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資治通鑒 卷第六 · 秦紀一》 【原文】既而有娠,李園使其妹說春申君曰:“楚王貴幸君,雖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王無子,即百歲后將更立兄弟,彼亦各貴其故所親,君又安得常保此寵乎!非徒然也,君貴,用事久,多失禮于王之兄弟,兄弟立,禍且及身矣。今妾有娠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誠以君之重,進妾于王,王必幸之。妾賴天而有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盡可得,孰與身臨不測之禍哉!”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園妹,謹舍而言諸楚王。王召入,幸之,遂生男,立為太子。 【譯文】不久,李園的妹妹就懷孕了,李園便讓她妹妹去勸說春申君道:“楚王非常寵信您,即使他的親兄弟也比不上?,F(xiàn)在您擔任楚國的相國都有二十多年了,而楚王依舊沒有兒子。照此情景,等他去世以后必將改立他的兄弟為國君,而新國君也必定要使他的舊親信成為新貴,到那時您又如何能永保自己這種榮寵地位呢!不僅如此,因為您受楚王寵幸,長期執(zhí)掌國事,肯定會對楚王的兄弟有過許多失禮之處,一旦他們登上王位,您就要面臨殺身之禍。現(xiàn)在我懷有身孕的事情,還沒有人知道,況且我受您寵愛時間還不長,假如以您的尊貴身份,把我進獻給楚王,一定會受到他的恩寵。如果我托福于上天的恩賜生下一個男孩,那么將來繼位為王的就是您的兒子了。得到楚國的全部,與在新君主的統(tǒng)治下面臨難以預測的災禍相比,哪一個結(jié)果更好呢?”春申君于是同意了,便將李園的妹妹送出府,安置在一個館舍中住下,然后向楚王推薦她。楚王很快就召她入宮,并且對她百般寵愛。沒過多久,李園的妹妹果然生下了個兒子,并被立為太子。 【分析】 第一,指出遠慮:抹殺前景 案例中,為何李園的妹妹一開始就對春申君強調(diào):楚王非常寵幸您,即使是親兄弟也比不上。而后又言及:在楚王沒有兒子的前提下,等到他去世后將改立他的兄弟為國君,他們肯定會各自寵幸他們的舊親信,那么到時候,春申君肯定就無法永保寵幸了!李園的妹妹為何在一句言語中,特地說明了這兩處,其用意無非如此:指出潛在隱患,讓其對前后所擁有的境況造成極大的心理落差(榮寵地位),大大地刺激了春申君對權(quán)勢地位即將失去的恐慌感。這無疑向春申君說明了在這種狀況下,春申君的前景是黑暗的! 第二,指出近慮:切斷后路 李園的妹妹在遠慮說完后,就該是言明確實存在的近慮:您被楚王寵幸,執(zhí)掌國政很長時間了,對楚王的兄弟肯定有許多失禮之處,一旦他們即位,災禍就要降臨到春申君身上了。分析之下,李園的妹妹分析的隱患也確實是既已形成的隱患,規(guī)避掉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這就向春申君說明了在這種狀況下,春申君的退路也被堵塞了! 第三,提出方案:給予出路 在前面兩種分析的綜合作用下,著實把春申君推入了一個進退不得的困境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現(xiàn)在春申君迷茫了,所以,此時如果給春申君一個從其切身利益出發(fā)并確實可行的方案,幫他謀劃出路,那么春申君肯定會不假思索地接受:現(xiàn)在我有身孕,而別人都不知道......楚王一定會寵幸我......那么您的兒子就要即位為王了。楚國全部都可以得到,這與身降不可預測的災禍相比,哪一個更好呢?這么一說,春申君算是明白了,這明顯是一樁低風險高收益的穩(wěn)賺的買賣。俗話說“所利不能藥其所傷,所獲不能補其所亡”,春申君在一番利害權(quán)衡之下,決定付諸實 ! |
|
來自: 莫為天下先 > 《權(quán)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