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5-12 16:32:46 來源:網絡 作者:吾愛詩經網整理 說到于成龍這個人,可能大家有的聽過,有的看過關于他的電視劇。對于他的印象可能就是非常崇拜和尊敬吧,而且他還被稱之為清朝清官,更是被康熙帝稱為“天下廉吏第一”!那么在歷史上,于成龍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歷史上于成龍是個什么樣的人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貪官很多,清官也有一些,但像于成龍這樣清廉的官員卻是極為罕見。于成龍為官20余年,以卓越的政績和廉潔清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帝的贊譽,以“天下廉吏第一”蜚聲朝野。除此之外,他頭腦敏銳而細心,善于從常人忽略的細節(jié)上發(fā)現問題,為百姓謀福。 于成龍生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是個大器晚成的人,44歲的時候才接受朝廷委任,到偏遠的廣西羅城任縣令。在任期間,于成龍十分重視招募流民以恢復生產,帶領百姓修民宅、建學校、筑城墻,深得民心??滴趿辏?667),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離開羅城時,百姓嚎哭追送數百里。于成龍上任知州后,首先革除弊政,嚴禁官吏勒索百姓。并為百姓劃分田舍、登記注冊、借貸耕牛,并明確規(guī)定三年不收田租。由于招民墾荒政績顯著,1669年于成龍又被擢升為湖廣黃州府同知,在任期間,他懲治盜賊,平反冤案,被百姓呼為“于青天”??滴跏吣辏?678),于成龍升至福建按察使,離開湖北時,他依然只有一捆行囊,兩袖清風,沿途以蘿卜干為干糧。康熙十八年,于成龍又升任福建省布政使,福建巡撫還專疏向朝廷舉薦,稱于成龍“為閩省廉能第一”。 于成龍官職越來越高,但生活卻更加艱苦。在直隸總督任上,常常只喝糠粥,終年不知肉味。天南地北,只身天涯,不帶家眷,他的清操節(jié)苦享譽當時。于成龍逝世后,康熙帝破例親為其撰寫碑文,這是對于成龍廉潔一生的表彰。 2、于成龍大人是什么級別于成龍,作為跨越了明清兩代的人,既見證了明朝末年官場吏治的腐敗墮落,國內百姓生活的疾苦,同時也見證了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的迅速崛起又轟然倒下!最終在東北地區(qū)經營多年的后金政權趁機入主中原,并且經過了十幾年的戰(zhàn)斗,逐步消滅了農民起義軍勢力以及內部矛盾重重的幾個南明小朝廷,最終永歷皇帝朱由榔被吳三桂勒死在昆明逼死坡。 也就在永歷皇帝被殺前一年,永歷皇帝失去了在大陸最后一塊根據地前往緬甸避難,清朝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對于全國范圍內的統(tǒng)治,這一年是公元1661年,44歲的于成龍接受了清朝政府的任命,前往羅城縣任知縣,從這里開啟了二十三載宦海沉浮的生涯。 于成龍為何愿意接受清朝的任命出來做官,便是他骨子里深深地儒家思想,濟世愛民,除惡揚善。當時清朝統(tǒng)治者中的八旗子弟們居功自傲,并且在清朝統(tǒng)治者的默許下,開始了瘋狂的圈地運動,占用大量的百姓田地,同時明末清初的十幾年戰(zhàn)爭給百姓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磨難,百姓本就積貧積弱,生活痛苦不堪。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心懷天下百姓的于成龍決定入仕為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并且于成龍的一生也確實做到了。 于成龍每到一處都能夠為當地做出十分卓有成效的貢獻,因此在當時于成龍的美名便在當時的社會上流傳!人們稱之為當代的包青天!此時的清朝統(tǒng)治者是年輕有為的康熙皇帝,在孝莊皇太后的輔助下,康熙皇帝也十分在意吏治和民生,因此這樣的一對君臣形成了莫逆之交,最終于成龍不斷地累遷至兩江總督,成為了當時的封疆大吏。是清朝最高的九位封疆大吏之一。 兩江總督管理著今天的江蘇(含上海)、安徽、江西三省,自古就是經濟繁榮,農業(yè)發(fā)達并且文化昌盛之地,因此在九位封疆大吏中兩江總督的經濟是最好的,并且地位也就是僅次于直隸總督。官秩從一品,全面管理著轄區(qū)內的軍政學商,是當朝漢臣中做的最高的官員之一(除掉吳三桂降臣不算)。 于成龍更是被康熙稱為:天下第一廉吏。追贈太子太保。 注:清初,太子太保是從一品官,但是有銜無職,一般作為一種榮譽性的官銜加給重臣和近臣,從字面上理解,應該是太子的老師,或者是太子(從政)學習的楷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