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8年,后宮發(fā)生叛亂,宋仁宗趙禎正要出門逃命,曹皇后卻關(guān)閉殿門,攔住皇帝,冷聲道:“皇上,不能出去!”趙禎的怒火騰地一下就竄了起來,要不是形勢十分危急,趙禎怕是要破口大罵了! 趙禎一直都不喜歡這個常與自己作對的曹皇后。 就在三天前,趙禎打算陳設(shè)彩燈過燈節(jié),就被曹皇后以“徒耗資財有損無益”阻止。而這次亂兵都要打上門來了,曹皇后又阻止趙禎出逃,趙禎怒容滿面,瞪著曹皇后,倒要看看曹皇后如何解釋。 曹皇后見趙禎震怒,不敢賣關(guān)子,連忙道:“貿(mào)然打開宮門,失去屏障,好比自廢武功,倘若半途遭遇叛軍,那該如何是好?” 趙禎聽曹皇后說的在理,只能悻悻地摸了摸鼻子。 果然,大門一關(guān),叛軍就殺到了宮門外,來不及逃跑的宮人紛紛遭殃,瞬時哀嚎聲四起。 見趙禎臉色煞白縮在一旁,曹皇后知道只能靠自己了。她先是指揮宮人鎖死廳門并設(shè)置障礙,然后命他們搜集宮中的常備水,用木桶裝好。 說來有趣,這邊才準(zhǔn)備好,叛軍就縱起了火,不用曹皇后指揮,宮人連忙潑水滅火。 原來,叛軍見宮門久攻不下,便想縱火逼迫趙禎等人出來。而這一切,都在曹皇后意料中。 很快,趙禎等到了救兵,平定了叛亂。離奇的是,趙禎非常寵愛的張貴妃竟然也前來救駕,讓趙禎非常感動。 這次宮變,史稱“宋仁宗遇刺案”。曹皇后臨危不亂,指揮有度,幾乎以一己之力化解了這次危機,可是風(fēng)頭卻全被“一介女流,舍身救駕”的張貴妃搶走了。趙禎根本沒有念著曹皇后的好。 其實,曹皇后之所以不受趙禎的待見,歸根結(jié)底還是“包辦婚姻”惹的禍。 宋仁宗的第 一任皇后姓郭,是由太后劉娥一手包辦的。當(dāng)時劉太后臨朝聽政,權(quán)傾朝野,而趙禎年僅15歲,還是個乖寶寶,連反抗的心思都沒有。 1033年,劉太后駕崩。宋仁宗翅膀硬了,便不再理會郭皇后,將愛都給了尚充儀、楊德妃這兩位妃子。郭皇后氣不過,經(jīng)常跑到尚氏、楊氏居處,對她們破口大罵。 有一次,尚充儀向趙禎告狀,說郭皇后的不是,恰逢郭皇后趕來了,兩人就發(fā)生了爭執(zhí),郭皇后一怒之下,一巴掌就扇了過去,趙禎連忙上前,結(jié)結(jié)實實吃了一巴掌。 隨后,怒火中燒的趙禎力排眾議,以無子為借口,將郭皇后廢黜。 正是這段時間,十八歲的曹氏詔聘入宮,得到了楊太妃的賞識。 楊太妃是趙禎的養(yǎng)母,一直深得趙禎敬重。因此,在楊太妃的強烈要求下,趙禎只能咬著牙冊封曹氏為皇后。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趙禎再次被包辦了婚姻。 曹皇后出身名門,祖父是北宋王朝的開國元勛,魯國公曹彬。 曹皇后自幼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只可惜長相一般,作為“受害者”趙禎,更加不會將她放在心上。 甚至,趙禎再次生出“廢后”的想法。有一次,他試探著問大臣梁適:“朕再次廢后如何?” 梁適大驚失色,連忙道:“平民百姓也不能過幾天就休妻,陛下貴為天子,怎么能再次廢后呢。” 趙禎只能作罷。 曹皇后非常賢良,盡管她知道趙禎不太待見自己,但她還是堅守底線,從不放棄原則奉迎趙禎。 因此,當(dāng)趙禎打算斥巨資陳設(shè)彩燈過燈節(jié)時,她立即站出來反對,可謂用心良苦。然而,自從宮變后,趙禎的眼里只有張貴妃。 張貴妃得寵后,自然視曹皇后為眼中釘,她仗著有趙禎寵愛,多次挑釁曹皇后,妄想取皇后之位而代之。 張貴妃的所作所為,連大臣們都看不慣,紛紛請求趙禎懲治張貴妃,結(jié)果都被趙禎擋了回去,張貴妃因此越發(fā)驕橫。 有一次,張貴妃打算出游,膨脹的她找到趙禎,說要用皇后的儀仗隊出行。 趙禎耳根子軟,連連點頭,隨后抱著“看戲”的心態(tài),叫張貴妃直接去找曹皇后借儀仗隊。 不曾想,對于這種無禮僭越的行為,曹皇后竟然毫不生氣,很爽快就答應(yīng)了。 曹皇后如此大方,反倒讓趙禎左右為難,最后他還是以“朝廷會非議”之由叫停了這場鬧劇。 多年來,張貴妃獨占恩寵,一直壓著曹皇后,可即便如此,還是敵不過無常的命運。 公元1054年,張貴妃薨逝,年僅31歲。趙禎悲痛欲絕,完全不顧曹皇后在世的事實,以皇后之禮為張貴妃發(fā)喪。 曹皇后依舊云淡風(fēng)輕,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因此,哪怕趙禎再不喜歡曹皇后,也不得不稱贊她:“作為后宮之主,曹皇后將后宮打理得井井有條,朕從不擔(dān)憂后宮之事!” 公元1063年,宋仁宗趙禎駕崩,曹皇后當(dāng)機立斷,封鎖了消息,迎太子趙曙進(jìn)宮后,隨后才對外宣稱趙禎去世,使政權(quán)平穩(wěn)過度到趙曙的手上。 宋英宗體弱多病,曹太后自此開始臨朝聽政,成為北宋第二位垂簾聽政的太后。 曹太后臨朝時,從不放縱外戚干政專權(quán),對娘家一絲一毫都不通融,使得朝政得以清明,宮中一片肅然。 宋英宗在位四年就病逝了。在曹太后的護航下,其長子趙頊繼位,即宋神宗。 曹太后雖不在干政,但當(dāng)她得知蘇軾因“烏臺詩案”被判死罪時,仍親自找到宋神宗,為蘇軾求情,蘇軾因此得以死里逃生。 公元1079年,曹太后駕崩,享年64歲。曹氏從皇后到太皇太后,始終恪守禮法,盡心輔佐三位君王,心系大宋百姓,堪稱一代賢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