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誼兄弟(天津)投資有限公司新增一條被執(zhí)行人信息,執(zhí)行標的高達3億元人民幣,被執(zhí)行人包括華誼兄弟(天津)投資有限公司、王中磊、王中軍。 從曾經國內影視圈的“老大哥”到如今落寞的被執(zhí)行人,回顧華誼兄弟風雨20多年的歷程,可謂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從廣告到電影 眾所周知,華誼兄弟的創(chuàng)始人王中軍與王中磊是一對兄弟。但有很多人或許并不知道,華誼兄弟最早的業(yè)務是廣告。 國家物資局出版社,是王中軍事業(yè)的起點,在這里他首次接觸到了傳媒行業(yè)。工作3年之后,王中軍進入永樂文化,任職廣告部經理。于此同時,弟弟王中磊考入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課余愛好是看電影。 1989年,王中軍停下手中的工作,進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攻讀大眾傳媒專業(yè)碩士。獲得學位后,1994年王中軍與王中磊共同成立華誼兄弟廣告公司。也正是在同一年,同樣是“大院子弟”的王朔與馮小剛成立好夢電影公司,期望在剛剛開始騰飛的國內影視行業(yè)中,闖出一番天地。 介于當時國內廣告公司的稀缺,以及王中軍此前工作中積累的人脈,華誼兄弟開張不久,便拿下了中國銀行、國家電力及中石化等大客戶,成功積累下公司發(fā)展的第一桶金。 那個在80年代因為種種問題不得不放棄的電影夢,也在此時被重新點燃。 在與影視圈多次接觸后,王中軍王中磊兄弟找到了第一個理想的合作對象,馮小剛。 此時好夢電影公司已經推出過《永失我愛》《一地雞毛》等作品,恰逢1997年王朔因“宣傳灰色主義”被封殺,不得不出國暫避風頭。種種因素推動之下,馮小剛與華誼兄弟在1998年推出了合作后的第一部作品《沒完沒了》,帶來5000萬收益。 2000年,王中軍王中磊兄弟成立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公司,并接連推出《大腕》《手機》《天下無賊》《夜宴》《集結號》等一部部創(chuàng)下內陸票房佳績的電影作品。這使華誼兄弟迅速成為國內頭部影視公司,很快便作為影視第一股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在21世紀的前10年里,國內電影市場中,華誼兄弟與馮小剛的對手,或許只有他們自己。 暗中標好了價格 進入21世紀10年代,市場局面開始產生微妙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的因素,是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興起。缺乏互聯(lián)網基因這一點先天不足,使華誼兄弟在這一個10年逐漸失去對市場的掌控權。對此,王中軍曾坦言,阿里影業(yè)等互聯(lián)網線上娛樂平臺,給華誼兄弟帶來了壓迫性打擊,“想過做互聯(lián)網線上娛樂,但沒這個能力走向互聯(lián)網化”。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了解到,在上市之后,嘗到資本膨脹帶來的甜頭的王中軍王中磊兄弟,也漸漸將目光從主業(yè)電影轉移到資本的運作上。先是1億入股掌趣科技,在掌趣科技上市后,獲利15倍;隨后加碼銀漢科技,通過不斷減持套現(xiàn),獲利超24億元。對于兩位兄弟而言,僅是簡單撬動一下資本的杠桿,帶來的回報遠超投資電影。 相較于投資市場的風生水起,華誼兄弟在電影市場可謂接連失利。 先是馮小剛轉型之作《一九四二》票房不敵《泰囧》,賬面虧損上億;隨后,《我不是潘金蓮》口碑票房雙虧。在這段時間里,能被觀眾記住的,僅僅只有《西游降魔篇》《老炮兒》《芳華》《八佰》等寥寥幾部作品。 與此同時,曾經被華誼兄弟甩在身后的各路電影公司以及新勢力正奮起直追,短短幾年里,不論是電影作品的制作與宣發(fā),還是影院拍片與票務,或是互聯(lián)網資源的對接,“小弟”們都在一口一口將華誼手中的蛋糕“偷走”。 2018年,崔永元對于馮小剛、范冰冰“陰陽合同”的質疑,對華誼兄弟帶來沉重的致命一擊。公司被查賬審計,股價一蹶不振,迎來上市十年首虧。同年上映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網傳成本達3億,最終收獲票房僅6億,華誼兄弟最終選擇不公開此片的收支情況,僅在年報中提及 “未達預期”。 2019年,華誼兄弟再虧40億。被給予厚望的《只有蕓知道》票房不足2億,創(chuàng)下馮小剛賀歲檔電影票房新低。 2020年疫情爆發(fā),全球影視行業(yè)普受重創(chuàng)。盡管檔期一推再推的《八佰》最終攬貨全球票房榜首,但這對于走在下坡路上的華誼兄弟而言可謂杯水車薪——當年華誼兄弟仍舊虧損超10億。 而在今年的春節(jié)檔期中,有陳坤、周迅等實力明星加盟,以及手游頭部IP陰陽師改編等重重光環(huán)的《侍神令》票房不足3億,在不被手游玩家接受的同時,也因為劇中其他演員加戲、宣傳與實際不符等,失去路人緣。同期上映的影片《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等影片,或是票房口碑雙豐收,或是延續(xù)前作票房神話,狂攬幾十億。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檔中,華誼兄弟的《陽光劫匪》不可謂不慘淡,這部投資超5億的電影,在5天的五一假期中,最終票房不到4000萬,排片占比僅5%。同期《你的婚禮》排片24.2%,收獲票房超5億。 馮小剛為華誼兄弟創(chuàng)造了上市前的輝煌,但對于馮小剛的過度依賴,卻使華誼兄弟在上市之后失去了更多。 除了兄弟,華誼兄弟還有什么? 截至去年年底,華誼兄弟總負債近60億,資產負債率達62.22%。 2021年第一季度,華誼兄弟負債不減反增,已累積至68.57億。 在巨額虧損之后,賣畫、賣房、賣設備、股權質押成了王中軍用以還債的方式,“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么都可以賣”。 與此同時,與東陽美拉簽訂的長達5年的對賭協(xié)議,也已經來到最后的關頭。2015年,華誼兄弟以10億元獲得東陽美拉70%的股權,此時東陽美拉成立僅2個月,注冊資金500萬元,總資產不到2萬。 華誼兄弟看好的,是東陽美拉的創(chuàng)始人,自己的老朋友,馮小剛。在這份對賭協(xié)議中,華誼兄弟與東陽美拉商定,2016年至2020年期間,東陽美拉需承諾每年稅后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且保持每年15%的增長。若無法按預期完成,馮小剛需以現(xiàn)金形式將差額補還華誼兄弟。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觀察,據公開數(shù)據,東陽美拉在2016年及2017年分別完成1.02億元及1.17億元的業(yè)績,剛剛至及格線。但在2018年及2020年中,分別僅完成6500萬元及550萬元業(yè)績,根據協(xié)議,馮小剛需個人出資補償6800萬元與1.75億元。 盡管其中的損失可以由對賭人填補,但在資本市場中,標的業(yè)績爽約帶來的是商業(yè)資產的大幅減值。財報顯示,自華誼兄弟收購東陽美拉后,截至2020年,其對商譽減值金額累計已超8億。 這僅僅只是華誼兄弟眾多收購中的冰山一角。據統(tǒng)計,僅在2013年至2016年間,華誼兄弟僅在收購上便耗資近50億元,其中大多數(shù)標的業(yè)績并未達標,其直接后果便是華誼兄弟陷入資金困境。 電影、明星、資本、現(xiàn)金多座城池接連失守,華誼兄弟走到如今真的只剩兄弟了嗎? 對一家曾經站在市場第一梯隊,且保持過十余年高度增長的公司而言,或許不要過早放棄。 從財報上來看,2021年第一季度,華誼兄弟業(yè)績終于扭虧為盈,在決心重回電影初心之后的第三年,華誼兄弟終于贏來了凈利潤的正增長,盡管這2.35億元的利潤或將全部拿去填補被執(zhí)行的3億元。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了解,即使接連推出的多部作品在市場中遇冷,但華誼兄弟手中仍不乏值得期待的存貨:鄭凱主演的電影《超越》定檔6月12日;曹保平執(zhí)導,黃渤、周迅主演的《涉過憤怒的海》已鎖定暑期檔;陳正道執(zhí)導,張子楓、吳磊主演的《盛夏未來》將于8月14日上映;楊楓執(zhí)導張涵予、范偉主演的《鐵道英雄》定檔國慶。 ![]() 這些待播出作品中,既有實力派演員,也有可保證流量的人氣明星,以及口碑有保證的優(yōu)質導演,很難說會敗給同檔期的其他電影。 不知王中軍、王中磊是否會不時會想起2014年華誼兄弟20周年慶典。彼時公司發(fā)展正如日中天,馮小剛、葛優(yōu)、成龍、劉德華、李冰冰、黃曉明等近百位影視明星悉數(shù)到場慶賀,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開幕紅毯也不過如此。 也正是在這一年,王中軍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近4億元買下梵高生前最后一幅畫作《雛菊與罌粟花》,將之收藏在自己的北京松美術館中。 這或許是華誼兄弟發(fā)展至今最后的一段高光時刻。 時至今日,松美術館已經成為年輕人的網紅打卡地。這些由華誼兄弟與馮氏喜劇陪伴走過電影歲月的年輕人們,如今已不再看重影視公司、導演等招牌是否知名,他們只在乎電影是否是好電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