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宏豐 浙江省遂昌縣中醫(yī)院 H某,女,68歲,二月前因煩躁,夜不能寐,臥起不安到市第某醫(yī)院就診,診斷為“精神分裂癥”,住院治療,出院后口服喹硫平片、氯硝西泮片等藥治療,經(jīng)前治療后二月,夜間能入睡3小時,但仍有心煩,煩躁,臥起不安,喃喃自語(家人述,需要24小時陪著寸步不離)自述有如火燒,無食欲。 5月2日來我門診,人見照片: 病:精神分裂癥 人:煩躁,坐立不安,語聲高亢,不時喃喃自語,有如熱鍋上螞蟻,面紅,無食欲,乏力。 舌:舌紅,舌干燥,舌前舌中苔少,苔黃膩糙。 脈:滑數(shù) 辨證:黃連阿膠湯證 處方:生地黃30g 阿膠5g烊沖 生白芍15g 炒黃連5g 炒黃芩9g 炙甘草6g 北沙參30g 雞子黃兩枚(自備),五劑,一日一劑。煎服 5月10日第二診:煩躁明顯改善,如火燒消失,喃喃自語明顯減輕,但食欲仍無,乏力明顯。舌照: 處與百合地黃湯、桂枝茯苓丸、甘麥大棗湯合方。 處方:百合30g 生地黃30g 淮小麥90g 大棗12g 炙甘草9g 炒麥芽15g 桂枝9g 赤芍12g 牡丹皮12g 桃仁8g 茯苓12g,七劑,日一劑,水煎服。 5月17日第三診:情緒基本如常人,會笑了,胃口大開。 按語: 患者開始為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舌象為少陰腎水干涸,相火炙熱。處以黃連阿膠湯加味五劑后,少陰腎水得復(fù),相火火勢頓挫,標證已緩,當固其本,以百合地黃湯養(yǎng)陰清其熱,甘麥大棗湯和緩柔肝,養(yǎng)胃氣,桂枝茯苓丸祛其瘀熱。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百合病不經(jīng)吐下發(fā)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主之?!?“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shù)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
|
來自: 鐵毛l > 《經(jīng)方醫(y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