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堪稱是春節(jié)的“最后一道晚餐”。吃了這道飯,年就算是徹底過完了。大家都得要“各忙各的事兒去了”。 元宵節(jié)這天,吃元宵,滿街高掛紅燈籠,看社火鑼鼓踩高蹺,賞城頭的燈籠,猜燈謎......凡是跟年能粘得上關(guān)系的所有娛樂活動,集體謝幕?!?/span>你不該對年再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span>年跟農(nóng)事的聯(lián)系其實最緊密。過了元宵節(jié),地里的莊稼該松土灌溉施肥了,等到春風(fēng)吹皺了村頭的河流,莊稼會“蹭蹭蹭”往上竄,農(nóng)人們看了臉上就寫滿了豐收在望的喜悅笑容。 小時候,在盼到了大年除夕夜的壓歲錢和大年初一的瘋狂之后,就眼巴巴地盼望著元宵節(jié)了??梢愿』锇閭兣軒桌锏厝タ礋艋\展,可以纏著家里人要元宵吃。最開心的是,那天晚上會在明晃晃的月光下,打著燈籠跟大家追跑,玩“碰燈籠”游戲,依照大人們的叮囑,今天晚上大家都把燈籠碰到著火,看它完全燒完,然后大家各自回家。收拾好書包,準(zhǔn)備第二天開學(xué)報到。 社火是我們跟著大人跑很遠(yuǎn)的路才能看到的熱鬧。那時候,村里人正月十五都會相約著去周至興平咸陽等地看熱鬧。人山人海的亂擠,維持治安的人會用長長的竹竿朝著擠過頭的人群拍打下來,人群便會轟的一下朝后面散開。 我們個頭小,大人們會把我們架在脖子上,讓我們高高在上的看個清楚。那時候總想著,誰要是能被化妝成社火里的一個角色該多好??! 小孩子們的興趣往往不會僅僅被社火和震天的鑼鼓所吸引。很快便會主動央求大人們把自己放下來,然后在大人們腿底下鉆過來鉆過去,互相追趕打鬧。累了困了,便纏著大人給買一截甘蔗,長長的扛在肩頭啃著吃,常常嘴巴被鋒利的甘蔗皮割裂流出血,還是要咧著嘴“刺啦刺啦”地啃下一節(jié)。 那時候糖泥人是很吸引孩子們眼球的東西。 小貨郎把簡易的貨架倚在自行車上,黑黝黝的手捏吧捏吧,很快就會變出一個小糖人。孩子們里三層外三層的擠在那里,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糖泥人,很多孩子饞得直咽口水。小貨郎早已看透孩子們的心思,鼓動說,“去跟大人們要一角錢,就可以拿走糖泥人啦??梢援?dāng)玩具,還可以吃的。” 那時候糖葫蘆不是太多,偶爾街頭有叫賣的,大家都看串起來的糖葫蘆紅得誘人,往往走出老遠(yuǎn)了,小腦袋還要使勁兒擰過來看。大人們邊拉著孩子走,邊說,“這個不好吃,酸的人牙都掉了?!阋灰獡Q牙?” 晚上,大人們會聚在戲臺前看戲。震耳欲聾的秦腔戲,吼得孩子們精神振奮,大半夜沒有一個知道困,一個比一個精神地繞著戲臺跑。有些膽子比較大的,會流進(jìn)后臺演員的化妝室,看演員們涂脂抹粉描眉畫眼,才知道臺上的人跟平常的人沒有什么兩樣,只是化了妝穿了戲服而已。 那時候,元宵很少。全村子,也只有幾家在外工作的人,才會捎回一點元宵。大部分人家,是沒有元宵吃的,就是有留下來的幾個包子,管孩子們開開心心地一吃,然后放他們出去瘋跑打鬧。 我的一直對元宵不大感興趣的習(xí)慣,也許源于那時候從來沒有吃過的緣故吧。 今年小縣城成功升區(qū)了,元宵節(jié)活動很隆重。鼓舞表演,鄉(xiāng)村社火,猜燈謎,元宵晚會。我中午坐在同學(xué)家臨街十二樓的陽臺上,吃著香辣辣的攪團(tuán)鍋盔,看著底下街上喧鬧著走過的鑼鼓隊儀仗隊和社火,覺得很有意思,但全然沒有了兒時的向往和好奇。 人生,在中年時代之前是加法,什么都好奇,什么都要嘗試,每一個領(lǐng)域都想著做到最好的那一個。中年之后,你才明白人生走到該減法的時候了:在一個領(lǐng)域能做到出色就已經(jīng)足夠好了。 于是,活動的范圍越來越小了,都是跟工作和愛好有關(guān)的了;交往的圈子也慢慢的就固定的那三兩個了,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那幾個。 今年元宵節(jié)天氣出奇的好,氣溫明顯回升,暖暖的。對于一個癡迷于乒乓球的人來說,一場精彩連連的比賽,遠(yuǎn)勝于街頭的熱鬧和夜里的晚會。比賽給你最大的啟示是,能站在最后冠軍領(lǐng)獎臺上的,都得依仗實力。 跑百十公里,游一游,欣賞一下比賽,元宵節(jié)過的已經(jīng)心滿意足了。 (作者簡介:陳啟,號南山白丁。大學(xué)本科學(xué)歷,中英文兼修,供職于陜西西安惠安中學(xué)。文風(fēng)力求散淡,干凈,活力。詩歌《船夫之歌》獲首屆詩詞楹聯(lián)大賽二等獎,古體詩《關(guān)中漢子》、《題畫詩》“繁花難掩層綠”分獲第二、第三屆一等獎;散文《酸湯掛面》發(fā)表于《教師報》(2016年12月14日),《鄉(xiāng)下女人》、《小鎮(zhèn)》在不同刊物發(fā)表。歌曲《因為有你,因為有我》(詞曲)2008年發(fā)表于《中國音樂報》。)
|
|
來自: 新用戶3134eDv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