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帶孩子都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等到孩子長到一定的年紀,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不少父母都以為自己可以稍微輕松一些,但殊不知,孩子在幼兒園里的“家庭作業(yè)”,往往也會令家長們頭疼不已。 張先生的兒子正在上幼兒園,前不久學校布置了一項“特殊”的家庭作業(yè),就是讓孩子回家畫自家汽車的圖標,但是當聽到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時,卻產生了這樣的顧慮,因為每一個孩子的家庭情況也都是不一樣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買得起汽車。老師的這項作業(yè)讓那些家中沒有汽車的家長該怎么辦才好呢?因此一些家長也對這項作業(yè)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但是既然已經(jīng)布置下來了,家長還是需要盡量配合。 張先生目前開的車是普通汽車,但由于孩子有一輛“寶馬”汽車的模型,所以就畫了一個“寶馬”的logo交了上去,原本想著“反正老師也沒說要什么車,畫孩子的玩具車也行”,所以張先生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沒想到卻因此鬧了個烏龍。 等張先生再去幼兒園接小孩放學時,剛好偶遇了孩子的老師,原本比較“高冷”的老師,這次拉著張先生聊了很多,還一個勁兒地夸張先生的孩子聰明,言語之間,頗有幾分“暗示”張先生的感覺。起初張先生還一頭霧水,再聯(lián)想到前段時間的“畫車標”作業(yè)時,張先生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對于老師的行為,張先生認為十分不妥,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后,張先生和妻子決定給孩子辦理轉學。不得不說,這位老師的做法確實“有辱師德”,并且很有可能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利的影響。 老師布置“不合理”家庭作業(yè)的行為,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哪些不良的影響? 1、孩子之間容易產生攀比心理 對于還處在成長期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往往對事物沒有很明確的認知,很多時候都是在“照葫蘆畫瓢”,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案例中該名老師的不妥行為,很有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利的影響,甚至使孩子之間產生不良的“攀比心理”,這種行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對其他的孩子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公平,同時也不利于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良好的學習榜樣。 2、無形中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每個人的家庭情況都不同,老師的這種不恰當行為,極有可能給一些家境一般的孩子心理造成傷害,甚至導致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嚴重的甚至會對父母和生活失去信心。而這種思想,往往不利于孩子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當孩子的心理受到傷害時,就可能導致孩子的性格越來越孤僻。 當孩子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時,家長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1、開拓孩子的眼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應當盡所能地開拓孩子的眼界,只有開拓了眼界,才有可能使孩子成長為更有格局的人,當遇到一些類似的是非問題時,孩子才有可能不被表面現(xiàn)象所蒙蔽,當孩子養(yǎng)成了自己的思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作為家長,應當教育孩子把目光放得長遠,而不是只拘泥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 2、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盡早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明白“錢不是萬能”的道理。當孩子想要某樣東西時,家長應該抓住時機教育孩子,如果想得到某件物品,首先必須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也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3、教育孩子應注重內在的品質 對于人的一生來說,擁有優(yōu)秀的內在,比任何財富都要來得珍貴,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是如此。一個人有錢與否,并不是這個人最重要的特質,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更應該看重的是一個人的內在,而不是膚淺地只看表面,所以作為父母,要教會孩子明辨是非,不要因為世俗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