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學是我市一所重點高中高三的學生,平時學習成績特別優(yōu)秀,在班級每次考試都能排在前3名。但是隨著高考的日益來臨,劉同學感覺越來越緊張,焦慮,經常感覺心里莫名的煩躁。上課時不能像以前那樣專心的聽課,腦子經常會胡思亂想,出神發(fā)呆。等自己意識到這種情況后,又會陷入不斷地自責中。晚上回到家后,劉同學會情緒變得非常低落,不想吃飯,一個人會默默的流眼淚。晚上明明很困了,想躺在床上好好睡覺休息一下,也睡不著。父母看到劉同學的這種情況,非常著急,反復鼓勵他但是基本上沒有什么效果。 (圖1) 在平時的臨床工作中,我看到了很多高二、高三的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太大,出現明顯抑郁焦慮強迫等情緒問題。一些嚴重的會被醫(yī)生診斷為抑郁癥或焦慮癥,像劉同學,我就初步診斷他為抑郁癥伴有焦慮情緒。由于這些負面情緒持續(xù)存在,導致學習效率不高,晚上休息不好。學不進去,晚上睡不著,精神差,又會增加學生的抑郁焦慮情緒。因此這類同學很容易進入一個情緒的惡性循環(huán)中。 如何打破這種惡性循環(huán),重新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呢?本人有以下幾個建議給同學們: 1、改變錯誤認識。 一些同學對自己要求太高,平時一次考試不理想,就一味自責,認為自己就學習下降了,高考不行了。這種想法是典型的錯誤認知。如果積極調整認知,想這次考試不理想,是由于自己一些知識點沒有很好的掌握,才考試不好。幸好這次考試發(fā)現了,如果高考時有類似題目我就不再會做錯了。并且積極行動起來,不再沉溺于這次考試失利的陰影中,很快可以又回到正常的學習中。 2、 保持睡眠充足規(guī)律。 只有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白天時才能有精力學習,專心聽講,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yè)。很多同學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晚上到12點甚至1、2點鐘才睡覺,第二天早晨6點多就起床,每天才睡5/6個小時。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白天精神差,上課容易困倦,學習效率降低。因此我建議同學們每天晚上最好11點半之前不超過12點前睡覺,中午最好午睡半個小時左右。 (圖2) 3、 適當運動。 隨著高考的日益來臨,學生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恨不得每天24個小時都在學習,學生們不想運動,老師、家長也認為把運動的時間放在學習上不是更好。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們知道學習是一個高度用腦的過程,大腦一直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會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可能會出現雖然在非常努力的看書,但是看不進去的情況。因此我建議每天至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進行運動,如跑步、打球等,會比一直不斷的學習效率高。 ( 圖3) 4、 保證充足營養(yǎng)。 高三的學習高度緊張,大腦消耗能量比平時多。因此這段時間父母做好后勤工作,盡量讓孩子吃的營養(yǎng)豐富,特別是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是很好的。據一些研究顯示,堅果類食品,特別是腰果為減少焦慮、減輕一般壓力甚至輕度抑郁的食物之一。父母不妨每天讓小孩吃兩把腰果,既能做零食,又能對改善情緒有作用。 (圖4) 5、 少玩手機。 現在很多同學都有一部手機,用來上網打游戲聊天。如果同學的克制力比較強,每天玩不超過半個小時還可以。但是很多同學克制力不強,一玩就停不下來,就會嚴重影響學習及睡眠。因此高考前這段時間最好嚴格控制玩手機的時間。 6、及時就醫(yī)。 如果有一些同學長期有抑郁焦慮失眠的情況,嚴重到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建議可以至醫(yī)院心理科進一步尋求咨詢和治療。 想測試一下你的情緒狀況和壓力承受能力嗎?有興趣的同學朋友可以做做下面兩個比較簡單可靠的量表。 (圖5) (圖6) 請做完以上題目再看下面的內容,否則會影響測評結果的。 (圖7) (圖7) (注:圖1、2、3、4來源于網絡,5、6、7、8由本文作者制作) 作者介紹:唐建軍醫(yī)生,醫(yī)學碩士,心理衛(wèi)生科副主任醫(yī)師,深圳市精神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任職于羅湖區(qū)人民醫(yī)院(深圳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三甲醫(yī)院)心理衛(wèi)生科(失眠門診)。2006年6月研究生畢業(yè)后,一直從事精神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曾在香港葵涌醫(yī)院、北京回龍觀醫(yī)院、廣東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等地進修學習精神病學和心理治療。對診斷和治療失眠癥、抑郁癥、焦慮癥、社交焦慮癥、強迫癥、疑病癥/軀體形式障礙/健康焦慮癥、精神分裂癥、躁狂癥/雙相障礙、神經性貪食癥、神經性厭食癥、成人ADHD、青少年多動癥等常見心理/精神疾病均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
|
來自: 百威pwf7mc266u > 《高考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