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達 10.9%[1],超過 1.5 億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操心血糖之外,可千萬別忘了關注骨質疏松!我國一項大規(guī)模橫斷面人口調查顯示,普通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 10.6%,而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癥患病率則為 16.9%[2]。另外有相關研究顯示,2 型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了 66%[3]。糖尿病和骨質疏松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如何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風險?今天我們?yōu)榇蠹乙灰恢v解。 機制剖析 骨質疏松藏得深,甜甜蜜蜜找上門!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雖然可能正?;蜉p度增加,但骨脆性也會增加:骨脆性增加是糖尿病相關骨質疏松癥的典型特征[4]。2 型糖尿病患者的皮質骨厚度及小梁骨容量降低、皮質骨多孔性增加、骨骼材料學參數(shù)更差,而這些是 DXA 無法檢測到的。 2 型糖尿病的非酶促糖基化反應也被認為是造成骨質量下降的原因之一:高血糖導致有機骨基質中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AGE)積聚,成骨細胞上存在有 AGE 受體(RAGE),而 2 型糖尿病患者皮質骨中的 AGE 水平較高。AGE 的積聚會使骨基質中的 Ⅰ 型膠原變硬,骨強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并能促進成骨細胞凋亡[5]。 與此同時,導致 2 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增加的外因也不少(表 1)。內憂外患一同來襲,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風險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 表 1. 2 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升高原因小結[5] 危險篩查 糖尿病人莫輕敵,骨質疏松要當心! 要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風險,風險評估是臨床醫(yī)生必備的技能。首先要認識到,糖尿病本身就是骨折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6],2 型糖尿病患者 DXA 骨密度值可能導致醫(yī)生低估患者的骨折風險[5]。因此除 DXA 外,還可以使用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進行評估[5]。 在使用 FRAX 評估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風險時,可以將患者年齡增加 10 歲或將骨密度的 T 值做適當調整(如減去 0.5)、或以糖尿病替換 FRAX 中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從而提高對 2 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的預測能力[5]。 防治手段 控制血糖是關鍵,飲食營養(yǎng)加鍛煉! 2019 年《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管理中國專家共識》指出,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需要綜合管理,而控制血糖是關鍵[5]。首先,需要平穩(wěn)降糖;其次,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議糖尿病患者改變生活方式、適度運動、均衡飲食、補充足夠的鈣和維生素 D[5,7]。 鈣質和維生素 D 是骨骼健康的基礎,糖尿病患者自然也不例外。糖尿病患者補充鈣劑和維生素 D 依然可以參考中國營養(yǎng)學會發(fā)布的相關文件(表 2)。 表 2. 中國居民鈣質和維生素 D 每日攝入推薦[8,9] 注:1 μg = 40IU 對高骨折風險的糖尿病患者,應該選用不影響骨代謝、甚或有骨保護作用的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GLP?1 受體激動劑;對絕經(jīng)后婦女或高骨折風險的男性,避免使用 TZD 類藥物,尤其避免聯(lián)合使用磺脲類藥物和 TZD 類藥物[5]。 糖尿病患者的抗骨質疏松治療與普通人群原則類似,但有一定的特殊性。糖尿病患者?;加胁煌潭鹊奶悄虿∧I病,也可能有胃腸道并發(fā)癥,因此在應用骨吸收抑制劑前,需仔細評估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并了解其胃腸道癥狀;在考慮抗骨質疏松序貫治療時,應該先以骨形成促進劑治療,隨后予以抗骨吸收治療,這對于以骨質量下降和骨轉換減慢為特點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更可能起到改善骨質量、維持抗骨質疏松療效的作用[5]。 小結 2 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質量每況愈下,骨折風險也隨之升高。為了防止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骨質疏松、甚至骨折,控制血糖最為關鍵。同時,均衡飲食、適當運動等生活方式的改變依然是重點,鈣質和維生素 D 在這一過程中自然也是不可或缺。此外,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的防治還需額外考慮降糖藥物的選用和抗骨質疏松方案的執(zhí)行。 參考文獻 [1]. Wang L, Gao P, Zhang M, Huang Z, Zhang D, Deng Q, Li Y, Zhao Z, Qin X, Jin D, Zhou M, Tang X, Hu Y, Wang 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 JAMA. 2017 Jun 27;317(24):2515-2523. [2]. Yufeng Li,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tested by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glucose tolerances. J Clin Endocrinol Metlab. 2020; 105(1): 201-209 [3]. Liao CC, Lin CS, Shih CC, Yeh CC, Chang YC, Lee YW, Chen TL. Increased risk of fracture and postfracture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wo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Diabetes Care. 2014 Aug;37(8):2246-2252. [4]. 王盼, 等. 不同階段 2 型糖尿病誘發(fā)骨質疏松癥的致病機制研究進展. 中國骨質疏松雜 志. 2020; 26(4): 619-624 [5]. 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等. 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管理中國專家共識 [J]. 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9,12(4):319-335. [6]. 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 (2017)[J]. 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7,10(5):413-443. [7]. 趙紅燕, 劉建民.2019 年《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管理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J]. 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20,19(3):225-228. [8]. 中國營養(yǎng)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2019 版)-常用元素 [9]. 中國營養(yǎng)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2019 版)-微量元素 本資料并非廣告,僅供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如您不是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士,請勿閱讀和轉發(fā)其中內容。 PM-CN-CAL-21-00269 有效期至 2023 年 03 月 31 日 |
|