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女拳王”張偉麗,竟然被美國選手羅斯KO了,無緣衛(wèi)冕UFC(終極格斗冠軍賽)金腰帶! "苦練412天的張偉麗,上場僅78秒就猝不及防地被對手打敗了?"要知道,張偉麗可是憑借“42秒打敗前任冠軍”,問鼎UFC世界冠軍的第一位亞洲人。萬萬沒想到,這場比賽觀眾還沒來得及加油吶喊,戰(zhàn)局就這樣出人意料地結(jié)束了!別說觀眾意難平,張偉麗自己也挺難接受:“比賽吹停的太快了!我覺得我還有意識?!?/span>這事擱誰身上,確實都挺難受的。暫且不說讓粉絲們失望了,就單單想想自己閉關(guān)苦練一年多,好歹也21場比賽連勝了,竟然不到兩分鐘就被打敗了?實在有苦難言!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張偉麗很快接受了現(xiàn)實,并大方祝賀對手。她的這種不驕不躁、不氣餒也不妥協(xié)的心態(tài),真的非常難得。 一句“有輸有贏很正?!保梢姀垈惒]有把自己當做失敗的受害者。 她沒有浪費時間去對抗失敗,更沒有因為外界的評價消耗自己,而是坦然地接受了發(fā)生的一切。 接納失敗,祝福對手,張偉麗顯得大氣又從容。 接納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能量。 馬斯洛曾這樣總結(jié):"一個自我接納的人能接受自己和他人,不會為自己或他人的缺點所困擾,感到內(nèi)窘與不安。 他們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現(xiàn)狀,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愿望,同樣也寬容地對待他人的弱點和問題,從容地生活?!?/span> 人們之所以常常感到心累,一小半來自攀比,一大半來自不接納。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家人友愛,衣食無憂,看起來歲月靜好。可仔細想,你就會發(fā)現(xiàn)她的模式:總習慣性夸大自己的不足,忽略生活的美好。 也許你會說,這樣的人是在故意“凡爾賽”,但她是真的在為那些無法接納的“小瑕疵”感到痛苦。她的過往可能有太多的不被重視、不被看見,所以總是寄希望于讓自己變得更好。當我們不斷地用指責和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時,內(nèi)在便會一直有一個不被愛的“惡魔”在哭泣。《認知覺醒》一書中指出,人類有本能腦和理智腦。理智腦會期待進步,但本能腦永遠只想要舒適和放棄,也就天然的會抗拒一切不足和負面情緒。但實際上,真正對我們造成傷害的,不是我們遇到的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負面情緒的回避、否定和對抗。而只有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我們才能將精力聚焦在未來成長上。有一位叫張輝的作家,回顧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接納不完美,恰恰是走向“完美”的最好方法。他35歲時,因工作、職業(yè)和財務方面的問題,長達一年陷入非常焦慮的狀態(tài)。 因為無法忍受焦慮,他想要去改變自己。他到醫(yī)院檢查,確診自己有明顯的“焦慮狀態(tài)”。在一本關(guān)于《神經(jīng)官能癥》的書中,他學會了“接納”:“即接納不好的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自己的狀態(tài)極為糟糕,自己的生活的確有問題等等原本不愿意面對的真相?!?/span>神奇的是,當他開始接納時,原本困擾他的問題,瞬間就沒那么可怕了。很多人以為自己不自信,是因為相貌丑陋,收入一般,能力不行……實際上,恰恰是因為我們拒絕承認自己不好,想各種辦法去掩飾,才顯得畏畏縮縮,毫無生氣。那些大大方方承認自己的不足,甚至主動調(diào)侃、自我解嘲的人,反而能顯露出幽默和自信,贏得大家的好感。 接納真實的自己,完成自我整合,你的內(nèi)心才會變得寬廣有力,獲得踏實可靠的力量。張偉麗就是一個能完全做到“自我接納”的人,不止包括成功,也包括失敗。其實早在2019年,她拿下UFC金腰帶時,就很淡定地說過:“成為冠軍,肯定有下來的一天。但是,上去漂亮點,下來漂亮點,就可以了。”人生也是如此,順境逆境,得意失落,起起伏伏,唯一能把握的是面對事情的心態(tài)。當我們能接納生活中的一切遭遇,內(nèi)心就具有強大的韌性,這才是一生真正的力量源泉。有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明明就不夠好,為什么要接納?不是應該努力去修正,去變得更好嗎?但事實是:人無完人,困擾你的不是“不完美”,而是你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當你以一種自我厭惡的情緒,去尋求改變,你的能量就會指向自我攻擊、否定、壓抑。最后的結(jié)果可能是你拼命努力,卻把自己的內(nèi)在弄得傷痕累累。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曾說:“人不是因為完美,才接納自己,而是因為接納自己,才開始變得完善?!?/span> 真正的接納,是你看見了自己的陰暗面,依舊愛自己,并且承認它就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然后活在當下,自我負責,才能真正接近“完美”。接納如此美妙又如此重要,我們?nèi)绾尾拍軐W會接納呢?找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嘗試用你習慣的表達方式出來。比如說用筆寫下,或者直接說出,你無法接受的事情,或者你無法接納的問題。如果你不喜歡自己“拖延”的習慣,可以學會用冥想的方式,去和自己鏈接。閉上眼睛,嘗試去感知身體,用手去感知那個不喜歡的習慣,在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用手觸碰并深呼吸。對它說:“我看到你了,拖延。我有時候確實會拖延,有時候不會,但這并不妨礙我愛這樣的自己,這并不妨礙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國際知名心靈導師露易絲表示,吸引力法則真的很神奇,當你散發(fā)出積極的力量,全宇宙都能接收到你的信息并再次反饋給你。所以,盡情地想象未來的自己,想要怎樣的快樂和幸福,越詳細越好,越頻繁越好。越去嘗試,就越能學會接納。那些無法改變的部分,反而會成就“獨一無二”的你。“鎩羽而歸”的張偉麗說:“人生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難面對的也是自己?!?/span>唯有全然接納,“重新(心)出發(fā)”,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1.《認知覺醒》周嶺 2.《不完美,才美II:情緒決定命運》海藍博士 3.《積極心理學》[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4.《情緒請開門: 放出困在情緒中的自己》張維揚 5.《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周梵6.《獲得自信的方法 —— 接納》輝哥奇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