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環(huán)節(jié),多因素,長時間,基因突變, 一、各種身體炎癥,慢性病及時處理, 二、平時多鍛煉身體,多活動 三、控制體重,不胖, 四、飲食方面尤其重要,均衡飲食,多樣化,吃入熱量與消耗熱量平衡,多食預防腫瘤的蔬菜水果,大蒜,胡蘿卜,薏米,木耳,香蕉,紅薯,洋蔥,大棗,花菜,谷物類,酸奶, 五、拒絕幾種危險病毒,黃曲霉素,久放花生,玉米及過期食物亞硝酸鹽,加工肉,剩菜剩飯;苯并芘,燒烤類;丙烯酰胺,薯條 space ? 呂鵬威主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乳腺外科 1、堅決反對用營養(yǎng)品防癌 不光在中國,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品宣稱有這樣那樣的防癌作用,但這些都可能只是在細胞培養(yǎng)時或動物身上有一定作用。據我所知,至今還沒有一個營養(yǎng)品、保健品真正地通過循證醫(yī)學的對照研究證明,在人身上確實能夠防癌。 只有合理膳食才能有效地預防癌癥發(fā)生,此外就是多吃蔬菜和水果,但不包括泡菜、腌菜;霉變食物不吃,加工食物少吃,腌制食物、烤焦食物不吃,多吃植物性食物,每天要吃400克非淀粉類蔬菜水果?! ?/div> ? 2、堅持回家吃晚飯 中國人喜歡在飯桌上談事的陋習導致了很多人長期飲食無規(guī)律,越是社會上所謂的成功人士,越是難得回家好好地吃一頓飯?! ?/div> ? 飲食不規(guī)律,飯局上的煙、酒以及不知不覺過度飲食,使我們的腸胃始終處在受損狀態(tài),再加上體重超標,長期下去就可能誘發(fā)癌變。 3、不吃油炸食品 防癌一定要避免吃過多的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比如國外傳過來的炸薯條就是這類食物的代表。油炸作為一種極不健康的烹調方式,受到了多位腫瘤專家的抨擊,長期吃油炸食品會誘發(fā)腸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腫瘤。 4、對剩菜剩飯不要大包大攬 中國人有個習慣,男人愛大包大攬,這不僅體現在干活上,連吃飯也是,常常是家里的剩菜剩飯全是當家的給包了,過去條件不好時是這樣,現在生活好了,一些家庭還是這樣。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不良習慣可能誘發(fā)胃癌。 胃癌原來是日本人發(fā)病率第一的癌癥。但后來逐漸降下來了,與胃癌下降對應的是家庭冰箱持有率的上升。日本人喜愛吃生食,但在過去冰箱沒有普及的時候,食品在常溫下存放容易變質。 為了對抗胃癌,日本已經在職工體檢中普及了胃腸造影檢查,如果發(fā)現問題,馬上加做胃鏡?,F在,日本不僅胃癌的發(fā)病率下降了,早期診出率也達到了50%,治愈率也上升了不少。 偶爾胃疼一次沒關系,如果長期有胃部不適,最好去醫(yī)院做一次檢查。如果查出有慢性萎縮性胃炎,再加上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話,就基本是癌前病變了,必須馬上治療。 5、瘦一點患癌機會小 越瘦的人得上癌癥的機會越小,這是全球21位科學家基于對患癌人群和健康人群歷經5年研究后提出的十大防癌建議中的第一條內容。餓著要比撐著強、瘦的要比胖的好。因為肥胖可能為多種癌癥埋下隱患,特別是平時攝入較多動物脂肪、紅肉以及喜歡吃煎炸食物的人更要適當控制自己的胃口來減少患癌風險,比如腸癌、胰腺癌、腎癌、乳腺癌等都與肥胖有關。 ? 6、每年堅持兩次體檢 早期發(fā)現腫瘤最主要的一個途徑就是一年體檢一次,但與大家不同的是,額外給自己增加了一次體檢——每年全身查體兩次。原因是有的腫瘤隱蔽性比較高,偶然一次體檢未必能發(fā)現。比如,早期肺癌可能只有一半患者是通過胸片、X線、痰液能被發(fā)現的,增加體檢次數可提高早期發(fā)現腫瘤的機會。另外,一次體檢正常,并不意味著在這一年中身體都不會出現其他問題?! ?/div> ? 舉個例子: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精良的汽車,每個臟器24小時都在辛苦工作,當然需要定期保養(yǎng)和檢修,只有年檢合格了才能避免出現意外。特別是老年人隨著身體機能下降、器官老化,體檢的項目應盡可能全面、頻率增加,特別是肛門等一些比較隱私的地方也要檢查。 7、堅決不吸煙 吸煙與肺癌有關,同樣也是鼻咽癌發(fā)病的主要因素,目前的研究顯示,長期吸煙的人更容易患鼻咽癌,因為煙焦油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和促癌物質,當煙霧被吸入時,這些致癌物就可能附著在鼻咽部,經長期慢性刺激會誘發(fā)癌變。鼻咽癌的另一大誘發(fā)因素是感染EB病毒,該病毒可經唾液傳播。在中國成年人中大約有90%以上都感染了EB病毒,但大部分是不會致病的,大家也不要過于緊張。 ? 值得關注的是小孩子身上EB病毒感染率非常高,究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比如父母把自己嚼過的食物喂給小寶寶就可能被感染。鼻咽癌的發(fā)病往往有家族遺傳背景,如果家族中曾有人患過鼻咽癌,其他的家庭成員應早到醫(yī)院進行血液EB病毒抗體檢查、鼻咽纖維鏡等檢查。 8、別讓不良生活誘發(fā)癌癥 不少腫瘤,可以說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fā)”出來的。比如過多食用高脂飲食、喜歡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誘發(fā)出越來越多的腸癌患者;吸煙人增多則會導致很多無辜的“二手煙”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亂、感染HPV(人乳頭狀病毒)則使得宮頸癌發(fā)病上升——然而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另外,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肝炎、宮頸糜爛等疾病,就是我們常說的“癌前病變”,別以為它們不像腫瘤那樣可怕就放松治療,其實如果不及時處理,在這些病變的基礎上非常容易發(fā)展為癌癥。因此,如果已查出上述癌前病變,一定要早治療。 還有就是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節(jié)奏,該睡覺時睡覺、該吃飯時進食,每天有一定時間鍛煉,不要抽煙喝酒??傊?,不要人為給自己制造很多不利因素,不利于防癌控癌。 9、隨時鍛煉 鍛煉的方式可因人而異,有人喜歡走路、有人喜歡游泳,只要動就比不動強。而且,鍛煉也沒必要非找特定場合、特定時間進行,工作間隙、閑暇時間都可適當進行點小運動?! ?/div> ? 10、“沒心沒肺”,學會滿足 癌癥患者都有著相同的一個誘因——壓力大、長期抑郁、過分憂慮、勾心斗角。以前,醫(yī)學界還質疑精神因素怎么會跟癌癥有關呢?后來一個研究發(fā)現,長期不良情緒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過強的應激反應就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 現在的生活節(jié)奏快,每個人背負的壓力都不小,建議大家不生氣、不折騰、不鉆牛角尖,凡事都想開點,做個'沒心沒肺’的人,因為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確實能給你一個好的身體。
|
|
來自: 昵稱62228540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