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工作中,一個人往往身兼數(shù)職,身處其中,每天被雜事東一頭、西一頭的撕扯,導致精力分散,往往看似忙了一天,實際上沒做什么事情,或者是沒做什么正事;往往以為自己忙的很充實,實際上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沒抓住重點,長期以往便導致時間管理混亂,任務完成緩慢,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了懶、散、慢的習慣,而且還不自知,每天陷于瑣碎的事情中不能自拔。所以學會時間管理尤其重要,讓自己忙在點子上,忙重要的事。緊急的事情馬上辦。尤其是一天上班開始,便要提前對自己這一天將要干的事情心里有數(shù),把領(lǐng)導交辦的、限期待辦的、上級催辦的,先提上日程,而且應該把這些事項放在自己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完成,這樣完成的效率高,而且錯誤率小。瑣碎的事情插縫辦。尤其是取文件、打電話之類的瑣碎事情,可以找一些瑣碎的時間辦,比如快下班的時候,比如工作累了休息的時候,這些小時間浪費了可惜,如果利用起來,也可以做不少的事情。日常的事情閑時辦。在完成了緊急重要的事情之后,開始放手干日常的事情,把日常的事情緩緩辦好,比如整理檔案、文件之類的事情,完全可以在重要的事情干完之后的時間里做,認認真真的做好,這樣安排下來,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好的布置。更重要的是,在一天的工作完成之后,做好自己的工作日志。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今天干的事情記下來,把今天收到的重要文件記下來,把明天要干的事情列出來,這樣每天自己干的事情能夠一目了然:重要的事項不會忘記,領(lǐng)導交代的事情又能夠隨時記住,保不準那天找不到一個重要的文件和重要的事項時,可以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找到記錄。為了節(jié)省時間,平常的收到的重要文件和資料也要規(guī)整好,便于隨時查閱或者隨時查找,不會因隨時要用而找半天才能找見,或者找半天還找不見。這樣影響工作不說,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時間白白浪費在了這些小事上,因為一件小事導致所有的事情不能按時完成。可以說:一個善于管理時間的好習慣,可以讓自己事倍功半,可以讓自己抓住重點,又不遺漏細節(jié)。參加鄉(xiāng)鎮(zhèn)工作以來,覺得好腦子、好記性不如一個好習慣,尤其是基層工作事無巨細,點點滴滴都是事,還有一些比較實用的技能,與大家共享。一、接電話記得錄音。主要是接到上級領(lǐng)導和上級部門的電話,接通電話之后,先點擊錄音功能,以便能夠完整記錄上級部門通知安排的重要事項,尤其是在接到領(lǐng)導指出某文件需要你修改之處,錄音是個很好的辦法,可以多次聽,反復聽,直至把領(lǐng)導的意思,準確無誤的全部表達出來,千萬不要相信自己優(yōu)秀的記憶力。我在基層鄉(xiāng)鎮(zhèn)工作中,曾和一位說方言的領(lǐng)導打過交道,他說的話大部分能夠聽懂,可是話中夾雜著的方言,卻讓我頭大,后來慢慢的,接到他的電話就及時打開了錄音,通完話之后,多聽幾次錄音,就能夠理解他要表達的意思了。所以說,錄音是為了更好地領(lǐng)會領(lǐng)導的意思,更加準確的傳達上級部門的指示,既能錦上添花,又能夠備不時之需。二、做好工作日志。記錄每天工作中做過的事情,第二天待辦的事情。尤其是交還上級的重要文書、收到的重要資料和領(lǐng)導交辦的事情,實行待辦事項清單制,按照工作日志的記錄,及時辦結(jié)工作。記得有一次,領(lǐng)導問我收到XX辦公室交還的資料沒?我說沒有,然后他翻閱了自己的工作日志,告訴我收到過,他工作日志有記錄,他讓我放密碼柜抽屜里,我一翻,還真在。這就是做好工作日志的好處。三、及時整理電腦桌面。及時規(guī)整和收納文件,包括電子文件和紙質(zhì)資料,按照一套自己擅長和習慣的方式,及時整理,一方面讓自己有了條理感;另一方面在查找的時候能夠迅速找到,不至于翻半個小時找不到東南西北。同時,也要善于標好文件的名稱,以便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及時檢索出來。記得有一次,上級讓報一份統(tǒng)計表,這個統(tǒng)計表我曾經(jīng)報過,但是我搜索了半天之后毫無所得,只好一個一個文件的瀏覽,到最好才在一個沒有標注文件名的文檔中找到。整理標注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情會變好很多,滿滿的成就感是也。四、做好備份。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不要總是在U盤突然壞了之后才會感覺無路可走,恨不當初。記得有一次,我的工作U盤突然亂碼,而且無法修復,直接導致我很多工作中重要的資料就此遺失,直至那時我才想為什么就不備份?可是多少次的為什么還是不起作用,只能長嘆息吸取教訓。在基層工作中,開會是常有的事,所以開會是個事,在某種程度上更是個大事,一個會議開的是否好,能很大程度影響工作的開展是否順利,所以如何開好一個會至關(guān)重要,更是辦公室工作人員應該具備的三大基本能力(辦文、辦事、辦會)之一。一個好的會議應該是充分準備的。比如確定那些人開會,提前通知參會人員時間、地點、參會領(lǐng)導、需要準備的資料;最好有會議議程,能夠確定會議主持人、各項議題的負責人;準備好會標,播放視頻的投影儀、音響等設(shè)備,尤其是講話的話筒;臺下人的座簽,需要擺放的資料,都得提前備好。一個好的會議應該是有鮮明主題的。或是傳達會議精神,或是通過事項決議,或是對某工作進行調(diào)度安排。傳達會議精神的會議是與會人員共同學習某種精神傳達,交流心得;通過事項決議是通過與會人員的共同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然后決議出要達成的事項;對謀工作進行調(diào)度安排是對與會人員下達任務目標,責任到人,倒排工期,通過會議安排聽取上一階段進度,部署下一階段任務,以完成目標任務為目的。一個好的會議應該是好的效果的。通過開會,或是會議精神得到了傳達;或是完成了某件事項的決議;或是加快了工作進度。一個好的會議應該或是必須要收到好的效果的,如果沒有效果,這就不是一個好的會議,這樣的會議還不如不開。實際上,我們在基層工作中,也會看到很多為開會而開會的現(xiàn)象;用會議落實會議的現(xiàn)象;用會議完成工作的現(xiàn)象。這些僅僅把開會當做目的,不為解決問題而開,在某種程度上助長的是文山會海和形式主義,只能導致上級指示和工作安排空轉(zhuǎn),不能擲地有聲,轉(zhuǎn)化為實實在在的工作。所以會開會、開好會是一門領(lǐng)導藝術(shù),更是一種管理技術(shù),就基層而言,用會議落實會議在某種程度上無奈,受限于資源困境,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抓手,只能是通過會議完成工作。當然這么說是廢話,這是基層的現(xiàn)狀,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對一項工作是否需要會議落實,有更準確的把握,讓開一次會有一次會的效果,把不開無用會省下的時間用在實際工作中。少開會,開有用的會,我想這應該才是開會是個事的最大注解。記得剛來鄉(xiāng)鎮(zhèn)那會,被分在了黨政辦,每天干一些接電話、打電話、做表格之類的瑣碎事情,覺得大材小用,不以為然,但畢竟是工作安排,也就盡心盡力的干,慢慢的發(fā)現(xiàn),接打電話這件事就小有學問,值得我們注意學習。通知參會的電話:接到這樣的電話,要記清楚會議的時間、地點、參會的人物(有哪些局、辦、委的領(lǐng)導參加),尤其是要問清楚會議的主要內(nèi)容和主持會議的主要領(lǐng)導,弄清楚通知的是本單位的主要領(lǐng)導、分管領(lǐng)導還是主管主任,然后及時報告黨政辦主任,通知參會人員。通知調(diào)研的電話:時間、地點、參會的領(lǐng)導是必須知道的,還有一點必須知道的是調(diào)研的內(nèi)容,需要不需要發(fā)言。這樣的目的是便于參會的領(lǐng)導,能夠提前準備好發(fā)言的材料,有備而去,而不是慌慌張張,匆匆忙忙,只知道去開會,不知道開什么會。通知報資料的電話:要問清楚資料報送的時間、要求,尤其是需不需要主要領(lǐng)導過目,需不要蓋章等注意點,然后寫下來,趕緊給主任,讓主任分配任務,限時報結(jié)。這上面的幾種電話類型中,我一直強調(diào)要搞清楚主持會議的領(lǐng)導和會議的主題,搞清楚這兩項,是為了更好地讓參加會議的本單位領(lǐng)導有所準備,準備需要發(fā)言的材料,而不是通知會議的工作人員告訴的模模糊糊,參加會議的領(lǐng)導一臉懵逼,會議的效果大打折扣。記得有一次接到通知參加會議的電話,我只是被動接受上級工作人員的通知,記下了時間、地點和要求參會的領(lǐng)導,然后告知主任,沒想到主任反問一句:會議由哪位領(lǐng)導主持?是否需要發(fā)言?我說不知道,通知沒說啊,然后主任打回電話,去問了一遍,才搞清楚所有事項。接電話是傳上達下的有效手段,我們作為接電話的人,處于這樣關(guān)鍵的位置,自然要打起精神來,做一個合格的話務員,把上級的精神準確傳達,把上級交代的事情按時完成,讓上級滿意,讓領(lǐng)導滿意,如此,甚好。【繼續(xù)看?添加本號,回復下面數(shù)字】1104 :領(lǐng)導被秘書“免”掉了——辦公廳工作失誤20例(7-1)1289:副職間沖突處理藝術(shù)——副職學(20-14)1383 :司機比秘書更近——官官之間(13-8)或者打開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543854544&spider_token=9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