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吃貨們以前有沒有吃到過不正宗的菜,差點把一道美味拉入“黑名單”? 筍筍就曾吃到過難吃的【莆田鹵面】產(chǎn)生了陰影而差點錯失了一道美味。 說起來【莆田鹵面】算是筍筍對莆田的第一印象了,大學(xué)宿舍里有一個妹子是莆田人,和我們說過莆田鹵面特別好吃,但是一直到筍筍工作后才吃到。不過這一吃不打緊,讓我對莆田鹵面敬而遠之,真的太不好吃了,又坨又干,居然還打著招牌菜的幌子。后來認(rèn)識了先生他告訴我準(zhǔn)婆婆煮的鹵面特別好吃,筍筍一度抱著懷疑態(tài)度,直到我真的吃到才發(fā)現(xiàn)之前吃過的真是太不正宗了。 莆田鹵面是莆田人過春節(jié)都會煮的傳統(tǒng)莆田美食,它是莆田結(jié)婚喜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也是家家戶戶過年時必備的一道菜,使得莆田有了“鹵面之城”的美譽,可以說在莆田任何一家飯店都能吃到鹵面。 在莆田過年,和其他地方過春節(jié)的方式不太一樣,因為莆田人的大年三十是“小年”,正月初四才算是過大年。 在這個看似“奇怪”的傳統(tǒng)習(xí)俗背后其實隱藏著一段屈辱的故事。根據(jù)《莆田縣志》的記載: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外敵突然來襲,城池被攻陷,尸橫遍地、哀鴻遍野,老百姓們只能紛紛逃到山中避難。次年正月初一敵人被戚家軍打敗后人們才得以返家。由于家家都避難外地,沒法過大年,人們只能在正月初四重新過年。為了永遠記住這段傷痛的歷史,人們約定,此后的每年都以除夕為“小年夜”,以正月初四為“大年夜”,再過一次年。又由于不同地區(qū)返家時間不同,莆田有些地方也有初三或初五過“大年夜”。 鮮面條、五花肉、大白菜 花蛤、蟶干、紅菇、芹菜、青蒜 油、鹽、高湯、清水、料酒 鍋中加油熱后,下五花肉爆香。 如果家里有豬油就用豬油煮,沒有就用五花肉爆一爆香味。 多煸一會,將五花肉的油脂熬出。 加青蒜頭段爆香。 加入大白菜翻炒至斷生。 再加少量食鹽炒勻。 下入花蛤翻炒片刻。 加蟶干和紅菇。 鹵面里一般會放一些海鮮干貨,例如蝦干、蟶干、干貝等。 有紅菇最好,沒有就用干香菇。 加高湯和清水。 煮莆田鹵面最好用到高湯,如果沒有高湯,配菜里最好有花甲,這樣湯才會鮮甜。 湯或水一次要下夠,湯汁太少,面會結(jié)團。 翻炒片刻,開大火煮。 大火煮開,讓湯濃稠一點,味道濃一些。 聞到湯的香味后下入面條。 面條下入鍋中后不能動,可以淋上點油,蓋上鍋蓋燜。 湯開了以后輕推面條讓面與湯充分接觸,面在這個過程中會吸收湯汁并釋出面粉讓湯更稠,完全不需要加水淀粉。 等湯再次開了面條燜熟了才可以翻動,不然會爛掉變得糊糊的。 加芹菜和青蒜。 加少許料酒增香,再淋點油。 翻炒均勻。 香噴噴的莆田鹵面完美出鍋。 上桌上桌開吃! 好的莆田鹵面,湯稠面不糊又吸收了高湯的鮮味,真是吃了還想吃。 濃郁的湯汁,豐富的原料,怎能不美味呢~ 快來趁熱吃! 圖文:呵呵筍 音樂:卓依婷 - 新年好 簡單又幸福 一個吃貨的小世界 溫暖你的心 感動你的胃 (^-^)V 喜歡筍筍的菜,記得給筍筍點贊或留言哦。 點擊關(guān)注,筍筍在這里期待你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