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來聊聊孩子的社交。 我們已經(jīng)很久沒聊過社交的話題了,想起來聊這個,是因為前些天妞妞在上的英文戲劇課的老師和我說,妞妞從一年多前那個有些怯生生、不想上課、不愿發(fā)言的孩子,現(xiàn)在在班上有點小“領頭羊”的意思了,會主動和同組的小朋友協(xié)調(diào)討論怎么分配角色。 聽了這個話,我既驚訝,又不驚訝。 驚訝是因為,我以前說過,妞妞是一個天性敏感、慢熱的孩子。 她不是表現(xiàn)型的小孩,很少主動站出來,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在旁邊靜靜觀察。在社交中,她也不會占據(jù)強勢地位,扮演的大多是從屬的角色。她一兩歲的時候,我甚至一度擔心過她的“軟弱”,因為被人搶了玩具,她從不會動手搶回來。 這樣的性格,聽起來似乎不太可能在群體里成為“領頭”的角色。因為要領頭,按理說應該要強勢、主動、善于表現(xiàn)才行。 那我為什么又不驚訝呢? 這是因為通過對兒童社交的學習和了解,我對“領導力”這個詞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領導力”不等于“受歡迎”、“強勢” 我們很容易把“領導力”等同于“受歡迎”、“強勢”。 從孩子三四歲開始,進入幼兒園以后,幾乎每個班級、每個小群體,都會出現(xiàn)幾個“人氣王”,后面跟著一幫小朋友。這樣的群體分化,幾乎是兒童社交當中不可避免的發(fā)展階段。 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有這種人氣。而且他們在社交中會處于強勢的主導地位,大家都聽他的。 但有些孩子,好像就沒那么有人氣,也沒那么強勢了。我經(jīng)常會聽爸爸媽媽說: 唉,我們家這個,就是個跟班,以后當不了leader。 不過,我想告訴你的是,“受歡迎”、“強勢”和“領導力”,并不是一回事,它們是非常不同的特性。 受歡迎的孩子,尤其是短時間受歡迎的孩子,還有強勢的孩子,不一定有領導力; 而現(xiàn)在人氣不那么高、沒那么強勢的孩子,不一定沒有領導力。 這要從孩子們選擇“領袖”的發(fā)展階段來說。 一開始,他們選擇的方式是“原始進化論”。 他們會本能的崇拜那些長得漂亮的、運動特別好的,或者在某一方面特別突出的,比如認字認得特別多的,又或者特別“富有”的,把他們當成領袖。 這些被自然選舉出來的小領袖們,又分為兩種。 一種是既優(yōu)秀,情商又真的很高; 而另一種,憑借的是天然的優(yōu)勢,但卻并沒有很好的領導技巧。 這些孩子可能會被“受歡迎”沖昏頭腦,進而變得“濫用”人氣,喜歡控制別人。把“我不跟你玩”掛在嘴邊就是常態(tài)。 像妞妞身邊的“孩子王”,有些就很愛說“你要是跟別人玩,我就不跟你玩了”、“把那個給我,要不我就不跟你玩了”之類的話。 但是,在心理學的研究中,這種靠“霸道”和“支配”別人成為“孩子王”的,通常只有短時的受歡迎度,在幼兒園里,最長也大概只有一個學期或者兩個學期。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選擇領袖的方式會改變,切換到更理性的標準。 他們開始更加珍視友誼,希望有一個真誠可信的朋友。 這個時候,那些愛支配別人,霸道傲慢的“蜂后”或者“頭狼”,就可能遭遇聯(lián)合的反抗和排擠,從人氣的寶座上跌落,甚至墜入最底層,成為新的社交棄兒。 這就是社會學家Donna Eder所說的,冷酷的“受歡迎周期”定律。 這種從高處跌落的痛苦,要是得不到很好的引導,就可能成為真正的社交創(chuàng)傷。 與“短時受歡迎度”相對應的,是“長時受歡迎度”。 長時受歡迎的孩子,有些是一開始就人氣很高,并且有能力將這種人氣維持下去。 而有些孩子,一開始可能不那么顯眼,但在后面會逐步受到大家的喜歡和擁戴,并且展現(xiàn)出“領導潛力”。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領導潛力呢? 美國的兒童社交專家邁克爾·湯普森博士說,真正影響領導力的有3個重要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叫“雙贏思維”。 他舉了兩個例子。 有兩個小男孩在一起玩,一個叫喬,一個叫比爾。 喬對比爾說:“你都玩這個卡車好長時間了,該輪到我了?!?/span> 比爾沒有用“誰讓你運氣不好”這樣的話來回應,而是說: “你說的對,真抱歉,但是能不能先讓我完成這個大碰撞,然后你再接著玩?這樣你就能一下子玩很長時間了。” 你看,這樣他就很好的解決了兩個人的分歧,并且讓兩個人都覺得滿意。 還有一個例子,是兩個在一起玩的小姑娘。 一個小姑娘想玩捉迷藏,另一個小姑娘想玩娃娃過家家。這時,兩個小姑娘沒有氣呼呼的不歡而散,其中一個小姑娘說: “那我們來假裝娃娃玩捉迷藏吧,每個人拿一個娃娃,然后帶著它躲起來?!?/span> 多么聰明的策略啊。 那這樣的“雙贏思維”是天生的嗎?能不能進行鍛煉呢? 當然可以。 現(xiàn)在的人際交往也好,將來走到社會中、工作中的協(xié)調(diào)也好,說到底就是需求的匹配。那些不會一言不合就不高興,而是能穿越自己的情緒,協(xié)調(diào)好大家的需求的人,會自然的贏得人心,成為領導者。 這是一種非常重要、能讓孩子受益終生的思維模式,也是我非常注重在生活中去引導妞妞的。 在《“討厭!我不跟你玩了!”——家長的做法,決定了孩子的情商》這篇文章里,我聊到了具體的方法,大家可以點擊復習。 影響領導力的第二個因素,是傾聽。 優(yōu)秀的領導者也是優(yōu)秀的傾聽者。 他們不一定要是最聰明的,或者最優(yōu)秀的,但他們會很擅長于傾聽別人的想法,并且對聽到的所有意見都給予反饋,讓每個人都感到被尊重和有價值。 而影響領導力最重要的特質(zhì),可能出乎我們的意料,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能夠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視角來看問題,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而不是只自私地關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想想現(xiàn)在我們最喜歡的人是什么樣的人? 并不是那些紅袖善舞、舌燦蓮花但自以為是的家伙,而是那些能真誠理解你,讓你覺得舒服的人。 同理心怎么培養(yǎng)呢? 它首先需要一個孩子能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緒,關于這一點我們也寫過文章了:《300年前“情緒病”曾奪走生命,教會300年后的我們這樣培養(yǎng)“情商”》。 而在家庭生活里,我們能給到孩子的同理心、接納、關心和愛,就是孩子學習最好的模版。所以,親子關系好的家庭,孩子未來的社交關系一定不會差,這是父母能為孩子的社交做的最重要的事了。 前兩天妞妞的幼兒園老師給我發(fā)了一條信息,我特別開心,感覺妞妞正在積累這些好的品質(zhì)。 從一開始為妞妞的敏感慢熱擔心,到現(xiàn)在的冷靜,是因為我越來越明白,孩子并不需要外向、強勢、能言善道、善于表現(xiàn),來獲得社交中的成功。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把眼光放遠一些,不要因為孩子現(xiàn)在受歡迎而放棄覺察和引導,也不要因為孩子一時間沒有那么“受歡迎”而焦慮。 孩子不一定要是一團火,他可以是一塊溫潤的、發(fā)著柔和的光亮,但同樣叫人無法忽視的玉。 真誠、友善、包容心、協(xié)商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慢慢培養(yǎng)孩子的這些品質(zhì)吧,因為這些,才是真正決定他們能走多遠的東西。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點擊下方專輯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