覺得頗為不適:其實,比之人世間讓人不舒服的種種,天氣悶熱還是最好過的了。 陰沉的天色,空氣中能攥出水來。這場雨,已經(jīng)醞釀了一整天。從學(xué)校出來,繞到建國路上,一個人,下館子去。這也醞釀了好一陣子:若是先回家做運動,就不想再出來了;可是,這頓晚飯一定要好好吃,哪怕是自己一個人——在特殊的日子里,做點特別的事。 坐在這家本幫菜小館,還不到吃飯時候。店里已經(jīng)坐著兩組食客,人家至少是成雙成對;或閨蜜,或戀人。我一個人坐下去,突然覺得有些突兀。只管點菜吧。捧起菜單簿子,看著只有一間房的飯館,菜色品類真是豐富,而且,本幫特色濃郁。巴掌大的服務(wù)臺,掛壁音箱流淌著類似蘇州評彈的吳儂軟語的唱腔,讓我最先想起多年前喜歡的滄浪亭和吳越人家。那里的面條很有特色。這家小館的招牌菜竟是蔥油開洋拌面。湯面與拌面炒面澆頭面相比,我向來喜歡拌面。照著菜單,點了一份特制雙醬拌面——炸醬和花生醬。炒菜里面,挑了一份魚香茄子煲。不用看成品菜,單看菜名,“濃油赤醬”這四個字就已經(jīng)在舌尖打轉(zhuǎn)了。一人食,這些足夠了。至于喝點什么,當(dāng)然啤酒最好。可是,一個人坐在這里喝酒,倒像喝悶酒了。其他任何飲料都不如回家喝茶,我也從來不喝飲料。
很快,拌面和茄子煲端上來了。第一口的拌面真是驚艷,醬料滋味醇厚,雖然口感偏甜;面條軟硬適中,與醬汁充分混合之后,最華麗的綻放,留給舌尖味蕾去享受吧。 茄子煲也是勝在濃汁上——若是有一碗白米飯,蓋澆茄子煲,那樣也許更完美。 眼下的茄子都是大棚菜,本地茄子只少量上市。學(xué)校食堂吃過兩回醬汁濃稠的魚香茄子。怎奈窗口打菜的師傅時常手抖,抖到自己餐盤里,不見茄子,都是湯汁或配菜。所以這回要痛快吃一份茄子煲,配菜都不要。 臨了,實在吃不動了。 臨了,實在吃不動了。我已經(jīng)開始想念一壺茶了——要沏得釅釅的。 在小館吃得心滿意足,走在漸漸沸騰起來的街市,這場雨看看一時半會兒還下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