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南針對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中適宜人群、技術流程等進行循證推薦,旨在規(guī)范女性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實踐,提升中國女性乳腺癌防控效果。 本文僅對關鍵問題及推薦意見進行闡述,感興趣讀者可點擊【閱讀原文】進行免費深度閱讀。 關鍵問題及推薦意見 (一)流行病學特征 問題1:我國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死亡率和生存率情況 (A)我國女性乳腺癌負擔重,是女性惡性腫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B)我國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并呈現(xiàn)出地區(qū)、年齡差異 (C)我國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并呈現(xiàn)出地區(qū)、年齡差異 (D)我國女性乳腺癌5年相對生存率近年來有所升高 問題2:乳腺癌相關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 危險因素 (A)部分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的乳腺癌發(fā)生風險高 (B)子宮內膜異位癥增加乳腺癌的發(fā)病風險 (C)高內源性雌激素水平會增加乳腺癌的發(fā)病風險 (D)特定的月經(jīng)生育因素與乳腺癌發(fā)病相關 (E)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F)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s, BRCA)1/2突變與乳腺癌發(fā)病相關 (G)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H)大量飲酒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I)吸煙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J)暴露于治療性電離輻射的女性乳腺癌發(fā)病風險增高 保護因素 (A)母乳喂養(yǎng)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fā)病風險 (B)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fā)病風險 (二)結局和定義 問題3:篩查相關的乳腺癌病理分型和TNM分期 (A)乳腺癌的組織學分型包括:(1)非浸潤性癌:導管原位癌、小葉原位癌;(2)浸潤性癌:浸潤性癌非特殊型、浸潤性小葉癌、小管癌、黏液癌等 (B)根據(jù)美國癌癥聯(lián)合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TNM分期系統(tǒng)(第8版),乳腺癌分為0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表2 美國癌癥聯(lián)合會TNM分期對應表
問題4:乳腺早期癌和癌前病變定義 (A)乳腺早期癌指腫瘤直徑<2 cm,同側腋窩淋巴結未見轉移,且無遠處轉移 (B)乳腺癌前病變包括小葉腫瘤(不典型小葉增生)、柱狀細胞病變(扁平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導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問題5:篩查的危害 (A)篩查的危害是指與未篩查相比,個人或群體在參與篩查過程中產(chǎn)生的任何負面效應 (B)過度診斷是指發(fā)現(xiàn)一種病變,即便它沒有被診斷,也不會導致疾病發(fā)病率或死亡率的增加。假陽性是指根據(jù)篩查結果而推薦進行后續(xù)其他診斷性檢查(包括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或組織取樣檢查),但在其后1年內未查出乳腺癌的情況;以及部分被診斷的惡性腫瘤,即使未接受臨床治療,終生也不會死于該惡性腫瘤的情況 (C)假陽性結果導致的壓力:篩查個體得到假陽性結果后,由于壓力導致產(chǎn)生的焦慮、抑郁、沮喪等負面情緒 (D)其他:乳腺X線檢查所帶來的軀體不適或疼痛導致人群篩查依從性降低 (E)假陰性漏診導致的負面效應 (三)篩查人群風險分類 問題6:一般風險人群定義 推薦意見:一般風險人群:乳腺癌一般風險女性即除了乳腺癌高風險人群(見問題7)以外的所有適齡女性 問題7:高風險人群定義 推薦意見:高風險人群:符合下列(1)、(2)和(3)任意條件的女性為乳腺癌高風險人群 (1)有遺傳家族史,即具備以下任意一項者:①一級親屬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②二級親屬50歲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③二級親屬50歲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④至少1位一級親屬攜帶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或自身攜帶BRCA1/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 (2)具備以下任意一項者:①月經(jīng)初潮年齡≤12歲;②絕經(jīng)年齡≥55歲;③有乳腺活檢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術史,或病理證實的乳腺(小葉或導管)不典型增生病史;④使用'雌孕激素聯(lián)合'的激素替代治療不少于半年;⑤45歲后乳腺X線檢查提示乳腺實質(或乳房密度)類型為不均勻致密型或致密型。 (3)具備以下任意兩項者:①無哺乳史或哺乳時間<4個月;②無活產(chǎn)史(含從未生育、流產(chǎn)、死胎)或初次活產(chǎn)年齡≥30歲;③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療不少于半年;④流產(chǎn)(含自然流產(chǎn)和人工流產(chǎn))≥2次。 注:一級親屬指母親、女兒以及姐妹;二級親屬指姑、姨、祖母和外祖母 表3 國外指南中對乳腺癌一般風險人群定義匯總
注:BRCA:乳腺癌易感基因 表4 國外指南中對乳腺癌高風險人群定義匯總
注:BRCA:乳腺癌易感基因 (四)乳腺癌篩查起始年齡及篩查頻次 問題8:乳腺癌篩查起始年齡 推薦意見8.1:對于一般風險人群,推薦從45歲開始進行乳腺癌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中) 推薦意見8.2:對于高風險人群,推薦從40歲開始進行乳腺癌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中) 問題9:乳腺癌篩查頻次 推薦意見9.1:對于一般風險人群,推薦每1~2年進行1次乳腺癌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中) 推薦意見9.2:對于高風險人群,推薦每年進行1次乳腺癌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中) (五)篩查措施 問題10:單獨使用乳腺X線攝影篩查效果 推薦意見10.1:對于一般風險人群,可考慮使用乳腺X線攝影進行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中) 推薦意見10.2:對于高風險人群,不推薦單獨使用乳腺X線攝影進行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低) 問題11:單獨使用乳腺超聲篩查效果 推薦意見11.1:對于一般風險人群,推薦單獨使用乳腺超聲進行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低) 推薦意見11.2:對于高風險人群,不推薦單獨使用乳腺超聲進行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低) 問題12:乳腺X線檢查聯(lián)合乳腺超聲篩查效果 推薦意見12.1:對于致密型乳腺的一般風險人群,推薦使用乳腺X線檢查聯(lián)合乳腺超聲進行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中) 推薦意見12.2:對于高風險人群,推薦使用乳腺X線檢查聯(lián)合乳腺超聲進行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中) 問題13:單獨使用乳腺核磁篩查效果 推薦意見13.1:對于一般風險人群,不推薦使用乳腺核磁篩查為常規(guī)篩查(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中) 推薦意見13.2:對于BRCA1/2基因突變攜帶者,可考慮使用乳腺核磁篩查,但不推薦作為篩查的首選方法(強推薦,GRADE證據(jù)分級:中) (六)篩查組織與管理隨訪 問題14:乳腺癌篩查組織流程 建議乳腺癌篩查的流程參考圖2,主要包括簽署知情同意書、問卷調查(附件B)、風險評估、篩查技術選擇和結果管理與隨訪 注:BI-RADS:乳腺影像報告及數(shù)據(jù)系統(tǒng) ▲圖2 乳腺癌篩查流程圖 問題15:知情同意書的簽署 推薦意見15.1:建議所有參加篩查者在自愿的原則下簽署知情同意書 推薦意見15.2:建議知情同意書的內容至少包括篩查目的、意義、過程、參加篩查可能獲得的益處和風險、篩查費用、保密原則和自愿原則、簽字及日期 問題16:篩查結果管理與隨訪流程 推薦意見:可參考《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9年版)》、國家癌癥中心2018年發(fā)布的《中國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以及ACR制定的被國際廣泛采用的乳腺影像報告及數(shù)據(jù)系統(tǒng)(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對影像診斷結果進行記錄、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