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龍至今已有3600年的歷史,在這塊土地上曾經(jīng)存在一個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產(chǎn)生有著重要影響的諸侯國——孤竹國。孤竹國出了伯夷叔齊兩位被孔孟尊為圣人的先哲,他們提倡和締造的“崇禮、守廉、尚德、求仁、重義”的夷齊精神和孤竹遺風,主張以有道代無道,力阻以暴易暴,首開“仁義”之先河,成為儒家真正的精神發(fā)源地。 盧龍在中國歷史上是北方僅次于幽州的著名城鎮(zhèn),上古唐堯之世屬冀州之域,隋唐以來縣城曾為郡、州、府、縣治所,唐太宗東征時一度駐蹕在此,盧龍古城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戰(zhàn)略位置重要,一直被不同時期各朝代重視。唐玄宗時代安祿山在此任節(jié)度使,使盧龍成為埋葬大唐盛世的策源地。明初燕王朱棣首先征服盧龍,使其成為為奪取皇位而南征無后顧之憂的可靠后方。明未李自成在盧龍與吳三桂討價還價,大順短命政權(quán)在此劃上了句號。歷史上由于位置凸前,地位重要而成為長城防御極其重要一環(huán),形成了一個遠離首都又以軍事管理為主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分中心,成為今天研究各中原王朝邊疆軍事管理、軍事設(shè)施建設(shè)和城市市政建設(shè)的一個例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