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江南, 總有一個理由讓你留戀 春末夏初的花事當(dāng)屬薔薇 它們花團錦簇,或深或淺 盛開在常熟的墻邊角落 綻放著獨有的氣質(zhì) 翁氏故居的薔薇 落滿枝頭,花香盈袖 我愿邀你同賞這嬌艷美景 薔薇花順著柵欄、沿著墻頭 灑下一襲粉紫色 自成一道美麗的背景墻 詩人說,內(nèi)心溫柔的人 即便心懷猛虎 也會為世間的美好駐足 停下腳步來細嗅薔薇 忙碌而遠大的心 在遇到薔薇花般溫柔和美麗的時候 也會被深深折服 ![]() ![]() 這道薔薇花墻就在 翁家巷門2號的翁氏故居。 走到書院街的中段, 穿過一座鐫刻有“狀元坊”金字的牌坊, 就走到了翁家巷門。 翁氏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明清建筑風(fēng)格的封建官僚宅邸,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兩朝帝師翁同龢在這里度過了青少年時期。 在這里,成就了晚清常熟八大家的第一大家,成就了翁心存翁同龢父子帝師、父子宰相,翁同龢翁曾源叔侄狀元,翁同書翁同爵兄弟封疆等科舉仕宦佳話。 狀元門第、帝師世家的獨特風(fēng)貌,粉墻黛瓦、古樸典雅的江南庭院格局,為古城增添了一處光彩奪目的人文勝跡。 翁氏故居最重要的文物當(dāng)是主廳綵衣堂。翁氏故居的建筑裝飾整體比較樸素簡約,唯綵衣堂高敞堂皇,畫棟雕梁。 ▲1833年(道光十三年),翁同龢父親翁心存為孝養(yǎng)八十歲的老母,購得此宅,修繕擴建,更名“綵衣堂”,取二十四孝“老萊子彩衣娛親”的典故。 1990年5月,翁同龢玄孫翁萬戈捐獻“綵衣堂”給常熟政府,親書“翁氏故居”門額,常熟政府于此建立翁同龢紀(jì)念館,于1991年11月1日對外開放。綵衣堂從此成為常熟文化對外的接待窗口,成為常熟“新虞山十八景”之一。 現(xiàn)在,翁氏故居也是翁同龢紀(jì)念館所在地,供后人了解這位常熟狀元、兩朝帝師以及后人的一生。 “打卡”完翁氏故居的薔薇花墻 還可以去附近的私家園林 喝一杯茶,享受一份精致與靜謐 ![]() ![]() 燕園又名燕谷園,位于常熟古城區(qū)新峰巷,為清代臺灣知府蔣元樞所建,初名“蔣園”,后改名為“燕園”,至今已有220多年歷史,是常熟古典園林中存世時間最長、格局保存最為完整的私家園林之一,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 曾園和趙園是相鄰的,合稱曾趙園,為明萬歷間御史錢岱所筑“小輞川”部分遺址,為晚清文學(xué)家曾樸故居。曾趙園以水面為中心,四周環(huán)亭榭假山,修竹古木,布置得宜,建筑別具匠心,且借景虞山,水光山色融為一體。 春夏之交 正值游玩好時光, 常熟,約起~ 圖片感謝 | 葉枝嘯 周芯慧 墨者攻再守 融媒編輯 | 譚詩嘉 王瑜 責(zé)任編輯 | 周吉 |
|
來自: 常熟老李jlr5mr > 《★常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