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你來啦! 我是萌茶茶,賣茶為主,碼字為樂, 每天喝茶讀書陪娃,記錄萌茶萌事, 歡迎關注。 也許有一天,這里也會出現(xiàn)你的故事... 文字的力量,超乎你想像。 公眾號沉淀了一段時間,昨晚重新發(fā)文,收到兩筆大額的贊賞,感受到文字表達帶來的價值與意義,自是萬分欣喜。 一直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點滴,也特別喜歡用文字表達情感。 他們說,“你的文字很有溫暖,有治愈的功能,” 其實,并不是自己文字表達有多么厲害,也不是自己的文字有多華麗,而是文字中透露出來的真情實感打動了人。 也有人問,如何才能寫出真情實感打動別人的文字。 真情實感每個人都有人,只是,每個人感知力不一樣。 基于文字感知力的基礎,今年開過兩期文字覺醒營,支持更多的朋友,打開感知力,去感知文字的美好,學會大膽表達。 當感知力被打開,當心中的情感形成文字流淌出來時,時候,文字的價值彰顯。 而文字的力量,真的超乎我們的想像。 文字覺醒的意義,就是先讓大家打開感知力,對周圍,對這個世界有感覺,有知覺,有感知力。 感知力是什么?感知力是感覺加知覺的能力。 感知力為什么重要?感知力,是我們思維的基礎,是思維的材料,沒有感知力,一個人的思維也一定是亂的。 文字,是思維的載體,混亂的思維,文字表達也一定不清晰。 表達都不清晰,你又如何讓別人懂你,讓世界懂你,你又如何,能夠懂你自己? 感知力包括對自然環(huán)境的感知,對社會環(huán)境的感知,對內在情感的感知。 我們是否能感知到大自然一年四季的氣侯變化,冬暖夏涼;感知到大自然一草一木的美好,感知自然環(huán)境的種種變化,能從大自然中得到很多啟發(fā)。 同樣一座廬山,
一場雨,有落花。
同樣的風景。
借一朵云,也能表達情感
關于這首云的詩,讀書那會分享過,同桌聽完,一臉迷糊地問我“云是誰”,當時差點把人當場氣都笑岔。 沒辦法,感知力弱,不怪她。 同樣是雪中一只白鷺,不同的人,看到的境界也不一樣。于是有了后來的禪詩:
同樣的風景,不同的感知力,有不同的感悟,思維的不同,出來的文字也會不一樣。 記得一位知名作家說:當今這個社會,我們連一見鐘情的機會都沒有了,因為大家不管到哪里,都只盯著自己的手機。 想一下,多少年來,愛情的美好,多少都是在四目相望,回眸一笑的砰然心動。 辛棄疾說: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柵處。 李健也是說: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后來王菲的傳唱,讓它變成一個傳奇。 而現(xiàn)在,網絡越來越發(fā)達,很多的內心,越來越封閉。 社會在發(fā)生什么,不知道,也不關心。 社會與我們有什么關系?什么又是社會環(huán)境?
一個人,如何來感知社會環(huán)境,感知身邊的人和事呢? 夏天的廣州,熱得恨不得只穿背心,而此時的北方,早上可能還是會很清涼,需要穿長衫。 這時如果過北方旅游,我們需要多帶兩件衣衫,這是我們對的自然環(huán)境感知和適應。 北方吃什么?吃饅頭,南方吃什么?吃米飯。 廣州人吃完前,要先用熱水洗碗,這是當?shù)氐囊环N習慣,這個習慣到了北方,以前是要挨人白眼的,在北方人的眼里,你這樣洗,是嫌我碗洗得不干凈。 后來,大家會相互提醒,去北方,就不要用熱水先洗碗了,而隨著這些年旅游的發(fā)展,北方人見得多,也慢慢習慣。 兩個地方,不一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的文化,就這樣相互融合,而這一切,你能感知到,就是你對社會環(huán)境的感知。 為什么我們會看到有的孩子在學校就很受老師和同學的歡迎,有的孩子就特別不受老師和同學的待見? 在單位,有些人明明很有能力,但他不受領導的器重,不被同事喜歡,做事情經常受到別人排擠。 有人說,這人智商高,但情商低,這就是他對社會環(huán)境的感知力比較弱。 想一想,我們是否會根據(jù)出席不同的場合,搭配不同的衣服?參加一個晚會,是否會穿得體的禮服,還是穿一身的休閑裝? 我們看到有一些人,在公眾場合拿著電話很大聲的說話, ??隨手亂扔垃圾,我們說這個人沒有公德心,實際上,是他對社會環(huán)境沒有感知力。 一個對社會環(huán)境有感知力的人,和一個沒有感知力的人,人生的軌跡也會大有不同。 同樣每天看手機,看微信,同樣是每天經歷很多事,有人就是過了就過了,有人會形成文字。 作家形成散文,詩歌,滋養(yǎng)我們的心靈; 律師會寫成案例分享,這樣的分享,可能支持到更多的人; 同樣是帶孩子,有的媽媽會把自己帶孩子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文字,與更多的媽媽分享,媽媽們一起抱團取暖,知道育兒的路上,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同樣是喝茶,有人喝的是茶米油鹽醬醋茶,有人喝出來琴棋詩畫花酒茶; 同樣送別,不同的情感,文字表達也完全不同:
因著不一樣的感悟,人們的真情流露,當下情感的真實表達,才有后世這么多美好的詞詩。 幾千年來,這樣的文字,今日讀來,依舊能讓引起我們的共鳴,滋養(yǎng)我們的心靈。 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現(xiàn)在起,拿起筆,嘗試把心中的情感用文字記錄下來,傳遞出去。 你要相信,文字的力量,超乎你想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