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為什么敢說是“群經(jīng)之首”,因為當你讀完其他的書籍,再回去看一遍《易經(jīng)》,就會發(fā)現(xiàn),那本書里說的內(nèi)容,不就是來自《易經(jīng)》的嗎? 不僅是其他的書,你知道嗎?這些歷史牛人的名字和稱號,其實都來自于《易經(jīng)》中的內(nèi)容。 茶圣陸羽 茶圣陸羽,字漸鴻。陸羽在三歲的時候,就被智積禪師收養(yǎng)。當時為了給陸羽起字,智積禪師用《易經(jīng)》來算卦,得出爻辭: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于是陸羽的名字和字便確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錢鐘書先生在在他的《圍城》中,主角的名字就是“方鴻漸”。不過其中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含義,錢鐘書先生并沒有解釋。 唐駱賓王 唐朝四杰之一的駱賓王,字觀光。觀光就出自《易經(jīng)·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其意思是觀仰國家大治的光輝景象,適宜以賓客的身份入朝輔佐君王。 從意思上,可以看出駱賓王的志向遠大。可惜仕途坎坷,命運多舛。 唐白居易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樂天出自《易,系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 這是一個樂觀無為的人生態(tài)度,安于自己的現(xiàn)狀,聽從命運的安排。以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困境,以睿智的胸懷通達人生。 貞觀之治 素有盛世之稱的“貞觀之治”,是唐太宗的年號。貞觀之治出自《易經(jīng)·大傳》: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這句話表示天地間萬物萬事的發(fā)展都存在著一定的客觀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就是“正”。 世人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jīng)》。人生一世,真的該好好讀一讀《易經(jīng)》,去感悟里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經(jīng)常聽到周圍看易經(jīng)的朋友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等等。
所以大家要讀,還是建議去讀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jīng)》,最好還帶有配圖,這樣圖文并茂更便于理解《易經(jīng)》。 |
|
來自: 新用戶66252180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