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龍品詩”專欄,為詩人樣本微刊繼“雙子星座”之后第二個詩評特色欄目,特邀黃龍先生主持,共同打造平臺精品。歡迎品鑒! 那仿佛如訴如泣似責(zé)似怨的月亮從對面山脊,升起來了 文/黃龍 面向窗,面向喧鬧,正與幾個朋友聚餐 喝酒 劃拳 必不可少 黃花園大橋車流如織 一切屏蔽在外—— 打起精神正投入 一場 筷子卷張餐巾紙舞白旗 不勝酒力,必須要 認輸“投降”的游戲中 猛抬頭—— 壓郁多日 深藏心中 不愿見到的 那仿佛如訴如泣似責(zé)似怨的月亮從對面山脊,升起來了 淚 悄悄在背后滑落,不管用 暗暗嘉陵江波濤從心中滾過,不管用 單位節(jié)日棋賽,拿到冠軍獎金的喜悅 此刻 如一張從十層樓上被風(fēng)刮下的玻璃 “哐”一聲,在地上摔得粉碎 天那頭,她 在做什么?這月 怎么找來了?心虛的我已躲藏不及 
黃龍品詩: 對詩奧義的思考 文/黃龍 “奧義”不顯則不成詩!詩是“兩個板塊”的奧義碰撞的接合體!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二種物體結(jié)合,就需要“奧義”的相似度來幫忙,而非胡亂拼湊。如前不久看到的“我的鷹是一塊鐵”,這詩的意象同樣是由“兩個板塊”組合而成的:鷹和鐵。那么,怎么檢驗它們的奧義是否“血型”相合呢?有沒有有悖奧義呢?接下來請看:這是兩個奧義不同的“板塊”,被強扭在了一起。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所以這詩咀嚼不得。鷹是鳥類,骨頭是中空的,其奧義含的是“輕”,而鐵特別是一塊鐵,是實心的,所含奧義是“重”,強行二者組合,還能飛起來嗎?不一頭從天上栽下來才怪了!對奧義把握越精準,詩便越玄妙神奇!比如“拿到冠軍獎金的喜悅/此刻/如一張從十層樓被風(fēng)刮下的玻璃/“哐”一聲,在地上摔得粉碎”,這意象是“喜悅”與″玻璃“這兩個“板塊”組成。那么它們的奧義契合不契合呢?我們來分析一下:玻璃是透明的,遇到陽光便顯得很燦爛且沒有陰影;而喜悅,也是燦爛沒有陰影的,像在陽光下。它們之間所釋放出來的奧義,是那么相同,幾疑是一體了,甚至摔在地上的味道也非常相似,讓人產(chǎn)生“血型”很符合的玄妙感覺,二者像一母所生。所以主體“喜悅”借奧義與玻璃形成了可感可觸可摸的實質(zhì)感,次體“玻璃”的奧義依附主體奧義而有了意義……現(xiàn)在回頭去看“我的鷹是一塊鐵”是不是黯然失色毫無靈性了呢?一點淺見。 不明白詩的奧義對詩的作用,就是對詩的無知!以為寫幾行分行文字就是詩,哪有那么簡單?更有甚者,許多無良“淘金者"明知自己無詩才,偏偏都撲向了詩歌這條“河床"!無序開采,已讓人們對詩歌的認識毀掉了“三觀"!也不管詩歌女神愿不愿意,直接用分行文字的繩索對她進行“五花大綁"!比強盜還強盜!還有,那些一個勁兒嘚瑟的,可悲的是不明詩不明己,最終不過是過眼云煙爾! 詩是藝術(shù),是最高智慧的產(chǎn)物!人們讀詩,總懷著一種預(yù)期,希望能從中得到一些令人腦洞大開的驚喜。如果次次失望而歸,會讓大眾對詩的認識產(chǎn)物偏差。寫詩是要有詩內(nèi)本事也要有詩外本事的,二者合二為一,巧奪天工方能寫出真正意義上的好詩! 這里有個例子對現(xiàn)代詩歌有著非?,F(xiàn)實的意義——韓國的天氣預(yù)報始終只有一句話:今天全國有雨。千篇一律——這是小國小氣象!而縱觀當今的一些詩歌,也與此十分相似!靈活多變呢?大氣象大格局呢?這是不是與上面那個天氣預(yù)報沒有什么區(qū)別?所以,詩不以短而格局小,也不以長而格局大。詩是有生命和靈性的,你把它寫成一個木疙瘩,能吸引人嗎?另外好的詩歌是很凝實的,風(fēng)不能透,水潑不進。而不是當下那些許多分行文字的松松垮垮,可以任意增減…… 上面文字非一遍寫成,只是平時零星的一點思考,難免邏輯不嚴密,銜接不順暢,見諒。
黃龍,真名李向明?,F(xiàn)供職于重慶日報報業(yè)集團。有數(shù)十篇詩歌作品在《文學(xué)沙龍》《一度詩歌論壇》《超人小語》和《當代詩人》等網(wǎng)絡(luò)平臺發(fā)表。
推介當下最活躍、最具特色的一線詩人,力塑當代詩人群像。 投稿與稿酬發(fā)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