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詩人樣本||山子推薦:“寫給遠方的親人”清明專題上輯

 詩人樣本 2021-06-10

山子說

每天都有人走來,每天都有人離開,來的我們應當珍惜,離開的我們永遠懷念。

懷念逝者,有許多方式,用詩歌表達我們內心的一種哀思,是最適合一個詩人的懷念方式。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精典的寫清明懷念故人的詩句,展開這一主題,《一線詩人樣本》“山子推薦”品牌專欄,特推出清明節(jié)專題“寫給遠方的親人"。

本專題分上下輯,入選的詩人以無限的深情和哀思,表達了對遠方的親人及故友的懷念。每一首詩都是一束鮮花,每一句詩句,都是一串淚水,祭奠曾經從我們生命里走過的人。感恩遇見,感恩同行的風雨歲月!

——山子

山子:原名孫志新、網名遼寧山子,曾用筆名山子、沙風、孤嶺等。曾經在《詩刊》《人民日報》《詩潮》《中國詩人》《天津詩人》《遼河》《國際漢語詩壇》等國內外百余家報刊雜志發(fā)表千余件作品,其中詩《好鋼》入選《中國詩典》?,F(xiàn)任《一線詩人樣本》常務主編、《新詩歌》執(zhí)行主編,獨立寫作人。電話:13840434492(微信同步)

本期入選詩人有:

李金平 張翠紅 王曉飛 半畝花田 林東輝 心竹 耕夫 何桂艷 老徐 周彥虎 雅馨 曉鷗 梁琴 杜曉旺 姚翔宇 張杰 王迪 袁文章 張景慧 凡姝 馮建亭 夢雨 

母親剛剛入睡

      一一寫在清明

作者:李金平

春風呵一一

你輕些吹輕 輕些吹

母親剛剛入睡

走過滄桑風雨漫漫長路

你走的太乏太累

為了兒女心操碎

走完78載人生路

你也許剛剛打個盹

林濤呵一一

你輕些吼  輕些吼

母親剛剛入睡

她床頭的鬧表還在走

她窗臺的花草還在翠

她擦過的馬勺還在亮

她繡出的窗簾還在美

忙碌了一生勤勞一世

她一雙手太疲備

小鳥呵一一

你輕些叫  輕些叫

母親剛剛入睡

憶當年她燈下為兒女

逢棉衣一直到天明

一針一線暖心扉

病榻上她幾夜末合眼

彌留中幾回喚兒女歸

她一生最缺覺

讓她安安靜靜睡一回

白云呵一一

你輕輕地飄 輕些飄

母親剛剛入睡

她風中的白發(fā)映桃花

她雨里的思念化溪水

她深深的母愛染楓葉

她樸實的品格化紅梅

兒淚眼模糊問墓碑

長夢數載醒幾回?

冬已去   春又歸

兒千言萬語說給誰

點束香    雙膝跪

面對大山喊聲媽

山谷回音  一一

母親剛剛入睡

母親剛剛入睡

李金平:遼寧鞍鋼人,著有詩集多部,現(xiàn)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遼寧作協(xié)會員,鞍山詩歌創(chuàng)作朗誦學會主席。

作者:張翠紅

我在想什么

不是這盛開的花

舒展的綠,還有夢中的秋景

我想某個人的樣子越來越模糊

關于曾經,關于那場突如其來的大雪

年輕的生命,為何跟隨雪花飛走,不再回返

想著今夜,窗子外面的北方

一定有一個人在山前修整花草

星空下,自言自語,一定也在眺望

想那雙失神的眼睛流露的迫切

不是雨,不是風,不是悔恨和絕望

應該是一團火,一團抱緊雪花的火

深埋在黑土中,還有一縷空念

張翠紅:一位熱愛詩歌的女子。有多首作品發(fā)表于紙質刊物,收錄許多版本,以及諸多網絡平臺。

思 念

作者:王曉飛

祖母就這樣的走了

靜靜地閉上了干枯的淚眼

帶著對人間的眷戀

帶著對家人依依不舍的親情

用整個身心疼我愛我的親人啊

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我苦命而多難的祖母

早年喪夫的祖母

痛失愛子、兒媳的祖母

用干癟的乳房哄我露出笑靨的祖母

用斑駁的搖車搖我進入夢鄉(xiāng)的祖母

有一口好東西也要留著給我吃的祖母

從不忍心數落我一句的祖母

總期望我能娶上一個好媳婦的祖母

當我受到委屈心里便疼出血來的祖母

當我有好訊傳來便樂得像孩子一樣的祖母

…………

祖母啊

你安詳的去了

平靜的去了

無牽無掛的去了

我愿化作天上最亮的一顆星星

夜夜為你守候      

2019.3.13

王曉飛:男,1965年生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營口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詩歌學會副會長,大石橋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現(xiàn)居遼寧大石橋市。深愛所有愛我和我所愛的人。鐘情詩歌,恪守扎根生活,有情而歌,詩以言志。

我的清明

作者:半畝花田

我的清明

從那年的那個春天開始

從一場災難蔓延而成

那一夜的風

刮凈了天上的云

許多年后我才明白

那風是趕來為您送行的

每年的清明

我總會墜落在梨花飛雪的夢境

希望能在夢里看見

您蘸著月光

回到久別的人間

半畝花田:實名馬麗芬。江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作品入選多種文選,詩文散見于《紅豆》《星河》等百余家報刊。300余家微信平臺推薦。獲獎若干。


爺爺墓前

作者:林東輝

裊裊的香火繚繞

仿佛你忽明忽暗的煙斗

多少個日子

被燎熏的金黃金黃

為你斟滿一碗酒

想像你生前淺酌慢飲的姿勢

一個家族的困苦蹉跎

被你生生咽下 眉頭舒展

紙錢縹緲舞動

幻化成你蹣跚的腳步

可你的目光堅定

始終朝著向前的方向

你的墓碑高不及我

每每面對總須仰視可見

搖曳的枯草

有蓬勃的新綠茁壯生長

林東輝:祖籍山東海陽,現(xiàn)居遼寧。學生時期曾任某著名詩歌社團負責人,作品(部分署名林赫)散見省內外報刊或各類選集、網絡平臺,主編有《校園詩選》一書,詩合集《萬物生長》。擱筆廿年,2016攜筆回歸。詩歌主張:無非宣泄,勿需復雜;關乎靈魂,務必嚴肅。

杏花的眼

作者:心竹

兩聲嘆息落地。

春天借著夜色把自己藏起

一些往事落滿纖塵。被日月封存

一些想念    從骨縫里奔流

在畫紙上爬行的炊煙

即使緩慢    也已離你那么遙遠

可還是有風來。

帶上那年殘雪的味道……

春光有時    并不溫暖

像杏花的眼。它白煞煞地含著淚

注滿清明

任松:筆名心竹。工程師。遼寧省詩詞協(xié)會會員,多年來筆耕不輟,作品曾發(fā)表在《山海潮》《遼河》《遼寧詩界》《白天鵝》《營口日報》《鳳凰詩刊》《遠方傳媒》《盛唐星空》《一首詩高地》《明月歸誰家》《中國詩面孔》《中華民間實力詩人鑒賞》《神州文學家園》《傳世經典詩詞》等刊物。


清 明 祭

作者:耕 夫

又是雨紛紛欲斷魂的時節(jié)

又是壘土祭掃亡人的日子

山坡上,鋪著父親潦草的人生

他占山為王,以一棵婆樹為旗幟

揭竿而起,撐開闊大的天空

他自撰的碑文,像飄零的落葉

父母不曾旅游過,沒見過大世面

最遠只到過省城,陪我小住數日

就鬧著回家。他們一生依賴土地

彎腰走路,樹葉落下怕打破頭

到頭來,他們對兒女們的愛

任憑一捧黃土掩埋,不留痕跡

每次我經過祖墳山,我知道

我的祖上和遠走多年的父母親

正躺在那片黃土里安詳的熟睡

他們活著時在一個鍋里吃飯

到了山上,又在一塊兒扎堆取暖

曾經被他們耕種過的土地

已經易主,成為了別人的地盤

他們再無需關注糧食的收成

和年景的好壞,不像我們

總在為不太富裕的生活發(fā)愁

活著與死去是如此的不同

一些人被永遠留在冬天

一些人已經準備從春天出發(fā)

生命是一場無法回放的電影

而鄉(xiāng)愁則是一片片鏡頭的剪輯

一些事物離我們越來越近

比如舊居、衰老、疾病和死亡

比如身體再也經不起生活顛簸

一些事物離我們越來越遠

比如回家的路,以及故園的情

比如,我的眼睛越來越模糊

就像霧霾籠罩著寒凌的大地

耕夫:姓張,祖籍湖北黃岡,出生武漢紙坊。男性山峰,海拔1.83公尺,1963年5月從母腹偉岸地崛起,從此世界多風雪。198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迄今發(fā)表各類文學作品1000余萬字,獲《詩刊》《星星詩刊》等各類創(chuàng)作獎20余項,有作品被翻譯推介到海外。作品入選《2009年中國詩歌精選》《湖北新時期文學大系·詩歌卷》《詩選刊十年精品選》《2013年中國詩歌年鑒》《湖北作家作品選2017—2018》《湖北基層文學叢書·黃岡詩歌卷》,武漢地鐵空間詩歌文化長廊等。出版詩集《耕夫詩選》《風吟雨訴》,小說集《三葉草》,散文集《鄉(xiāng)村背影》等專(合)著。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擔任某國家級科技雜志主編。


爸,我想當一天您的村民

作者:何桂艷

那些年   我不愛和爸爸說話

他沒有供我讀高中    上大學

我一直耿耿于懷

故意不看他夜里壓咳嗽的紅蘿卜

故意不幫他的六條小金魚換水

農忙時仰躺在地里 

看有沒有鳥兒飛過

甚至  有一天半夜

他從村部回來

一瘸一拐    說是幫椴樹溝的

二傻種地時

牛跑了瘋

我隔著門縫看著

沒吭一聲……

五十五歲   爸爸走了

全村人都來為他們的書記送行

我哭了    爸爸怎么會老呢

1993年正月初四

雪花好像瞬間染白了

他的頭發(fā)……

看到今天的村書記們

爸    我多么想

當一天您的村民

何桂艷:文學愛好者。喜歡詩,散文。偶有作品發(fā)表并獲獎。


清明雨

作者:老徐

蓑衣,踽踽而行

于霧起的山坳處消隱

天空陰沉,風駐停

叢林鴉啼,草木驚心

池邊孤柳,頭低垂

淚水漣漣,滴碎鏡中影

清明雨,織一幅幻景

陰陽傾訴,有誰聽

虛掩門,燙燒酒,獨自飲

生者孤獨,逝者無聲

老徐:男,原名徐勝高,1969年生,生于鄂居于遼。職業(yè)教師。曾在《青年文學》《飛天》《山東詩歌》《長江詩歌報》等紙刊發(fā)表作品。詩觀:堅持認為詩歌是表達真善美的情感。

杏花

作者:周彥虎

杜牧的清明時節(jié)雨

幾乎滲透了中國文學史

淋濕了一個民族的靈

泡在酒中的杏花村

是斷魂人最好的歸處一杯杏花酒

是斷魂人最好的補品

邀先輩們走出孤墳

靈魂與靈魂對接

在一柱裊裊的香火中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滿山遍野開放著杏花何處有孤魂

站在山坡的墳前

我想做一個頑童

騎在五十年多前的牛背上

穿行在父母笑聲的杏花叢中

周彥虎:中學高級教師,出版詩集《一壺夕陽》(獲中國第二屆教師文學專著獎)《杏壇春秋》《歲月剪影》。


靈魂的相聚

作者:雅馨

捻一指淡然入懷

攜手千年輪回的愛意

追尋曾經的你我

聆聽天地的召喚

銘刻曾經的山盟海誓

找尋愛情橋上

落霞的曼妙

延續(xù)地老天荒的愛戀

流年輪回的風韻里再次執(zhí)手

跳動的音符與心靈碰撞

在漫長的歲月里呢喃

敘說著衷腸

在春華秋實里編寫如花的詩行

讓風花雪月的相伴永駐世間

讓那悸動的心靈盛滿溫馨

默然相守   亙古不變

雅馨:本名紀萍。遼寧省撫順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撫順作家協(xié)會分組組長,撫順電視臺記者,撫順郭沫若研究會理事,當代一線詩人樣本收錄作家,笑傲文學簽約作家,望月文學雜志簽約作家,詩話春秋平臺收錄作家。作品發(fā)表在多家網絡微刊、平臺及撫順日報、撫順晚報、撫順作家等紙媒。曾獲得第二屆丹江杯詩歌散文大賽二等獎、第三屆丹江杯詩歌散文大賽獲得第二名。

清明節(jié),寫給外婆的話

作者:曉鷗

外婆

又一年的清明節(jié)到了

你在天堂里還好吧

你走了那么久了,一定很想我吧

外婆,我也有很多的話想對你說

今年的雨水足,莊稼長的特別的好

玉米堆成了山,花生,地瓜擺滿了院子

剛收割完的麥子,已碾成了新面,一股麥香味

還是從前的味道

屋檐下的那只燕子又來筑巢了

已孵出來了七八只小燕子

每天都在嘰嘰喳喳地叫著

都長出硬硬的翅膀

再過不久,就會飛了

還有你養(yǎng)的那只蘆花老母雞

和從前一樣,每天都會按時下蛋

有時捉蟲子吃,有時蹲在院子里曬太陽

還有門前你種下的那棵桃樹

早已掛滿了青澀的果子

吃上一口,還是酸酸的

總是忍不住就想起了你,流下了酸酸的淚水

曉鷗:家鄉(xiāng)黑龍江,現(xiàn)居青島,喜歡唐卡,念度母心咒,寫詩是一種修行,也是"心"疼痛時的吶喊……

第七封春天寄出的信

作者:梁琴

人說“死亡死去①”,就了了

你還是你,沒變樣

有時在夢里匆匆一見

有時會想你淚流滿面

你出遠門了,遠道天邊

念起時,自言自語一番

你是聽著的

我也理解你厭倦了塵世喧囂,想歇一歇勞累的身體

你把俊美的五官無條件舍與我

看我過來

就知你的處事作風:開朗,健談,而又善良到有些卑微

是啊,父親,我忍受形式的別離,又欣慰不曾褪去的慈愛之幻

春來萬物發(fā)新,我發(fā)一發(fā)感慨

我是始終有父親庇佑的孩子

安享我的落日余生

注①夸西莫多

梁琴:女,山西省霍州市人。喜歡沉浸自然風雅的陶醉,敏于感悟和寫詩。

與父親通電話

作者:杜曉旺

那時候,五毛錢

能買一帆布包的時間

一根線就會馱來你

五千萬噸暖暖的聲音

現(xiàn)在,燒九萬億

再搭五個流油的銀行

賠上眼窩里所有的祖母綠

換不來指甲蓋上的一秒

比陽光還粗壯的電波

扛不起你半錢重的咳嗽

杜曉旺:陜西咸陽人,分行文字愛好者。

白玉蘭

作者:姚翔宇

車來人往喧鬧的街流

目光遠處是山,更遠的是路

我突然懷念一個人

白玉蘭那樣淡淡清香

在故鄉(xiāng)山谷的某處所在

也有花朵在溫暖春日綻放

喚不回來熟悉的身影

一年只開一次的白玉蘭,

沒有他那么深情

我緊緊的握住車把

不敢有半點走神

這腳下次第綻放的花兒

是否記得他曾經的笑容

我都已經很少懷念,很少悲傷

綠葉婆娑,雨水淅瀝。無夢,失眠

喝少量酒,看許多書

甚至在花開的日子,忘記抒情!

姚翔宇:男,遼寧喀左人。曾經出版過詩集一部,有少量作品在《詩刊》《詩潮》《遼寧日報》等報刊發(fā)表。供職于遼寧某文化部門,現(xiàn)被組織派往偏遠鄉(xiāng)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母親         

作者:張杰

那時我兄妹三人還小

父親去世的早

母親為供我們上學

有空就騎著腳蹬三輪車

遛鄉(xiāng)賣冰糖葫蘆

一天也賺個二、三元

有次沒賣完

弟弟偷吃了一串

母親把弟弟打哭了

她也悄悄地抹眼淚

現(xiàn)在每當看到大街上買冰糖葫蘆的

我就想起天堂的母親

受了一輩子苦

沒享一天福的母親

張杰:男,山東省金鄉(xiāng)縣人,農民。1967年生。2018年開始在河北省五人行文學社學習寫詩,少有發(fā)表。

墓碑

作者:王迪

活著的人

給死者僵硬沒有血的魂魄一個個刀痕

用一根長方形的石柱把他們的替身支起

認為這是一種光宗耀祖的奠禮

誰又能說武則天的碑無字

不是后人一種推崇備至

何必弄的高于莊稼

高于土壤就是一種對糧食是天的踐踏和詆毀

空虛的榮耀里

逝者會不會哭上三天三宿

超宇宙的聲音你根本無法用凡胎的肉耳收聽

你不知道的事情

在地下發(fā)生,在天上發(fā)生著

數只黑色的烏鴉

從密布的陰云里飛下

站立在墓碑的頭上

數落著碑上所有生的死的人的名字

甚至,往他們的臉上拉上白白的屎

天上的淚水流下來

淡淡的,沒有世間生活的咸味

去擦拭被愚弄了的自己的和兒孫們的名字

王迪:自由寫者,《中國當代微信詩人》(河北)主編。作品散見于《詩選刊》《參花》《新青年》《湖北詩刊》《天涯詩刊》《楚江詩人》《打工文學》《唐山文學》《衡水文學》等報刊和網站,并被收錄在《北漂詩篇》(2017年卷,2018年卷)《2018年中國詩歌排行榜》《當代網絡詩歌精選》等多個選本中?,F(xiàn)供職于北京。

我的清明里住著故鄉(xiāng)

作者:袁文章

多少失重的身影,挽著炊煙進入天堂

多少風聲在減掉笑聲。每減一次,都有人喊疼

我的清明里住著故鄉(xiāng),住著層遞的親人

所有告別,同一為放下筷子,把飯碗扣在大地

和碗口滲出的苦水不謀而合,銷魂之際

冷雨,淹沒一紙錫箔的淡定

袁文章:河南新鄉(xiāng)人,封丘一中教師。詩文散見百余家報刊媒體,有作品獲獎,入年選和學生讀本。

清明

作者:張景慧

每一年清明

都在趕一趟回到過去的班車

稀稀落落站點

按著輩份排序

前一天醞釀的懷念

是趕早班車的車票

即使晴朗的天空

也要懷揣著綿柔的雨絲

杜牧濡濕的文字

被塵埃銹蝕鈣化

釘進皮肉和骨頭里

在這一天穿透思念

與悲戚無關

只能懷思我們的影子

不需要雨絲   眼淚   斷魂

祭奠每年重復的感情

張景慧: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詩協(xié)會會員。有作品散見《詩選刊》《詩林》等多刊。

想起母親

作者:凡姝

天越陰,我就越擔心母親

聽說那邊的光陰很是兇險,黑云怎可一再堆積

我心里默念禱祝,世間怎可沒有太陽

雨來了,也許最該擔心的,是離地最近的塵

也許漂浮和落地一樣,也能隱藏

我了解自己的膽怯,無法將心徹底裸出

裝下這漫天的烏云

更無法在兩個世界收放自如

所以,我又在雨天思謀雪

或許只有刺骨的冷能凍結思念

能覆蓋光照不到的暗物質

母親,您在地下會冷嗎

這個雨天我想給您說說外面的世界

您不在的這些年,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哥哥一臉福相,姐姐也很安逸

我和弟弟學會了處事,會了迂回環(huán)繞

您不在身邊,我很失落,

有時候像個孩子,需要童話和詩歌

它們讓我做夢,我還不愿醒來…

母親,雨還在清洗人間

我把心放在窗外

現(xiàn)在是暮秋,草木已逐漸低頭

我們也買了社保

您看,時光她從不倒流

世間秩序井然

我又在想我們的童年

凡姝:原名,馬相紅。魯民三十學員。

清明

作者:馮建亭

氣溫日漸回暖

晦暗的光線變得清朗

蟄居的身心開始松動

萬物發(fā)出歡快的聲響

在這個節(jié)氣

沉悶慢慢被輕盈代替

死寂輪回為生機

低垂的頭顱和眉眼

緩緩出現(xiàn)仰角

祖輩生息的土地

總有枯榮上演

悲喜歡欣在四季里輪換

今日,陷入沉思

一些生命走到了盡頭

還有一些生命開始萌動

在死中深藏著生的奧秘

千萬之中的衰亡中

一簇綠剛好露出了頭

2019.3.22

馮建亭:1980年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詩歌、劇本、評論、小說等作品散見《內蒙古日報》《草原》《中國劇本》《讀者》《詩海珍珠》《傳奇草原》等各類報刊及選集。電視劇本《沉浮》獲第五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銅獎,《變遷》(組詩)獲第四屆中國世紀大采風活動銀獎,另有多件作品獲各類獎項。

清明殤

作者:夢雨

清明的風

總會應襯著季節(jié)

悄然醞釀一場桃花雨

只是

雨落寒涼心淚滴

記憶,還在播放那些愛和暖

墨跡點點

落筆已成清明祭

每逢這時節(jié)

我腳步沉重

上山的路沒有盡頭

只有鷹雀聲聲啼

越來越遠的是音容

越來越近的是悲戚

細雨里升起清煙

看那飄零的黃蝴蝶

明明滅滅

那飄落的又是什么

弟弟

飛揚的桃花瓣

點綴在冰冷的風里

不小心就會

打濕我的心底

弟弟

那么年輕的你

卻沒有邁過新年的門楣

你的生命就這樣

打了個旋

突然

凍結在北風里

定格在

新年第一天

你走的如此匆忙短暫

春草初萌萋萋

你可曾羽化在這片松林里

從此

曼珠沙華的絕美

阻斷了你背影

彼岸花,花彼岸

彼岸人不見

以后的以后

那些毛絨絨的想念

都是淚水打濕的

相見的路

我要用一生去走完

低頭是過往

抬頭是希望

活著

我都會好好珍惜

夢雨:文字里安靜而行,詩歌記錄不一樣的經年。喜歡寫詩,也喜讀別人喜歡寫的詩,詩歌可以為我打開一扇想象都門。


詩人樣本||開誠杯2019“家園”主題詩歌大獎賽啟事

推介當下最活躍、最具特色的一線詩人,力塑當代詩人群像。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