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患“慢性胃炎”10年,醫(yī)生自擬保和丸,助其恢復腸胃升降之功 一、治療檔案: 朱先生,43歲,電商老板,2013年11月27日初診。 患者主訴胃脘脹悶不舒2天?;颊哂小奥晕秆住辈∈肥嗄辏鸽鋾r有飽脹不適。 兩天前有暴飲暴食史,現(xiàn)伴胃脘隱痛,壓之尤甚,口苦納呆,噯腐吞酸,大便日解2~3次,便溏量少臭穢難聞,舌苔厚膩,舌中黃苔脈滑。 診斷:胃脘痛(飲食積滯型)。 治則1:消食導滯,和胃醒脾。 治方1:中藥方:保和丸加味 組成1:炒山楂12g,六神曲12g,制半夏12g,茯苓12g,陳皮6g,連翹12g,炒萊菔子 12g,廣木香7g,砂仁(杵沖)5g,藿香10g,煨葛根15g,厚樸花8g,石菖蒲 10g。 用法1:每日一劑,水煎2次,得汁400ml,分2次服,忌生冷、不易消化食物。 進程1:服藥3劑,胃脘脹滿隱痛緩解,大便成形,但仍有脘痞,胃口不開,口苦口黏,舌苔 白 膩,脈滑。 治則2:治以辛開苦降,導滯醒脾開胃。方擬香蘇飲加味。組成2:紫蘇梗10g,制附子10g,陳皮10g,生甘草3g,枳殼10g,佛手10g,生麥芽20g, 干姜5g,黃芩8g,厚樸花8g,茯苓15g,炒蒼術8g。 進程2:服藥10劑,納食香,口中和,膩苔退而停藥。 二、資料: 方 源:元《丹溪心法》。 方源組成:山楂180g,神曲60g,半夏、茯苓各90g,陳皮、連翹、萊菔子各30g。 制作服用: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 用:消積和胃。三、醫(yī)案總結(jié): 胃司納谷,脾主運化?;颊咚伢w脾胃不足,若加之飲食不節(jié),則易致宿食停滯于胃,破壞了中焦脾胃陰陽、氣血協(xié)調(diào)的生理功能,出現(xiàn)食積停滯之證,病屬慢性胃炎。 山楂善消肉積,神曲善消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善化面食之積、且兼有下氣寬脹功效,三藥合用,消積導滯作用尤甚; 用芳香醒脾和胃利氣的陳皮、廣木香、砂仁,燥濕醒脾的半夏、厚樸花、石菖蒲,滲濕的茯苓,升陽止瀉的煨葛根,共起消除痰濕氣滯的作用;再少佐清脾胃積熱的連翹,諸藥合用共奏消積導滯,醒脾和胃之功。 食滯已去,但脾胃呆滯,此時治在辛開苦降,恢復脾胃升降之功;和胃降濁,調(diào)暢脾胃氣機;已恢復脾胃正常受納與健運之功。 |
|
來自: 沙澧閑人個人館 > 《脾胃系統(tǒng),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